APP下载

孕前体质量指数对初产妇产褥期母乳喂养及自我效能的影响

2020-08-13彭澄洁黄菲菲胥玉敏杨爱琴

海军医学杂志 2020年4期
关键词:益处母乳喂养效能

彭澄洁,黄菲菲,胥玉敏,徐 雅,杨爱琴

孕前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过高会引发妊娠期高血压、子癫等并发症[1-2],而且会导致新生儿体质量超重,危害新生儿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影响新生儿的认知发展[3-4]。

母乳是新生儿最好的营养来源,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强烈建议母亲能够给予婴儿全母乳喂养至少6个月[5]。然而,我国的6个月内母乳喂养率仅为29.2%,和国外的母乳喂养率相似[6],均与WHO的标准相距甚远。目前,关于孕前BMI与母乳自我喂养效能和母乳喂养率的研究较少,Lau等[7]在新加坡地区的研究发现孕前高BMI的妇女母乳喂养率较低,其研究对象包括中国人、马来西亚人、印度人。在我国,目前没有孕前BMI对母乳喂养影响的相关研究。本文旨在探究孕前BMI对母乳喂养的影响情况,为我国孕期妇女的健康管理和母乳喂养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有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6月至2018年4月在上海长海医院产科住院分娩的823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年龄范围21~42岁,年龄(28.74±4.02)岁。根据孕前BMI的不同将产妇分为正常BMI组(BMI=18.5~24.9 kg/m2)和高BMI组(BMI≥25.0 kg/m2),其中正常BMI组包括606名产妇,占比73.6%;高BMI组包括217名产妇,占比26.3%。一般资料包括产妇年龄、有无孕育计划、受教育程度、是否全职等,2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纳入标准:(1)年龄>20岁;(2)初产妇;(3)小学及以上文化程度,可正常交流;(4)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1)孕前BMI<18.5 kg/m2;(2)患有严重的身体或心理疾病;(3)乳房过大影响母乳喂养;(4)超过2胎、新生儿有先天缺陷等影响母乳喂养。

1.2 方法

统一培训调查人员,内容包括:研究目的、研究对象纳入和排除标准、问卷的解释与填写、问卷的发放与回收。产妇来院产检时,由调查员讲解调查研究的目的、问卷填写方法及注意事项;产后42 d,电话随访新生儿的母乳喂养情况。调查问卷共发放850份,回收有效问卷823份,有效回收率为96.8%。

1.3 评价指标

1.3.1 母乳喂养自我效能 采用母乳喂养自我效能量表(breastfeeding self-efficacy scale,BSES)评价。原量表由加拿大学者Dennis于1999年研制[8],2004年我国戴晓娜等翻译成中文,现主要用于自我评价母乳喂养能力[9]。中文版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简式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同质信度系数为0.94),分为母乳喂养知识、技能和内心3个维度,每个维度包括10个条目,共30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计分法,从“完全没有信心”至“非常有信心”分别计1~5分,总分为30~150分,分数与母乳喂养信心呈正相关。

1.3.2 母乳喂养率 分别记录2组产妇的母乳喂养情况,包括母乳喂养和纯人工喂养。母乳喂养率=母乳喂养例数/总例数。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描述,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单因素分析时,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情况

如表1所示,孕前高BMI组产妇的母乳喂养知识、技巧与内心思考方面得分均低于孕前正常BMI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情况比较(x±s)

2.2 产妇母乳喂养率情况

如表2所示,孕前正常BMI组的母乳喂养率(61.2%)高于孕前高BMI组(54.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孕前BMI对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例(%)]

3 讨论

3.1 产褥期母乳喂养的现状

本研究结果显示,产妇产褥期母乳喂养率为59.6%,高于2016年孙思等[10]调查的上海产后42 d 57%的母乳喂养率。原因可能是近年来,国家加大母乳喂养宣传力度,延长产妇哺乳期休假时间,提高了母乳社会支持力度。虽然产妇母乳喂养率有所提高,但仍远远达不到WHO的要求,因此,国家在加强母乳喂养益处宣讲的同时,仍需做好母乳喂养社会支持的宣传工作,提供良好的母乳喂养社会支持氛围,使母乳喂养的优势被更多人认可。

3.2 孕前体质量指数对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的影响

对于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的3个方面,孕前高BMI组的产妇得分均低于孕前正常BMI组的产妇。原因可能是孕前高BMI的产妇相关健康生活习惯较差,对母乳喂养的益处认识不足。反之,孕前正常BMI的产妇具有良好的相关健康生活习惯,且充分认识到母乳喂养对自己、新生儿及家庭的益处[11]。Bakas等[12]研究显示具有良好的相关健康生活习惯的产妇更易于具有正确的母乳喂养态度。

3.3 孕前体质量指数对母乳喂养的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孕前高BMI组的产妇母乳喂养率低于孕前正常BMI组,与巴西[13]和新加坡[7]的孕前体质量对母乳喂养影响的调查研究结果一致。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1)孕前高BMI的产妇乳房较大,不利于泌乳,同时可造成新生儿吸吮困难[14];(2)孕前高BMI的产妇产后恢复所需时间较长,自身活动不便,造成母乳喂养困难;(3)孕前高BMI产妇对母乳喂养缺乏信心[15]。因此,针对孕前高BMI产妇,在产检过程中,尤其应指导其合理饮食与适量运动,做好孕期的体质量控制工作。此外,应通过母乳喂养益处的重点宣讲,培养其积极的母乳喂养态度,以增加母乳喂养率。

综上所述,孕前高BMI的产妇具有较低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和母乳喂养率,医护人员应在产检时,加强其产前教育和体质量控制力度,加强母乳喂养益处和技巧的宣讲,发挥社会及家庭在母乳喂养中的支持作用,以提高孕前高BMI产妇的母乳喂养率。

猜你喜欢

益处母乳喂养效能
硝酸盐并不致癌还或有益处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中文学习成新宠
手心拍脚心 健康益处多
母乳喂养进社区
母乳喂养 好处多多
林姗:母乳喂养是幸福的
滑雪益处多 防护要做好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