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先天性胆管扩张症伴肝损伤的病理观察

2020-08-12刘永红何金萍马顺茂

肝脏 2020年7期
关键词:淀粉酶包块胆总管

刘永红 何金萍 马顺茂

目前先天性胆管扩张症外科手术治疗方法虽已趋于一致,但小儿不同年龄段临床表现不同,尤其是不同年龄阶段CBD患儿可导致不同程度的肝损伤,而不同年龄阶段CBD患儿病理基础可能不同,故明确不同年龄段导致此差别的病理基础,将有助于防治CBD伴肝损伤等继发损害[1]。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2014年5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CBD伴肝损伤患儿138例,男48例,女90例,年龄1个月~16岁,平均年龄为(1.7±0.4)岁。CBD诊断标准参考《小儿肝胆外科学》[2]。所有患儿年龄在17岁以下,均为首次发病。排除标准:(1)伴心、脑、肝、肾等脏器损害;(2)精神障碍;(3)合并急性胆管炎、囊肿穿孔及破裂;(4)血小板功能障碍、凝血功能障碍。138例患儿中,发病至确诊时间为3d~12个月,平均(2.0±0.7)个月;Todani分型:Ⅰ型102例,Ⅱ型36例。术前均经B超、CT、MRCP检查明确诊断,其中B超诊断126例,CT诊断37例,MRCP诊断87例。根据年龄将入选的患儿分为A、B两组:(1个月~3岁,72例)、(4~16岁,66例)。

二、 检测方法

采用日本希森美康株式会社CHEMIX-18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血生化指标检测(北京九强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采用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公司生产的BACKMAN Array 360型全自动特种蛋白分析仪检测血清白蛋白(Alb)(石家庄禾柏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和血红蛋白水平(青岛捷世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采用美国雅培公司生产的Cell-Dyn 3 700型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小板及白细胞计数(上海羽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三、统计学方法

结 果

一、两组一般情况分析

138例患儿中,胆总管囊形扩张102例(73.9%),其中A、B组分别为66、36例;囊肿直径4~11(8.8±2.0)cm;其中>10 cm 42例(41.2%),A组39例(92.9%),B组3例(7.1%)。梭形扩张36例(26.1%),其中A组6例(16.7%),B组30例(83.3%);囊肿直径2.5~4.0 cm,平均(3.6±0.2)cm。囊肿内伴蛋白栓、结石30例(21.7%),其中A组24例(80.0%),B组6例(20.0%),囊肿内结石多属泥沙样结石,其中颗粒样胆固醇结石9例(6.5%),直径0.1~0.3 cm。囊肿远端明显狭窄闭锁87例(63.0%),其中A、B组分别82.8%、17.2%。完全闭锁18例均为A组。B组均为远端明显开口。肝大、胆汁淤积明显30例(21.7%),其中A、B组分别占80.0%、20.0%。肝肿大病例取肝右叶前缘1.5 cm×1.5 cm大小组织行病理活检。A组黄疸、腹痛、发热、腹胀、呕吐、腹部包块、肝脾大、陶土大便发生率分别为68.1%(49/72)、38.9%(28/72)、23.6%(17/72)、22.2%(16/72)、62.5%(45/72)、26.4%(19/72)、41.7%(30/72)、72.2%(52/72),B组依次为18.2%(12/66)、95.5%(63/66)、13.6%(9/66)、10.6%(7/66)、47.0%(31/66)、13.6%(9/66)、30.3%(20/66)、15.2%(10/66)。其中,A组患儿黄疸、陶土大便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χ2=34.728、45.329,P=0.000、0.000),腹痛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χ2=49.059,P=0.000),发热、腹胀、呕吐、腹部包块、肝脾大发生率较B组比较无显著差异(χ2=2.241、3.346、2.413、3.463、1.925,P=0.134、0.067、0.120、0.063、0.165)。

二、两组患儿肝功能指标比较

A组ALT、AST、TBil、DBil、ALP、GGT均显著高于B组(P<0.05),IBil、Alb较B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儿肝功能指标(±s)比较

三、两组患儿淀粉酶测定水平及血常规指标比较

A组白细胞计数显著高于B组(P<0.05),胆汁淀粉酶显著低于B组(P<0.05),血淀粉酶、尿淀粉酶、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较B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儿淀粉酶测定水平及血常规指标(±s)比较

讨 论

本研究中,A组主要以胆总管囊形扩张为主,临床多表现为黄疸、陶土样大便,与B组区别明显;但A组腹部包块表现并不明显,可能与医生查体不仔细、患儿配合度低等因素有关。另外,A组胆汁淀粉酶低于B组,考虑与胆汁反流降低有关[3-4]。A、B组存在明显区别,梭形扩张囊肿大多处于B组,可见远端开口,且囊肿体积小,与A组相比较,压力、张力均低,考虑因胆道系统损伤,易诱发慢性胆管炎、胆囊炎,故临床多表现为右上腹阵发性隐痛,陶土样大便、腹部包块不明显,无特别症状,不易发现[5-6]。另外,B组更易发生急性腹痛,易伴发胰腺炎。而两组患儿均见结石、蛋白栓存在,胰胆混合液对胆管壁长期产生不良作用,导致慢性炎性反应、肠上皮化生,导致胆结石形成[7-9]。既往报道认为,CBD致肝损伤与胆总管扩张压力、形态密切相关,囊肿直径与张力正相关,当两者均较大时,胆流动力学及肝功能异常[10-12]。本文可见,A组因以上原因肝功能损害更为严重。同时年龄越小更易出现症状,肝损伤程度更严重,提示胆总管囊肿疾病与年龄有关。

本研究结果显示,A组ALT、AST等肝功能指标高于B组,笔者认为可能与胆总管远端狭窄程度有关。肝脏活检结果显示A组肝硬化改变占80.0%,充分证实了此结论。从某种程度上讲,CBD致胆汁性肝硬化具有可逆性,梗阻解除后肝功能指标可逐渐正常,但梗阻未解除,就会导致胆汁反流反复,加重肝损伤,进展为晚期肝硬化,引起肝衰竭等一系列不良事件[13-15]。而胆道感染是诱发肝损伤的另一关键因素,本研究中部分患儿伴胆道感染症状,其中A组发热多合并胆道感染,保守治疗效果差;而B组发热多表现为间隙性低热,腹痛多为不规律性隐痛,多经抗感染治疗后可好转。另外,本研究中,肝脏病理结果见炎性细胞浸润及明确的灶性坏死,急性肝损害表现(如肝内胆管炎、周围炎等)明显,进一步证实胆道感染可能诱发肝损伤。

综上,不同年龄段CBD患儿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肝损伤,而胆道梗阻胆汁淤积导致或参与肝损伤,临床上应早期诊断并予以手术治疗。

猜你喜欢

淀粉酶包块胆总管
包块型宫角妊娠的超声表现
基于高频超声引导的乳腺包块导丝定位在乳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以盆腔巨大包块就诊的宫颈微偏腺癌2例报告
澳新拟批准一种β-淀粉酶作为加工助剂
胆总管一期缝合应用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RCP+LC和LC+LCBDE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ERCP+EST与LC+LCBDE治疗老年单纯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对比分析
异淀粉酶法高直链银杏淀粉的制备
白芨活性成分的抗氧化和对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
胆总管囊肿切除术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术式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