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家具文化的十个特征

2020-08-04FengYu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20年5期
关键词:家具观念特征

冯 雨 Feng Yu

(河南工业大学设计艺术学院,河南郑州 450000)

中国传统家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和外在表现。文化是家具风格形成的深层影响因素。文化的诸多要素都潜移默化地影响家具的材料、结构、造型、装饰、工艺等方面的嬗变。传统家具能映射出特定历史阶段文化的特征,二者存在一种相互映证的关系,呈现出适时的动态性和相对的稳定性。传统家具的发展与演变伴随着中国历史的进程,是自然选择、淘汰和进化的过程。中国传统家具在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呈现出十分显著的文化特征。

1 中国传统家具的十个文化特征

1.1 鲜明的地域文化和民族差异性的特征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多地区共同组成的国家,由于不同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环境决定了区域性的物质资料供给,生产生活方式的差异性显著,这决定了与之相适应的传统家具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1]。中国目前有五十六个民族组成,在历史长河中还出现过诸如鲜卑、匈奴等少数民族,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历史,每一个民族都具有独特的民族家具。至今保留较为完好的藏族、维吾尔族地区的少数民族家具体现出本民族鲜明的特性,或神秘、或热烈、或雄壮[2]。这些地区和民族不仅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涵,也使中国传统家具的形式丰富多样[3]。因此,我们判断传统家具的重要依据就是观察家具是否具备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是否具备中国众多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特征(如图1、图2所示)。

1.2 功能具有生产与生活紧密结合的特征

传统家具从开始以满足生活的基本需要为目的,发展到家具结合劳动并促进生产的功能,进而演变出众多劳动生产过程中的家具,说明传统家具具备生产与生活密不可分的重要特征。重视农业生产并衍生出的农具、工具、农用机械无不体现出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4]。例如:宋代出现的秧马,它是以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保护生产者为目的的。凳子结合船体使这种器物可以在南方的水田自由穿行,农业生产过程中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民间我们可以看到椅子兼具纺线功能,便于一边劳作一边照顾婴儿的多功能家具均是民俗文化的体现,更是劳动过程中产生的劳动智慧的体现。穿梭于街市巷坊的剃头匠携带的剃头凳,兼具坐、储存、承放多种使用功能(如图3、图4所示)。

1.3 使用观念受儒家“礼治”思想影响的特征

中国早在周朝就形成了完备的“礼制”思想,后经儒家学说的不断壮大开始紧密结合封建统治阶级的需求,通过历朝各代君王的推崇,成为中国正统的治国思想[5]。“礼治”思想利用诸如科举制度得以广泛传播,深入影响到中国各个阶层人群的思想观念,尤其表现在中国人对于家具使用的观念上。敬天、崇古、分等级、讲尊卑、重礼仪的观念深深镌刻在传统家具之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科举制度文化中,重视务农、读书的观念,表现在家具装饰题材“渔樵耕读”图,推崇学而优则仕的人生追求和理想状态,表现在雕刻纹样“鱼跃龙门”“加官进爵”“一路莲(连)科”等等形象当中(如图5所示)。通过家具这种物质载体,潜移默化影响着与传统家具和使用传统家具的中国人[6]。

1.4 深受“佛教”文化影响的特征

东汉末年传入中原王朝的佛教,最初并不被大多数人所认识和接受。佛教在不断与中原文化结合过程中寻找自己更易于被中国人理解和接纳的方式,佛教造像就是很好的物化载体。通过大量佛教造像、佛教绘画以及佛教僧人的涌入,给中原大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7]。从坐姿上讲,中国人开始改变了以往席地跪坐的传统起居方式,出现了高坐家具,使腿部肌肉得以解放出来。装饰上引入莲花宝座、壸门形态[8]。重要的是佛教徒扩展至中国封建社会的上层人群,他们以佛教的教义、佛教的文化、佛教的行为方式作为社会生活的风尚,这种自上而下的影响对于传统家具演变的作用是巨大而直接的。在后期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中出现的“禅宗”思想,讲求打坐修禅,这种从佛教行为变化出的“禅椅”就是最好的例证(如图6所示)。

1.5 造物观念受“阴阳平衡”观念影响的特征

中国人有着自己独特的宇宙观、自然观、社会观[9]。天圆地方、四时五方的空间观念贯彻在中国人生活的各个方面。道教作为中国本土的宗教思想,起源于老子、庄子的哲学思想,追求天、道、气、自然与人的和谐统一[10]。它是封建社会正统儒家治国思想的有效补充。儒家鼓励入世、积极有为的构建,道家崇尚出世、淡泊无为的解构[11]。这也恰恰符合道家阴阳观念中互相作用,互为补充,相互转化达到和谐统一的宇宙图示。阴阳关系表现在家具造物观念上十分突出。圈椅外在形式的圆方结合;家具内部构造的榫卯(凹凸)结构;家具用材上保持材料肌理与色彩的统一;家具构件顺应木材生长的方向,家具外形保持整体与局部的协调,均是“阴阳平衡”观念的具体体现。

图1 蒙古族家具

图2 蒙古族家具

图3 街头剃头场景老照片

图4 剃头凳

图5 科举场面中的家具形象

图6 禅椅

图7 梳背椅

图8 衣架

图9 五福连年(提盒盒盖)

1.6 设计意趣深受文人阶层影响的特征

文人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地位突出、作用明显、影响深远,对传统家具的发展演变作用巨大。春秋战国时期“士”的大规模阶层流动促使了“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现象的产生[12]。从那时起,文人就通过自身的知识和行动改变了社会的结构和组织形态。平民阶层得以改变自身原有的社会地位,进而参与治理国家。之后通过科举制度,文人的作用和影响日益显著。对于传统家具发展而言,文人的观念、生活方式、爱好追求逐渐成为社会效仿的对象和风尚标。元代文人地位沦落底层,不得以转入其它行业,这使得手工业行业有机会融入高层次的知识分子,大大提高了家具制作水平、家具设计水平和家具审美的水平。明清时期,文人重回社会舞台中心,江南地区大量修建私人园林,使家具的需求激增,文人根据自身的需求和喜好参与家具的设计和制作。江南一带的家具具有典型的文人特征,文人参与家具设计和制造是明清家具达到设计巅峰的重要推动因素。

1.7 形态受书画艺术影响呈现线性特征

传统家具至今保持以线为主的外在特征。这与中国传统绘画和书法有密切的关联。绘画当中的形神兼备思想在传统家具中也有很好的体现。对于造物、立象、写意中国人有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13]。绘画和书法注重线的表现力度、强弱变化、空间布局营造,直曲之间的转化、虚实变化,在传统家具上均可以感受到相似的体验[14]。不同之处在于绘画和书法以线的形式在二维的空间中造物、塑象、立形;家具则是通过材料塑造三维空间当中的线形构成。明式家具当中的线脚处理就极好地阐述了中国人处理形体与装饰、整体与局部关系的手法。中国人对于线、轮廓、形象、虚实、形、神的理解是极其深刻的,这种独特的设计手法和设计元素贯彻在传统艺术的各个方面。如果西方的艺术是石材与体块的乐章,那么东方的艺术则是木头和线的诗词(如图7、8所示)。

1.8 结构受建筑结构影响较为直接的特征

中国建筑的发展影响了中国的家庭,而家具是建筑的延伸,是“家”的主要构成部分。传统家具发展最直接的影响因素就是建筑形式的变化和建筑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建筑和传统的家具都是以木材为主要对象的。建筑结构主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利用木材本身处理好荷载与强度,梁与柱,空间和布局,结构与材料,实用与装饰的矛盾等问题。所有这些矛盾和解决办法都适用于传统家具之中。典型的特征就是采用榫卯结构解决横向与纵向,材料部件之间结合的问题[15]。传统家具不用钉子少用胶,单靠木材自身的刚性和强度,采用科学合理的内部构件之间的凹凸、穿插、咬合、借用的手法就可以使家具安全、牢固、经久难用[16]。这不得不说是对人类家具文明作出的伟大创造和贡献。

1.9 装饰受传统幸福观念影响显著的特征

中国人立象、造物、寓意是基本的造物观念。与生活相关的器物当中常常蕴含中国人对于生活的理解、幸福的观念。吉祥、美好的寓意通过传统家具表现出中国人乐观向上的积极生活态度。家具装饰题材和表现手法上均可以体现出这种趣味性。“子孙满堂”“福禄寿喜”“渔樵耕读”“加官进爵”、“马上封侯”“福寿连绵”“太平吉祥”等装饰纹样无不体现出中国人的心意与愿望[17]。这是爱好和平、追求幸福生活的中国人最值得骄傲和称赞的智慧体现(如图9所示)。

1.10 传播受人口迁移与民族融合影响的特征

在中国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最直接有效的传播途径还是具备中国文化的人的流动和传播。中国文化强大的包容性使得在多民族交往的过程中不断接纳外来民族和文化,在融合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壮大自身的影响力,扩充传统家具的文化内涵[18]。我们通过历史的观察不难发现,由于战争和灾害等原因,中国不断从核心的中原地区向四周辐射,经历过三次大规模移民迁徙,促使南部地区人口上升、经济增长、文化繁荣。以北宋末年靖康之乱为标志的第三次大的移民浪潮来讲,就直接带动和影响了南京、扬州、苏州、杭州的发展。使得这些地区汇聚各类人才,为明代家具的高度发展提供了物质、人才、文化、技术等方面的基础条件[19-21]。

2 结语

中国传统家具研究应深入观察家具发展演变过程中呈现出的显著特征,从而将传统家具物质、行为和精神三个层面的文化内涵做综合的思考。将家具文化研究与家具构成要素之间形成有机的整体。不断地反思、总结、概括、提炼传统家具的特征对于家具学科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猜你喜欢

家具观念特征
根据方程特征选解法
维生素的新观念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与数字特征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家具上的“神来之笔”
现代家具创新化研究
不忠诚的四个特征
向日常生活敬:2018danishdesign MAKERS家具展
健康观念治疗
新闻观念与实践需反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