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徽州古民居家具雕刻与装饰艺术研究

2020-08-04ShiFeng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20年5期
关键词:椅背木椅古民居

石 峰 Shi Feng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徐州 221000)

徽州古民居分布于屯溪、西递、唐模、宏村等地区,历史悠久、独具特色,被称为“古民居艺术宝库”。其中,西递的“履福堂”“东园”“履福堂”“石轩”,宏村的“敬修堂”“桃源居”以及“承志堂”等是这类古民居的典型代表,呈现出独特的徽派文化底蕴与皖南自然风情。分析这类家具的雕刻与装饰特点,既有利于弘扬与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能为当代家具设计工作者提供思路与启发。

1 雕刻与装饰的技巧分析

1.1 部位分析

徽州古民居的物件中,大到门楼、牌坊,小到案桌、木床、太师椅都拥有各自独立的装饰。桌椅类家具的装饰部位在椅背处,适合大面积装饰,床类家具的装饰部位在床屏处,柜类家具的装饰部位在柜顶与柜门处。综合来看,徽州古民居家具的装饰部位无一例外都在视觉的中心位置。民居内的其他陈列,如匾额、花架、楹联、博古架等也以木雕作为装饰物。

1.2 手法分析

常见的木雕手法主要有三种,即浮雕、浅雕、锼空雕刻。其中,浮雕是指在木料上以凸起的形式呈现图案纹样,属于“阳刻”的雕刻效果。从视觉效果上看,胜于其他木雕手法,特别是深浮雕表现手法能够刻画出生动且复杂的艺术效果[1]。浅雕与浮雕相反,提前在木板上绘制图案后再用工具凿下多余的部分,以下凹的形式呈现图案纹样,用于雕刻简单、较浅的图案,属于“阴刻”的雕刻效果,雕刻时要求线条流畅、深浅统一、底部平整,适用于雕刻门板、木箱、屏风等家具。锼空雕刻又被称为镂空雕刻,均匀的空洞能够排除视线障碍,突显花纹,极富装饰性,适用于木床、桌椅、梳妆台等家具。

明代早期,徽派木雕自成一派、初具规模,风格古朴、粗犷,通常采用浅浮雕的雕刻手法。明代中期开始,徽商财富激增,表现意识相应提升,木雕艺术开始趋于精细化,以多层次锼空雕刻为主。到了清朝时期,对家具木雕艺术的审美需求达到顶峰,涂金镶银极为精美。

1.3 题材分析

徽州木雕的题材广泛,有人物、山水、花卉、飞禽、走兽、虫鱼、文字楹联等,写实与具象,写意与抽象,可以说无所不包。雕刻匠师取民族文化与徽商乡绅审美心理相结合的题材,加以创造表现,在木雕作品上反映出徽州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1.3.1 纹样图案

纹样具有极强的抽象性,徽州古民居家具纹样主要包括祥云纹、寿字纹、双喜纹、拐子纹、如意纹、方胜纹等。其中,寿字纹与双喜纹主要装饰于椅背处,但正反面造型与字体存在差异[2]。拐子纹常装饰于方桌牙部与枨部,拐子纹来源于龙纹,由龙头与卷草纹组成(图1),因“拐”与“贵”谐音,因此拐子纹也具有富贵安定、子孙永续的象征性意味。如意纹形似如意,两端为灵芝造型,呈S形,象征吉祥美满、顺心顺意。方胜纹由两个相同大小的菱形构成,在古民居家具中较为常见,“胜”原指中国神话人物王母娘娘所佩戴的菱形首饰,被古人视为辟邪、吉祥之物,因此方胜纹流传至今,常见于木桌和窗棂上[3]。

1.3.2 寓意图案

寓意图案以借喻性题材为主,通过谐音和同音等方法或寓意对幸福生活的渴望,或宣扬孝敬长辈、忠君爱国等伦理观念,或劝恶从善等等,其题材可细分为以下三类。

①吉祥祈福

古民居家具木雕装饰中吉祥祈福题材的图案最为广泛,主要寓意内容包括喜上眉梢、延年益寿、交合化育、财源滚滚等。其中,喜上眉梢题材为喜鹊站立在梅花树梢上,“梅”与“眉”谐音,以此暗指“喜上眉梢”,例如徽州古民居“履福堂”中的喜上眉梢木椅,类似的题材还有“欢天喜地”“连年有余”“喜报三元”等[4]。延年益寿题材多以“八仙过海”、“鹿鹤同春”等图案为主,古人将白鹿视为神物,取仙寿无边之意,且“鹿”与“禄”同音,因此鹿还可指代财源滚滚、功名利禄,例如徽州古民居“东园”中的功名利禄图案木椅。

交合化育题材多用松鼠、葡萄、麒麟、石榴、蟠桃等形象,鼠是属相之首,在十二时辰中代表子时,与“子”同音,葡萄果实繁多、饱满,象征多子多孙,因此在古民居家具装饰上常将松鼠与葡萄搭配组合使用,例如徽州古民居“东园”中的松鼠葡萄木椅,锼空雕刻的葡萄藤枝繁叶茂,一只松鼠做出咬葡萄的姿势,暗含着多子多孙与幸福吉祥的美好期望。类似的题材还有“麒麟送子”“凤穿牡丹”“富贵石榴”等。

图1 木雕“拐子纹”

图2 木雕“暗八仙”

图3 木雕“麒麟送子”

图4 木雕“唐肃宗宴客图”

②伦理教化

伦理教化题材多以文学典故、历史故事或现实生活场景为图案,从人们熟知的故事情节和生活现实中提炼出感动的内容,主要包括文学故事、宗教神话、戏曲话本、民间传说等,多描写才子佳人、文人墨客、帝王将相、英雄事迹等,例如徽州古民居“东园”中床楣板上的故事图和椅背上的英雄事迹图[5]。此外,伦理教化题材还体现在仁义、孝悌、礼节、苦读等方面,家具上的装饰与室内陈设布局相结合,完整地展示出“忠、孝、仁、义”伦理道德。

③驱邪避害

驱邪避害主题意在通过八仙、蝙蝠、如意、花瓶等实现趋利避害、消灾避祸的目的。其中,八仙是民间神话中的八位神仙,以各自的法术与宝物帮助百姓治愈疾病、化解灾祸,深受百姓爱戴。八仙所持的宝物被称为“暗八仙”(图2),即芭蕉扇(汉钟离)、宝葫芦(铁拐李)、渔鼓(张果老)、玉版(曹国舅)、玉箫(韩湘子)、花篮(兰采和)、宝剑(吕洞宾)、荷花(何仙姑),百姓将其视为护身符,并雕刻在家具上以求八仙庇佑。

蝙蝠的“蝠”与“福”同音,被视为祥瑞之物,常以五只蝙蝠代指“五福临门”,例如徽州古民居“承志堂”木桌上的五福临门图,或以蝙蝠嘴衔铜钱飞翔寓意幸福降临,例如徽州古民居“履福堂”中木椅椅背的“福在眼前”图案。如意平安图案是指在花瓶里插一根如意,“瓶”与“平”同音,寓意如意平安,多出现于椅背和桌面、门面装饰上。例如,徽州古民居“敬修堂”与“桃源居”中木椅靠背上的如意平安图案。

2 雕刻与装饰的艺术特点

2.1 人文特点

人文特点是我国传统家具中的显著特点,徽州古民居家具的这一特点尤为突出,在一定程度上是集体意识的产物,民间艺人在制作家具时往往以传统故事、世俗情感以及个人观念决定木雕装饰的具体形式和内容,因此“以人为本”成为了木雕与装饰的主要艺术特征之一。在装饰图案题材的选择上既反映出传统装饰艺术的影响,又呈现出差异化的审美需求。由此出现形同意不同、意同形不同以及多形结合、组合创新等多种具体表现形态[6]。

形同意不同在于外形相似的构图具有不同的蕴意,例如徽州古民居“石轩”中椅背上的平安如意图案、“履福堂”中椅背上的富贵如意图案和双喜临门图案、“瑞玉庭”中木椅椅背的福禄长寿图案,四个图案虽然外形上极为相似,但在具体意蕴上却有所区别[7]。意同形不同在于相同的蕴意却呈现出不同的外形,以“麒麟送子”为例(图3),通过儿童与麒麟直接地表达出朴素又美好的愿景,例如徽州古民居“履福堂”内的木椅,椅背上雕刻出花瓶、如意、牡丹等组合图案。

2.2 自然特点

花草纹样既充满自然情趣,也体现着民间艺术家高超的想象力,各种自然植物在古民居家具中的装饰使古色古香的家具极富自然、清新的美感。例如,徽州的古民居“碧园”中木椅的扶手和椅背处、木桌的牙板上都装饰着小型的花草纹为木椅和木桌增添自然情趣。此外,还有动植物相结合的木雕装饰图案,使家具动静结合、具有勃勃生机,例如“雀梅抱喜”、“凤穿杜鹃”、“蝶恋牡丹”等等。对于寒窗学子、文人雅士之家,可选择抽象性较强的装饰题材,例如以冰裂纹象征寒窗苦读,以缠藤纹和云头纹象征功名利禄;对于商贾之家,可选择故事性强、具有丰富趣味的文学故事题材和戏文话本题材,例如徽州古民居“承志堂”的骑门梁雕刻的“唐肃宗宴客图”人物丰富,场面热闹,神态惟妙惟肖(图4)。

同时,对于自然花草树木的雕刻还显示出民间艺人高超的工艺水平。与平面绘画不同,木雕具有独特的立体效果,在自然类装饰图案中,花朵的盛开、叶片的舒展、动物的神情以及枝叶的纵横交错都体现得极为细腻生动[8]。虽然单独纹样缺少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的节奏感,但能够最大程度地突显出花卉植物的精神气质,梅花的高洁、牡丹的富贵、荷花的清秀、兰花的大方素雅、翠竹的挺拔刚毅都表现得栩栩如生。

3 结语

综上所述,徽州古民居的家具雕刻与装饰艺术不仅是高品位艺术,更是深厚的文化积淀,继承了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同时对传统造型与纹案进行了创新提炼。它不仅体现了徽州人民的智慧与伟大,同时也表明了木雕装饰艺术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珍品,研究徽州古民居家具雕刻与装饰艺术是发扬中国本土文化“国际化”的积极选择,是对中国传统民居木雕装饰艺术的传承与应用。

猜你喜欢

椅背木椅古民居
树下木椅上读书
古民居保护方法及举措
——以安徽蚌埠“湖上升明月”项目为例
山坡下的小木椅
选错按钮
椅背
椅背
外公的木椅
渔屋吟诗
简述古民居的保护和发展
数字摄影在地方古民居保护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