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有效路径

2020-07-30王伟

戏剧之家 2020年21期
关键词: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思政教育

王伟

【摘 要】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世界经济和文化发展进入新格局,由于中外思想和多元文化的碰撞与冲击,对学校的教学与管理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也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世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各国的文化底蕴,是“活态的文化”。将承载着深厚历史文化的“非遗”融入思政教育,既可以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也可以促进“非遗”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一带一路;非物质文化遗产;思政教育;乐器类“非遗”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21-0183-02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哈萨克斯坦和东盟国家时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这是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机遇,也是世界各国文化交流的新平台。在这个背景下,大量的留学生进入中国高校学习,在加强文化交流、促进教育资源共享的同时,由于中外思想和多元文化的碰撞与冲击,这对学校的教学与管理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也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从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出发,研究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既可以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增强思想感悟,也可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思政教育的教育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当代大学生产生了一些不良的思想,如崇尚金钱主义、文化自觉较差、创新理念不足等,学生文化素养、艺术素养、思想修养参差不齐,也让新时期的高校思政教育缺乏实效性。面对这些问题,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校园,借助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的“非遗”,拓宽思政教育的视野,提升学思政学习的兴趣,是新时期思政教育的新途径。

(一)提升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对于“非遗”的传承和发展来说,将其融入思政教育,可以促进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历史和文化,在对比中加深对“非遗”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涵的理解,促进“非遗”的传承;从思政教育的角度来说,在思政教育中融入“非遗”,是为学生打造一个接触“非遗”的平台,通过理论学习、实践体验,逐步了解“非遗”中所包含的国家文化、国家精神,可以打破学生固有的思维定式,在潜移默化中产生文化自觉,从而提升文化自信。

由于信息化社会的快速发展,当代大学生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思想上似乎更加侧重于接受“新”“奇”的事物,对于传统文化,在内心深处将其打上“落后”的标签。很多同学从未接触过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以也就谈不上文化认同,也无法提升文化自信。

(二)提升道德素养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文化传承与发展中,形成的具有民族精神的产物。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变迁,产生了热爱祖国、团结互助、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中国的“非遗”承载着中华儿女勤劳善良、勇于创新的优秀品质,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体现。了解和学习“非遗”的过程,就是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过程,也是提升审美素养和思想修养的过程。将“非遗”融入思政教育,可以让精神层面的提升过程变得生动和富有活力,有效提升大学生的道德素养。

(三)提高德育成效

高校的思政教育主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题班会、志愿活动等进行,在理论学习中,由于思政课的政治性和理论性较强,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因此,理解和感悟都不深刻。如何激发学生主动进行思政教育的积极性,是高校当前面临的一大难题。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其与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而且,“非遗”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趣味性强,是德育的有效素材之一。把“非遗”引入思政教育,让美育和德育同向同行,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政治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认识,从而提高德育成效。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非遗”融入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切入口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给各国文化的交流搭建了广阔的平台,让文化输出成为推动实现“一带一路”倡议的有效助力。对于留学生来说,通过学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助于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和思想内涵,形成对中国文化的喜爱与敬仰。对中国学生来说,与外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邂逅”,也能领略到他国的文化魅力。最重要的是,可以促进中外学生对“一带一路”倡议中“同呼吸,共命运”的内涵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同。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适合纳入思政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很多,如語言、表演、社会礼仪和节庆活动、民族手工艺、传统节日等,由于各国历史和文化的不同,有很多种类的“非遗”,学生在学习中缺乏“代入感”,并不能达到理想的思政教育的目的。截至2018年底,中国有40个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非遗”项目,像新疆玛纳斯、福建南音、赫哲族伊玛堪说唱等,这些具有明显地方艺术特色的“非遗”项目,由于语言和地方文化的不同,较难在全国高校思政教育中推广开来。因此,选择合适的“非遗”项目,将其融入思政教育,是很多高校需要研究的课题。

以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校地处常州,属于吴文化发源地之一,选择类似中医针灸等需要长期实践的“非遗”项目融入思政教育,不管是从教学周期、教学效果,还是从学生的学习兴趣来看,都是不恰当的;选择具有地方文化特点的昆曲、锡剧,因二者皆为语言类“非遗”,其艺术内涵和美学特点都是从语言中细细品味、慢慢感悟的,不仅是外国留学生,甚至非“吴地”的中国学生,也无法感同身受,其思政教育的效果可想而知。那么,选择什么类型的“非遗”融入思政教育是比较恰当的呢?笔者认为,非语言类,诉诸于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的,在中国应用较广的“非遗”项目,有着极大的优势。例如,乐器类“非遗”——古琴艺术。

古琴是中国最早的乐器之一,既有着传统的认可度(中国传统“琴棋书画”四项技能之一),也拥有着众多典故(高山流水、伯牙绝弦等)。古琴的音色独一无二、延绵醇厚,可以让学生从听觉上感受中国乐器 “古朴、厚重”的艺术魅力;古琴的典故可以让学生理解许多中国文化内涵和哲学思想。从乐器类“非遗”入手,以小见大,既便于实施教学,又能加深学生的理解,从而提升思政教育的教学效果。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有效路径——以乐器类“非遗”为例

(一)深化课堂教学,以“学”促“思”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乐器,这些乐器也都承载着国家的历史、文化和思想内涵,在将“非遗”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各国乐器的历史发展、构造、演奏特点、乐曲的音乐特点和创作背景,都可以成为实施思政教育的有效“抓手”,文化相互“碰撞”的同时,思想也逐渐得到启迪。

在课堂教学中,要深挖乐器的音乐内涵、文化内涵、思想内涵,深化课堂教学,将中外乐器进行对比赏析。例如,将中国的古琴与印尼的传统乐器“昂格隆”进行对比赏析。古琴的演奏方式丰富多样,讲究 “天人合一”,透露着高雅的艺术气质,古琴的律制琴谱体现着中国古代乐者的创新意识,与古琴相关的古诗和文学典故,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涵。印尼的传统乐器“昂格隆”具有独特的构造和演奏方式,学生可以从中体会到独特的异域风情。中国的竹制乐器多为“管乐器”(吹奏乐器),印尼的“昂格隆”也是竹制的,但它是可以演奏出固定音高的打击乐器,两国不同的历史和文化,使得人民的思维方式也大相径庭,这种从乐器出发引出的文化“碰撞”,可以促进学生思考,加深对各国文化的理解。

(二)创新文化活动,以“践”促“悟”

高校校园文化活动是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将“非遗”融入思政教育,提升思政教育的效果,离不开校园文化活动的创新。

中外乐器的学习不能仅靠理论教学,还需要更多的实践教学。以学生社团为载体,开设特色乐器社团(古琴社、东南亚乐器社等),在社团的训练中,学生逐步掌握演奏简单乐曲的能力。以特色活动为平台,开展“乐器文化节”,通过展示、体验、演讲等,让更多的学生了解“非遗”乐器,了解各国传统文化和精神内涵,促进“非遗”传承和发展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感悟。

(三)拓展教学方式,以“广”促“效”

由于师资、场地、设施设备等条件的制约,课堂教学和社团培训,无法让每一个学生都加入到“非遗”乐器的学习中来。因此要大力拓展教学方式,将理论教学从单一的课堂教学转变成“线下-线上”的多元化教学,拓展教学的广度。将理论教学内容和课外拓展内容设计成在线课程,将实践指导融入在线直播,从而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让“非遗”的学习成为每一个人的“必修课”,最大限度提高教学效率。

四、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思政教育,是双赢、共赢的举措。将高校德育与美育并舉,实现“以艺促德”“艺德互促”的教学目标,既可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也会让思政教育充满活力,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朱欢乔.文化建设的理念与实践[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2]常州非遗保护中心组稿.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萃[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

[3]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文化根·民族魂·中国梦 2014年“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项目撷英[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

[4]冉启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实现途径[J].学理论,2015.

猜你喜欢

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思政教育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