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校共育,静待花开

2020-05-29谢莹尔揭玉英

中国德育 2020年7期
关键词:家校亲子爱心

谢莹尔 揭玉英

留守儿童是当今社会发展衍生出来的特殊群体、弱势群体。广昌县第二小学虽为县城小学,但留守儿童占比一直较大。2006年秋季,留守儿童一度占到学生总数的51.6%。这些留守儿童往往因家庭教育的缺位,个人成长受到了严重影响。单纯依靠学校教师的力量来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不够的,正如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微而复杂的任务,所以我们一定要同家庭携手,用好家长资源。

一、家校携手,抚慰心灵

沉默、内向、情绪低落、内心封闭、不与人交流、离群、易怒……是很多留守儿童留给我们的印象。一个孩子的喜怒哀乐常年得不到父母关注,快乐的时候没人分享,没地方撒娇;和同学闹矛盾,受了委屈默默忍受,没地方哭泣;上下学看到别人有父母接送,眼巴巴羡慕,更别提有些孩子还要负担起照顾弟妹的重担,他们的内心该是多么的孤独、渴望、思念、恐惧、无助。长此以往,这些情绪将严重影响孩子们健康人格的形成。于是,我们决心利用家长资源,邀请社会爱心人士以及数十个有关部门、单位加入学校关爱留守儿童行列,建设爱心驿站,为孩子们发出一辆辆爱心“列车”,让孩子们感受到爱的温暖。

1.牵手陪伴“车”

大手牵小手,一对一温情陪伴。目前,我们有几百位家委会成员,以及由他们牵线搭桥走进学校爱心驿站的社会人士,共同做起了留守孩子的代理家长,和学校老师们一起,针对留守儿童开展一对一帮扶活动。长期、稳定地结对帮扶能够给孩子带来安全感和归属感。代理家长日常的嘘寒问暖、学业上的答疑解惑、委屈时的挺身而出,让结对的孩子倍感温情与快乐。广昌县人民检察院工作人员与我校留守儿童结对已有十余年。在检察官妈妈魏云秀带领下,检察官们常带着孩子们节日包饺子、做月饼、周末野餐、游戏,20个留守儿童成了同学羡慕的“检察官的小朋友”。

2.亲情流淌“车”

能让留守儿童诉说思念、表达情感、感受父母的温情、听到父母的关爱,就是对他们最好的治愈。我们携手家委会成员,努力为孩子们打造亲情诉说的平台。2017年8月6日,家委会助力江西电视台“暑期电视家书—节目组走进我校,留守的孩子们在“小白屋”里向远方的亲人告白,以解思念之苦。2018年母亲节,学校政教处与家委会一同策划,携手广昌邮政局,帮助留守儿童表达对父母的思念和感恩,开展了“小小贺卡寄相思”活动。孩子们真挚的心声让家长感慨万千,亲子关系迅速升温。学校“留守儿童之家”也是孩子们和远方爸爸妈妈“见面”的地方,孩子们可以在这里和父母视频通话,思念的距离在这里被拉近,亲情在这里流淌,心灵在这里得到抚慰。

3.亲子活动“车”

亲子活动既能丰富孩子们的生活,也能增进家长和孩子的亲密关系。如何让留守儿童也能和那些有父母陪伴的孩子一起乘坐“亲子活动车”?年级家委会组织“爱心家长”志愿报名,确保亲子活动的时候,所有留守儿童都能如愿参与,全程有“父母”陪伴。亲子辩论赛、亲子研学体验活动、亲子消防安全体验活动、亲子“光盘行动”责任体验行、“与环卫同行”亲子体验活动、“粽叶飘香端午情”亲子体验行动、“熊娃闹元宵”实践活动、亲子朗诵活动、亲子生日体验活动……每一次活动、每一段文字和每一张照片都让留守儿童体验到了亲子之暖、亲子之乐。从感受爱到学会爱,他们正在茁壮成长。

二、家校联动,塑造品行

人的品行往往影响着未来的发展。留守儿童缺失父母这本“行走的教科书”,常常会引发一系列道德品行问题,如厌学、逃学、个人卫生差、爱撒谎、说脏话、有暴力倾向,严重者还会超出道德界限触碰法律。关注这些孩子的成长问题,引导他们端正品行,至关重要。

1.双轨并行,提升家长教育意识

近年来,儿童违法、违纪的案件数呈上升趋势,让许多家庭追悔莫及。为了避免此类问题,学校主动帮助家长提高教育意识,家校携手,共同塑造学生良好品行,学校政教处与学校家委会理事会筹划开办家长学校,邀请北京、南昌等地多个家教团队的老师赴校讲座,同时挖掘学校和家长资源,选聘熟悉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了解当代家教理论与实践的人作为家长学校的任课教师,组织家长开展家教沙龙、亲子交流会。家委会成员带头参与,鼓励大家共同学习。

2019年下半年,我们利用网络平台,组织一周一次的线上家庭教育培训活动,与线下学习串联,此举为留守儿童家长提供了便利。通过系统地学习,这些家长开始重视对孩子生活习惯的培养和道德品行的纠偏。

2.校中建家,呵护孩子健康成长

把学校建成留守儿童的“家园”,是我校建设生态校园的目标之一。学校把每个班级都视为一个“小家”,任课老师和班级的家长志愿者变身为“爱心爸妈”轮值上岗,重点关注班级留守儿童,对他们进行生活指导、学习辅导、心理情感疏导及安全引导。

每年的寒暑假和节假日,“爱心爸妈”都会走进留守儿童的家中,与监护人唠家常,指导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平时,“爱心爸妈”还会定时和孩子的父母联系,交流孩子情况、探讨教育方法。和“爱心妈妈”张亚玲老师结对的小平(化名)原是个“邋遢王”“暴力狂”“刺儿头”。张老师丝毫不嫌弃,一次次走进小平家,帮助他打理生活,在他受伤时给予陪伴,并以“妈妈”身份带着小平参加集体活动,让他体验成长的快乐。年迈的小平爷爷在张老师影响下,从原来的放任不管、不在意到现在学会关注孩子感受,经常和小平聊天,适时引导。如今,小平已是个懂礼貌、讲文明、爱集体的好学生。

3.心理导航指引孩子向光前行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老师经常邀请有专业知识的家长一起,针对留守儿童积极开展各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让每个孩子的不良情绪都能得到宣泄和理解。在“我自信,我快乐”的学生团体心理辅导中,我们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优点、摆脱自卑的束缚、找到自信,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悦纳自我,认真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树立良好的品格,成为自信、大方、受欢迎的好孩子。

2018-2019年,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联手江西慈善总会“扶自立”项目开展了两次“自立自强”少年评选活动,激发孩子成长的内驱力。有500余名留守儿童获得了表彰,他们都是经班级家委会和全班同学见证过,有积极转变的孩子。三年级的廖先英老师说,他班有个孩子小智(化名)为了能评选上“自立自强”少年,请老师和远方的父母线上监督,一改以前调皮马虎习惯,孝顺老人,上课认真听讲、课后按时完成作业,再也没跟同学打过架。当然,他也如愿评上了“自立自强”少年,现在每天乐得像花儿一样。

三、家校合作,保障安全

留守儿童家庭监管不严,安全隐患较多。孩子缺少管束,爱结交各种朋友、爱上网、爱串门,甚至玩到深夜无人过问。儿童防护能力本来就弱,在外更容易成为不法分子侵害的对象。学校家委会聚焦问题,开展专项教育和服务,为留守儿童的安全保驾护航。

1.家长讲堂,共为孩子护航

学校依托家委会,汇聚家长教育资源,邀请家长进校为孩子们上课,丰富孩子们的学习内容。比如医务工作者家长走进学校,给高年级女孩主讲“走进青春期”和“防性侵”知识;在交通部门工作的家长给孩子们主讲“交通安全知识我知道”;在法院工作的家长把“模拟法庭”带进了学校,反欺凌教育以丰富的案例深深触动学生,实现了家校协同、平安育人目的。

2.联手护校,开辟绿色通道

每到上下学时间,校门口极易出现拥堵现象。恰巧我校又地处交通要道旁边,更造成了校门口路段的拥堵,给孩子们安全上下学造成了极大隐患。班级家委会成立了“家长志愿者护校队”。这些家长志愿者在校门口协助交警、保安、值日老师,把放学的孩子安全地送过马路。轮值的家长志愿者无论多忙,风雨无阻到岗护校。家长们将自己的爱心无私地奉献给每一位孩子,开辟出一条绿色通道,成为孩子们纷纷效仿的榜样。

让所有留守儿童远离孤独、寂寞和无人关爱的痛苦,让所有留守儿童和其他儿童一起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下,这是主持人敬一丹做关爱留守儿童节目时深情给予的期望,也是我校攜手家庭的初心。

责任编辑 陈静文

猜你喜欢

家校亲子爱心
谈如何有效的开展幼儿园家校共育工作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校携手,共促发展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爱心树(下)
爱心
爱心的奉献
亲子脸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