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篆尚婉而通
——小学低段书法教材的选取

2020-05-20郑大仕周丹青

读与写 2020年11期
关键词:小篆字帖篆书

郑大仕 周丹青

(1.浙江省杭州市濮家小学 浙江 杭州 310000)(2.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丁兰实验学校 浙江 杭州 310000)

近年来,书法的教学热火朝天,但不论是现有的书法教材,还是各地教师的授课内容,大多以书法技法为主,对于书法所涵盖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传授甚少。

书法是一门立足于中国文化和汉字的艺术,如果学生只是片面的将书法理解为写字,是一种技术化的学习,而没有启发思维、开拓思考,那么这种书法教学无疑还是不够成功的。

造成这种现状的最大问题还是在于现实的教学中,书法教材面临着陈旧、取向单一的问题,围绕着这个问题,本文试从书法教材的选取出发,以探讨小学低段的书法教学。

书法的发展和人类自身的成长极为相似,从简到繁、从易到难,都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如果让一个从未接受过教育的人突然学习高等数学的知识,想必是极为困难的,要想学好更是难上加难。

书法从草创到楷书的形成,从简单的图案到各种技法的完备,也经历了漫长的时间。如果从未接触过书法的小学生,突然去学演变到极致的楷书,其难度也是可想而知的。

低段小学生处于人类身心阶段发展的初期,这时候是抽象思维最为活跃的阶段。所以依据此时学生的认知及书写能力,书法学习如果从更为单纯的篆书学起可能并不是一件坏事。

1.篆书的种类

篆书的种类很多,大致可分为为大篆和小篆。大篆亦称金文,铭刻于青铜器上,为周朝时期各诸侯国使用的文字,文字形象生动、丰富有趣。

小篆是秦朝统一六国后所推行的文字,其书写整齐统一,用笔粗细一致、挺拔有力,犹如玉箸,故而亦称铁线篆、玉箸篆。虽然金文活泼有趣,但是其文字辨识度太低,很难系统掌握,而小篆则更加系统化,对于初学者而言,小篆更易上手,而且小篆的技法也更为单纯。

2.小篆的笔法

隶、真、草、行等书体的笔法皆从小篆中转化而来,正所谓“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所以学习小篆可以学到最本源的用笔要领。赵孟頫曾言:用笔千古不易。也正是这个道理。清朝大书家傅山也有言:楷书不自篆隶八分来,即奴态不足观。

小篆的用笔十分纯粹,它的线条只由短线、长线、弧线三种基本形式。这些线条的书写皆是以藏锋起笔,中锋行笔,回锋收笔(见图-1)。篆书的书写讲求的就是笔笔中锋,孙过庭在《书谱》中曾言:“篆尚婉而通。”说的就是篆书的用笔要婉转,通畅,不需过多修饰,以自然去书写。

故对初学者而言小篆的笔法掌握起来会容易许多,也可更快的上手,这能让学生建立起学习的信心。而且针对线条的大量练习也让学生容易明白何为中锋,书法用笔的核心内容就是中锋用笔,掌握了中锋后再练习其他笔法就轻松很多。

3.小篆的结体

书法的学习除了用笔之外,还有一个重点的就是结体。小篆的结体相对而言较为匀称,笔画与笔画之间的空间基本相同,并无太大变化(见图-2)。这对初学者而言掌握起来较为容易。不像楷书、行书等书体,字体的内部空间变化繁多,书写时要时时注意变化,较为吃力。

在书法的初学阶段,如何更好的掌握毛笔已经消耗了学习者的大量精力,如果还要细心研习字体的结构,那势必又会增添许多难度。所以小篆在这点上很好地统一了两者之间的矛盾,让学生能够相对轻松学习。

4.小篆的教材

小篆的优势让其成为初学时极好的教材,但是具体选择何种字帖也非常重要。小篆的字帖有很多种,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诸如李斯的《峄山碑》、李阳冰的《三坟记》,释梦英的篆书《千字文》等字帖,这些字帖的小篆整体较为方正平实,适合一些掌控能力较强学生临写;第二种则是邓石如的《白氏草堂记》,吴让之的《宋武帝与臧焘敕》等,这些碑线条更为放纵自由,字形舒朗修长,适合一些掌控能力稍弱的学生临写。但不论哪种字帖,都能对学生的控制能力起到很好的锻炼作用,让学生能最快的适应毛笔,掌握毛笔。

猜你喜欢

小篆字帖篆书
饶宗颐老照片一组
宋伯军小篆作品
张晓东《篆书国有岁以团扇》
鲁大东篆书苏轼“人生十六乐事”
小字帖
古代隶书硬笔临摹字帖(二)
小字帖
小字帖
论两汉碑额篆书对邓石如篆书风格形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