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新形势下海南高等教育的发展之道

2020-05-11赵菊梅

新西部·中旬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发展策略新形势存在问题

【摘 要】 文章梳理了海南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深入分析了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如:高等教育整体水平落后、高等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强、师资队伍建设薄弱、人才培养的支撑条件不够、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推进缓慢等。提出了促进海南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的对策:要加强统筹布局,全面提升高校办学水平;加强内涵建设,大力提升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破解体制机制障碍,强力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加大高校教育经费投入,提高人才培养保障条件;大胆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加快提高国际化办学水平。

【关键词】 新形势;海南高等教育;现状;存在问题;发展策略

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事业因人才而兴,人才因事业而聚。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是国家的重大战略,必须举全国之力、聚四方之才。要支持海南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学科,鼓励国内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在海南设立分支机构,鼓励海南引进境外优质教育资源,举办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支持海南开展国际人才管理改革试点”。 [1]海南省委七届四次全会审议通过《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2018—2025年)》,诚邀国内外优秀人才加盟海南自贸区(港)建设。[2]《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颁发,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时任海南省委书记卫留成曾毫不讳言地指出,“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不缺宾馆酒店,而是最缺人才。”在全国两会上,多名政协委员谈到海南应加大教育扶持力度,尤其要提高海南普通高等教育水平,促进国际旅游岛软环境建设。国家给海南的发展创造了难得的大平台。海南的高等教育该如何抓住这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乘势而上,谋篇布局,在全国高等教育中争取自己的一席之地,切实为海南的全面改革开放培养实用型人才,增强高校服务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是当前摆在海南高校管理者面前思考的问题。因此,有必要摸清家底,正确认识海南高等教育当前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发展策略。

一、海南高等教育的发展现状

经过建省近三十年的发展,海南省高等教育的整体布局日趋完善,基本形成了以政府办学为主、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普通高等教育与职业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高等教育格局。

目前海南省高等院校共20所(见表1),其中普通本科高校7所,高职高专12所,成人高校1所。[3]学科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教育学、医学、理学、农学、工学、管理学、艺术等十二大学科门类。自2010年以来,海南省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海南大学“211工程”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并进入“国家中西部高校振兴计划”行列。海南师范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并成为省部共建高校。海南医学院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琼州学院、三亚学院和海口经济学院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评估。琼州学院正式更名为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并成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硕士专业学位试点单位。海南大学三亚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民办本科院校。

海南省高等院校布局与全省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布局相衔接,但区域间存在着一定的不平衡(南北为重,东部分散分布,西部缺乏)。海口、三亚、文昌、琼海四市分别占60%、30%、5%、5%。本科高校集中在海口市与三亚市,南北呼应,与海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与需求相适应;高职高专院校分布较为广泛,分别对接所在城市的主要产业:其中海南外国语职业学院位于著名侨乡文昌、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位于博鳌论坛所在地琼海,分别对接当地涉外产业和海南生态软件园基地,有效融入并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筹建中的海南健康管理职业技术学院位于“世界长寿之乡”澄迈县,瞄准健康保健产业人才培养。

海南省公办与民办高校几乎“平分秋色”。本科院校中,公办性质是主体,公办学校5所,民办学校2所,是海南省高等教育质量的决定性因素;高等职业院校中,公办学校6所,民办学校7所,民办高等教育已成为海南省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综合、师范、财经、工科、医药、体育、语言、政法等类别分别占海南省高校的45%、10%、15%、10%、5%、5%、5%、5%。海南高校中综合类高校9所,师范类专业为主的专业型院校2所,以医学类专业为主的专业型院校1所。在高等职业院校中,专门培养理工类人才的院校仅2所,主要理工类专业为网络信息类、汽修及建筑类,其余院校理工类专业开设及在校生比率也普遍较低。另外,结合海南省十二大产业来看,高校现有专业中相关的学科专业偏少。

海南高校目前各类在校生20.57万人,其中普通高校在校生约18.9万人,成人高校在校生1.59万人(本科8225人,专科7703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38.1%。[4]目前,全省有博士学位授予权高校2所(海南大学和海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授予权高校3所,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8个,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9个。

近年来,海南高等教育领域各类改革试点项目正稳步实施。其中,2014年开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及招生试点改革,已初步构建起从中职-高职-本科-专业学位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立交桥”;海南热带海洋学院、三亚学院、海口经济学院3所本科高校被确认为应用型试点整体转型高校,21个专业确定为省级本科高校应用型试点转型专业。

二、海南高等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海南高等教育发展迅速,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但高校整体办学水平仍然较低,与海南国际旅游岛、全国最大经济特区的战略地位极不相符。受到各种不适宜的思想观念的影响、体制机制的约束以及资源条件的限制等,海南省高等教育的發展仍然存在非常突出的问题:

1、高等教育整体水平落后

目前海南省本科院校偏少,本科与高职院校数量之比、本科在校生占普通本专科在校生的比例、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每万人口大学生人数、每万人口在校大学生数、每百万人口高校数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全省没有“985高校”,只有海南大学1所“211工程”建设高校,“双一流”建设名单中也仅有作物学列为一流学科建设;海南师范大学刚启动省部共建;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和琼台师范学院2所公办本科高校刚更名和升格。在“武书连”2018中国大学排行榜上,海南大学排名176名,海南师范大学排名273名。[6]生源质量偏低,在向全国招生中,仅有海南大学是在本科第一批次招生,2017年海南师范大学、海南医学院少数专业在少数省份突破到第一批次招生,近3年海南生源前500名报考海南高校人数不足5人。研究生学位授予权单位少,全省仅有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和3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

2、高等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强

海南高校数量少,办学特色不够鲜明,同质化办学倾向明显。各高校在制定学科专业建设规划时,更多地考虑学校发展,而忽视了对接海南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造成学科专业低水平重复建设及总体科类结构不合理,人才缺口还很大(表2)。旅游业相关的在校本科人数为13620人,“十三五”期间缺口12万人以上,尤其缺乏国际化、高层次的经营管理和规划设计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服务技能人才,难以满足星级饭店、旅行社和景区、户外休闲运动、旅游购物等副人才的需要;与海南省“12+1”重点产业相关的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医疗健康、油汽化工、低碳制造等相关的学科专业偏少,难以满足海南经济社会发展对相应人才的需求。现有专业大多数是在原来专业基础上的转型发展,或者匆忙上阵的新专业,无论办学条件,还是办学水平都还偏低,难以满足海洋产业的人才需求。

3、师资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是清华大学终身校长梅贻琦在20世纪30年代关于大学人才队伍建设的著名论断,也正是他千方百计广招人才,使清华园内人才济济,群星灿烂,有效地推动了清华学术和教育的进步,开创了历史上的“黄金时代”。梅贻琦校长的论断在今天的高校建设管理上仍不过时,尤其在海南,师资队伍是影响海南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原因。

由于地理位置和薪资待遇水平等的限制,海南省各高校高水平拔尖人才的带头人和学科团队严重缺乏。全省领军人才仅有1名双聘院士、1名国家“杰青”和中组部“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1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急缺具有较大学术影响力的大师级学科带头人和高水平的创新性团队。

师资队伍结构不能适应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从全省各高校总体情况来看,教师队伍的学历和职称结构尚不能满足学校教育教学的需求,高校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偏低,青年教师比例过高,影响师资队伍创新能力的提高。民办高校中,师资队伍数量不足及不稳定已成为制约其发展最重要的因素。

双师型师资匮乏。既具备较高教学水平、又具备深厚行业背景拥有职业能力资格的双师型教师偏少,阻碍了部分学校和专业向应用型本科的转型发展。尤其是随着企业技术进步、产品更新速度加快,与国际行业接轨并直接参与竞争,知识产权意识明显增强,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的交流和互动有限,直接影响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由于当前僵化的收入分配体制的制约,以及低标准的教师职称评聘制度的指挥,教师专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创新的教育思想和活力不强,引进的大批量教师的潜力没有很好地挖掘,同一层次的教师学术专业水平远远落后于国内其他地区。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普遍,教师的教学内容、方法陈旧,科研的功利心太强,科研的层次低,成果不突出。

4、人才培养的支撑条件不够

海南高等教育的发展除了软件建设亟待加强外,人才培养的支撑条件也难以跟上高等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

海南公办本科院校原基础差、底子薄,经费需求巨大。随着高校学生规模逐年扩大,学生生均培养成本也逐年提高,现有的经费投入渠道及投入的额度根本赶不上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由于历史原因,海南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办学条件非常薄弱。以海南师范大学和海南医学院为例,按照教育部对师范类和医学类高校的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衡量,两校在生师比、生均图书册数、生均教学行政用房、生均占地面积均不达标。此外,桂林洋高校园区启动建设已10多年,但校园硬件建设推动缓慢,园区周边配套的医院、中小幼学校等基本条件建设远远滞后,相关产业和实体经济入驻进展滞后,制约了桂林洋高校区的长远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5、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缓慢

伴随着国际旅游岛建设进程的推进,海南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并不高,对外开放力度不够,国际合作办学项目偏少、规模偏小。目前还没有一所中外合作高校落户海南,仅有1所非独立法人资质二级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各院校正在开展的中外国际合作项目也仅有8个。来琼留学总体规模小,目前在海南各高校就读的留学生1000多人,学历留学生仅400多人,大多数是非学历的语言生,人文交流深度广度不够。高层次教育对外合作交流平台缺乏。

三、新形势下推进海南高等教育持续发展的对策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除了要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学科外,做强省域高等教育是建设高教强国的重要基础,是我国高等教育由大到强的必然选择,是促进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7]东部发达地区拟“整体做强”、“建设高教强省”,中西部大多数省份则宜“在原有基础上加速提升”、“打造新的增长极”、形成“局部优势”。海南属于典型的中西部教育落后地区,必须充分利用国家赋予了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建设自由贸易区(港)的发展机遇,走后发赶超型、弯道超车的道路,加快培育一批具有鲜明比较优势的省域高等教育新亮点,形成省域高等教育的制高点。

1、加强统筹布局,全面提升高校办学水平

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涉及面广、难度大、问题多,尤其是体制机制方面的问题,僵化难以撼动,惯性难以急刹,其推进与实施必须立足基层试点和探索。[8]海南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扩大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引导高校按照“科学定位、优化结构、提高质量、突出特色、服务地方”的思路,全面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提高办学水平。建议加大经费投入,重点支持海南大学“双一流”建设,推进亚利桑那国际旅游学院、热带农林学院建设,积极探索“部管省建”模式,力争2020年进入全国百强高校行列;加快海南师范大学省部共建,努力成为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师范大学;积极推进海南医学院与上海交通大学开展热带医学的深度合作,并更名为海南医科大学;引进国内高水平大学深度帮扶、对口支援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开展本科和研究生培养工作,加快学院全面转型建设发展;推进3所试点本科高校整体向应用型转变发展,升格或新建1-2所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议由政府主导设立中国(南海)联合研究生院,政府提供基本办学条件、集中布局、资源共享,创新体制机制、高位嫁接,引进15所左右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在海南设立研究生分院和研究院所,同时鼓励三亚学院、海口经济学院、琼台师范学院开展省内外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以尽快弥补海南省研究生学位授权单位少、授权学科点不多的短板局面,为海南重点产业发展提供一流的人才和智力支撑,实现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

2、加强内涵建设,大力提升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是生产力发展和经济的进步越来越依靠科技和人才,高等教育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产业和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9]推进地區可持续发展,必须通过教育的发展、人才的培养以及人民素质的提升,其中,教育的发展是关键。

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促进特色办学。针对海南“12+1”产业发展需求,重点支持高校培育和建设一批对接热带特色高效农业、油气产业、医药产业、低碳制造业的学科专业;实施“学科专业内涵提升计划”,在热带农业、高层次旅游、海洋科学、教师教育、医疗健康、医药、地方特色文化等方面重点打造一批省级特色学科和特色专业;实施“特色高校创建计划”,鼓励和支持高校根据自身办学定位,科学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凝练办学特色,实行错位发展。

创新和拓宽融合路径,实现产教全方位多层次融合。政府出台促进校企合作政策,引导建立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优势互补、协同高效的产学研合作共同体运行机制,并通过财政、税收等手段基于参与合作办学的企业(行业)给予税收减免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实施“特色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工程,围绕互联网产业、医疗健康产业、现代金融服务业、会展业、现代物流业、高新技术、教育文化体育产业发展需要,重点建设450个产教深度融合、办学特色鲜明、课程改革与条件建设匹配的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切实增强服务产业发展的水平;改革办学模式,以海南省产业企业为依托,充分发挥行业企业优势,让行业企业参与办学,把前沿的技术要点、最新的市场信息融入到教学中,按照行业企业先进标准,推进教学与生产的融合;搭建研究平台,推进科研与技术的融合。职业院校要发挥专业人才优势,以企业技术革新项目为主要方向,与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产品开发、科研攻关、课题研究、项目推进等方面合作,着力开展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转让为重点的“四技服务”,校企协同攻关。

积极推进管办评分离,完善质量保障体系。政府应充分利用制度激励、政策引导、经费调控等手段,推进管办评分离,支持高校致力于学校内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立起“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大学制度;积极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搭建人才培养质量检测平台,逐步建立以高校自我评估为基础,政府、高校、第三方机构和社会多元评价相结合的人才培养外部质量评价制度和质量保障体系。

3、破解体制机制障碍,强力推进师资队伍建设

设立高校高层次人才引进专项资金,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出台《海南省高层次人才引进实施意见》,实施高校“南海学者”计划,按照不同层次不同级别的标准,开放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大力引进本省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型团队,尤其是引进一些特殊学科领域的领军人才。

加大培养培训力度,提升教师整体质量。实施高校中青年优秀骨干教师培养计划,遴选一定数量富有潜质的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进行重点培养。实施高职院校师资培养计划,培训高职骨干教师,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的整体实力。鼓励高校根据当前发展态势,引导在职教师积极进修学习、出国访学等,提升教师业务水平。

加大高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下放高校职称评聘权。引导高校实施《目标管理工作方案》,建立强有力的工作落实和激励机制,推动高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下放高校职称评聘权,按照教学型、教学研究型、研究型、双师型等标准制订职称评聘标准,鼓励教师分类发展。

4、加大高校教育经费投入,提高人才培养保障条件

高等教育投入水平是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和坚实基础,政府部门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水平,一方面可以为地区高等教育稳步发展提供保障,从而提升地区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另一方面通过提高人力资本质量和生产效率,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10]加大高等教育投入是海南高等教育在全国高等教育领域形成省域高等教育制高点的保障。海南省应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建立以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为主、稳定增长的高等教育经费保障体系,提高生均财政拨款水平;实行财政拨款与高校绩效评价挂钩的办法,引导高校合理控制规模,实现内涵发展;积极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办学,允许社会力量出资新办和合办独立的高等教育机构或二级学院,进一步拓宽高等学校办学和发展资金渠道。

5、大胆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加快提高国际化办学水平

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基础上,海南高等教育发展必须走国际化的发展道路。一方面,根据目前的条件与基础,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吸收国(境)外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的先进教育理念、办学模式、管理经验,不断提高交流与合作水平,努力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鼓励与国(境)外高水平大学实现学术交流、技术研发、课程设置、学历互认,进行联合培养,颁发“联合学位”;继续选派优秀本科生、研究生前往国(境)外高校学习深造;继续设立与国(境)外等著名企业和教育机构开展高技能培训带薪实习项目,拓宽高技能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途径。另一方面积极实施“引进来”、“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大力引进境外优质教育资源,加大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办学机构的推进力度,重点支持海南大学国际旅游学院的建设与发展。鼓励出国留学和引才回国相结合,进一步完善公派出国留学结构,提高优秀人才的全球视野。争取国家支持将海南全省设为“‘一带一路国际教育合作先行试验区”,打造“留学海南”品牌,推进“留学海南”计划,实施人文交流工程,全面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通过卓有成效地宣传,做好“海南省政府国际学生奖学金”等留学生奖学金的评选与管理,积极吸引国(境)外留学生来华学习;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省内高水平大学赴国外,尤其是东南亚国家办分校,不断提升海南文化软实力。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网,2018-04-13.

[2] 新浪海南.会议审议通过《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2018—2025年)》.2018-05-14.

[3] 阳光高考信息平台[EB/OL].

[4] 符国瑄,何永东主编. 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学生情况(2016)[Z].海南统计年鉴,2016.

[5] 2016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海南统计年鉴,2016.

[6] 2018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完整榜单).2017-12-28.

[7] 丁晓昌.做强省域高等教育是建设高教强国的重要基础——“做强省一级高等教育”课题研究的反思与感悟[J]. 中国高教研究,2016(02)45.

[8] 丁晓昌.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 破解体制机制障碍[J]. 中国高等教育,2013(21)30.

[9] 杨岭. 论高等教育强省的内涵和基本特征[J]. 教育评论,2017(03)13.

[10] 杨天平,刘召鑫.浙江高等教育现代化强省建设的战略选择[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6(06)71.

【作者简介】

赵菊梅(1977—)女,湖北仙桃人,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研究生,海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教师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发展策略新形势存在问题
新形势下“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在线视频用户付费的商业模式研究
形成合作意识,促进学生体育竞技能力发展
浅谈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
新形势下班集体建设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