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班主任实现良好家校沟通的三大法宝探讨

2020-05-11蓝裕娜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家校沟通初中生班主任

蓝裕娜

[摘要]要想帮助和引导家长教育青春期的问题孩子,初中班主任就需要保持良好顺畅的家校沟通。文章结合具体案例,分析探讨了初中班主任实现良好家校沟通的三大法宝:认真倾听、知彼解己和以心换心。

[关键词]班主任;初中生;家校沟通;策略

[中圖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20)12-0078-02

初中生处于青春叛逆期,心智尚未成熟,情绪多变且敏感。一些初中生为了引起旁人的关注和重视,常会做出一些反常的行为,这为班主任工作和家长的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家校应齐心协力,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共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教师除了有“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还有与家长沟通交流,协助家长教育好孩子以及更新家长的教育理念的职责。面对青春期的问题孩子,家长常常不知所措,帮助和引导家长教育这些问题孩子,成为家校沟通的一大主题。

笔者在担任班主任的实践过程中深刻认识到,要想帮助和引导家长教育青春期的问题孩子,保持良好顺畅的家校沟通,初中班主任应巧妙运用以下三大法宝:认真倾听、知彼解己和以心换心。下面结合具体案例一一进行分析。

一、认真倾听是开启融洽沟通大门的钥匙

一些班主任在与家长沟通时,常常听得少,说得多,只顾自己痛快,不顾家长的感受,甚至把家长当作犯错的学生,以严肃、冷冰冰的态度进行批评和教育。多数家长暗吐苦水,当接到班主任的电话时,内心总是不安的,有些家长甚至十分抗拒与班主任进行沟通。这样的沟通,是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的。换个方式,班主任做个听众,结果又怎样呢?

比如,每年的开学初,班主任在安排学生座位后,总会有家长打电话来请求,说自己的孩子回家为座位安排闹情绪了,希望班主任能为孩子调整一个满意的座位。有些班主任一听到家长这样的要求,直接不客气地拒绝了,并且语气生硬地希望家长不要让自己的孩子搞特殊,应服从自己的安排。班主任没有认真倾听家长的诉求,就冷冰冰地拒绝,怎能给家长留下一个好印象?这样接下来的家校沟通又怎能顺畅?

作为班主任,当有家长反映孩子为座位安排闹情绪,提出要为孩子挑选好座位的要求时,笔者先是认真地倾听,仔细地了解家长和学生的诉求。有的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个子较矮,希望坐在靠前的位置;有的家长说自己的孩子斜视,希望坐在中间的位置;有的家长说自己的孩子成绩较差,希望能给他安排一个成绩良好的同桌;有的家长说自己的孩子太调皮好动,希望能给他安排个安静的同桌,或老师容易管到的座位等。从家长的口中,笔者能提前对学生和家长进行了解,并且适当做好笔记,方便未来工作的开展。在与家长的沟通中,笔者绝不打断对方的倾诉,并不时回应或提问,以赢得家长的尊重、信任和好感,为接下来的家校沟通打下良好的基础。最后,笔者会综合各方面的考虑,如家长的意愿,学生的身高、性别和成绩等,尽量满足多方的需求,安排好座位。为了公平起见,笔者会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坐到好座位,还会进行一个月一次的组与组、前与后的座位轮换。这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认真倾听是一种表示尊重和关怀的温暖行为。作为班主任,在与家长沟通时,笔者更多的是认真、安静、耐心地倾听,仔细地把握对方说话的内容和从他的声调、神态及肢体语言中流露出来的情感,并且适当地做笔记,并不时点头、微笑、提问,在对方没有说完话之前绝不打断他的倾诉。

听者的神态,说者尽收眼底,做一个忠实的听众,是打动人心的强大法宝。通过笔者认真倾听的姿态,家长能够真切地感受到笔者的真诚和关怀,这样,他们自然能给予笔者积极的回应,愿意向笔者敞开心扉,乐意积极配合笔者的工作。

总之,认真倾听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深入细致地了解说话者的重要手段。认真倾听,是开启融洽沟通大门的钥匙,更是促进良好家校沟通的强大武器。

二、知彼解己方能对症下药

治疗病人,医生要先查明病因,才能对症下药。同理,教育学生,教师要先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存在问题,才能因材施教。作为班主任,如何帮助和引导家长教育问题孩子?知彼解己方能对症下药。什么是知彼解己?即先了解对方,再通过合适的表达,让对方了解自己。

作为班主任,为了帮助和引导家长教育问题孩子,笔者巧妙运用了知彼解己的方法,对症下药。

例如,在笔者班上有一个叫小杰的学困生,他由于基础过于薄弱,总是跟不上,因此产生了严重的厌学情绪,有时甚至会跟家长闹脾气,请假在家不上学。小杰的家长为此忧心不已,多次与笔者沟通交流,寻求帮助。

首先,笔者通过观察、面谈等方式以及采访小杰的家长、同学好友、科任教师等,全方位地掌握小杰的信息。

其次,挖掘小杰的闪光点加以肯定赞美,提高他的自信。在一次手抄报比赛中,小杰的手抄报获得了区二等奖,这让笔者惊喜地发现了小杰的绘画天赋。笔者在班上大力表扬小杰,还把这个好消息及时告诉了小杰的家长。之后,笔者让小杰负责班级的黑板报设计,多次提供或创造机会让小杰展示他的绘画作品,不断给予他肯定和鼓励。慢慢地,小杰的厌学情绪消失了,他变得越来越自信开朗,也有了学习的动力,成绩进步明显。

期间,笔者经常将小杰的优秀作品和取得的荣誉与其家长分享,并引导其家长及时对小杰加以称赞,或选择合适的庆祝方式鼓励小杰,这样既提高了小杰的自信,又促进了他们亲子关系的和谐发展。笔者还常选择适当的时机和场合,以真诚、平等的态度,采用合适的表达,将教育小杰的建议与其家长分享,鼓励小杰的家长用心培养小杰的绘画才能。看到孩子的可喜变化,小杰的家长高兴不已,对笔者感激不已,连连道谢。

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到,知彼解己才能对症下药。班主任通过帮助和引导家长解决教育问题孩子的难题,赢得了家长的尊重和信赖,实现了良好的家校沟通。

三、以心换心能使沟通变得顺畅

人贵以真,更贵以诚。班主任对学生的关心、爱护,能使家校沟通变得顺畅。

学生小吴身体反复不适,这使她产生了消极厌学的情绪。笔者心疼不已,多次与小吴的家长进行联系沟通,真诚地关心小吴的身体状况,并且适当地宽慰小吴的家长,还发动多方力量,包括科任教师、小吴的同学好友等,给她送上鼓励、支持、关爱和帮助。

虽然小吴的身体问题较为复杂,病情不断反复,持续时间长达一个多月,但笔者本着关爱学生和对自己的工作负责的态度,一直坚持对她进行开导和教育。“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笔者的关爱和不懈努力下,小吴由一开始的闭口不语,到大胆向笔者打开心门,倾诉自己的烦恼。通过多次与小吴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小吴的家长感受到了笔者对孩子真诚的关心、爱心和责任心,所以他们也坦诚地向笔者敞开心扉,积极主动地配合笔者的工作。

在笔者的影响和引导下,小吴的父母加强了自身教育孩子的责任感,由一开始的忙于工作,疏忽对孩子的管教,到逐渐更新教育理念,愿意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暂时放下工作,多花时间、精力陪伴和教育孩子。通过家校合作教育,小吴由一开始的郁郁寡欢、悲观消极,到逐渐调整自己,慢慢恢复正常,并且变得十分乐观、积极、上进。

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到,以心换心,促使班主任和家长建立了融洽友好的关系,实现了自然、顺畅、和谐的家校沟通交流。家校齐心协力,孩子的教育难题自然迎刃而解。

总之,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互为补充,这两者配合得越默契,形成的教育合力就越大,教育的效果也就越显著。要使家长的教育配合学校的教育,关键在于班主任与家长要进行有效的沟通。认真倾听、知彼解己、以心换心,是实现良好家校沟通的三大法宝,班主任应巧妙运用这三大法宝,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理论水平和专业能力,架起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的桥梁。家校合力,携手同行,让我们共同为教育事业不断奉献力量。

猜你喜欢

家校沟通初中生班主任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夸夸我的班主任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如果可以,我愿做你的眼
班主任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
寻找家校沟通中的润滑剂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