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农户创业选择
——基于CGSS2015数据的实证分析

2020-05-07涂小萃郭如良

江西农业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从政变量农户

涂小萃,郭如良

(1.江西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江西 南昌 330045;2.江西农业大学 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江西 南昌 330045)

1 问题的提出

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而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最为核心、最为基本的任务,其不仅有利于农民解决就业和收入两大问题,而且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乡村产业振兴的有效实现需要发展一批创新性产业,这就需要大量的创新创业个体和组织来支撑[1],尤其需要大量农户创业[2]。产业振兴与农户创业互益促进,产业振兴促进农户创业,农户创业推进产业振兴。因而,在乡村产业振兴的大背景下,引导、鼓励和支持农户进行创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价值。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以及产业振兴的不断深入,业界对农户创业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不断发展,成果日渐丰硕。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已关注到农户创业类型、创业现状分析、创业制约因素以及创业策略等,特别是从农户创业资源的角度出发,研究了农户自身资源如人力资本[4]、社会资本[5-7]、创业心理[8]及宗教信仰[9]、企业家精神[10]、创业技能[11]等因素对其创业选择的影响;也有从创业环境影响因素的角度出发,探讨政策导向[12-13]、资金约束[14-15]、技术匮乏[16]、创业氛围[17]、地区差距[18]等因素,有少数学者从创业机会识别和创业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展开研究取得不俗成果[19]。已有成果助益本研究,但农户创业选择是决定农户是否能创业以及创业成败的关键环节,需要深入研究影响农户创业选择的主要因素,消除障碍,有的放矢,切实助推农户进行合理而有效的创业选择。本研究借助已有文献基础,从人力资本、社会资本2个方面,分析其对农户创业选择的影响,并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5)数据,采用二元Logit模型建立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从而更好地助力于乡村产业振兴。

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本研究从农户创业选择视角出发,将农户创业选择定义为对现有资源的机会识别、开发与利用过程活动的行为选择或决策,并据此分析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农户创业选择的直接影响,提出研究假设。

(1)人力资本与农户创业选择的关系

舒尔茨和贝克尔创造性地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是指依附于人体脑力与体力的具有经济价值的劳动,是知识、劳动技能和健康状况等方面的存量总和[20-21]。秦印[22]、王晓文[23]等研究提出了人力资本是个体创业选择的重要因素。刘滨等[24]认为农民的年龄对农民电商创业行为的影响最大。董晓林等[4]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人力资本中的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和工作培训经历对农户创业有着正向的促进作用。徐超等[25]采用CHIPS数据实证分析发现农户的外出务工经历会显著促进农户自主创业。基于创业机会识别的视角,蒋剑勇等[26]发现农民的务工经历和创业经历都有利于提高创业机会识别的能力。

基于此,本研究提出理论假设H1:人力资本对农户创业选择有显著的影响,人力资本水平越高,农户更倾向于选择创业。从而可进一步提出3个分假设,即:

H1a:人力资本中的年龄会负向影响农户创业选择。

H1b:人力资本中的受教育年限会正向地影响农户创业选择。

H1c:人力资本中的工作培训经历会正向地影响农户创业选择。

(2)社会资本与农户创业选择的关系

社会资本是指个体或者组织之间形成的一种规范性、互惠性的社会信任关系,比如个人与亲朋好友、同乡、同学以及同事的关系[6-7]。社会资本这一因素会对个体的创业选择造成一定的影响,贺建风等[27]的研究表明社会网络越广泛,个体选择创业的概率越大。高静等[7]则认为农户的社会资本规模会正向地影响其创业的概率,而且与亲朋好友的联系频数越高就越有利于农户创业。苏岚岚等[28]则通过构建家庭、村级与商圈三维社会网络来分析,其研究结果显示这三者均与农户创业绩效有着正向的影响关系。张广胜等[5]实证分析了外出务工的朋友个数、亲朋好友从商或者从政以及与当地人的友好程度都正向影响农户的创业行为。

基于此,本研究提出理论假设H2:社会资本对农户创业选择有着显著的影响,社会资本越丰裕,农户更倾向于创业。从而可进一步提出3个分假设,即:

H2a:社会资本中的有亲戚从政会正向地影响农户创业选择。

H2b:社会资本中的与本地好友联系频数会正向地影响农户创业选择。

H2c:社会资本中的家庭人口留村比例会正向地影响农户创业选择。

3 数据来源与模型构建

3.1 数据来源

本文研究数据来源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5)的调查数据。该数据是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实施的社会调查项目数据。主要是在全国范围内对社会、家庭、社区以及个人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调查方法进行抽样调查。2015年的CGSS项目主要调查了中国28个省/市/自治区(不包含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总计478个村居,有效样本量总计为10968个。本文依据研究需要剔除了缺失数据以及异常值,最终采用的数据样本量为5360个。本研究采用Stata 14.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3.2 变量选取

3.2.1 因变量 本研究的因变量是农户创业选择,在CGSS2015数据库里主要通过受访者对问题“您目前的工作?”的回答来界定,选择“自己是老板”和“个体工商户”的选项则被视为创业,赋值为1;剩下选项则视为未创业,赋值为0。

3.2.2 核心自变量 核心自变量主要包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人力资本方面,主要选择年龄、受教育年限以及工作培训经历来测量人力资本水平。社会资本方面,主要从与本地好友联系频数、家庭人口留村比例以及亲戚从政状况进行测度。在CGSS2015的问卷中主要通过“去常联系朋友家过夜的晚上个数”来测度与本地好友的联系频数;家庭人口留村比例主要通过“家庭人口留村人数/家庭总人数”进行测量;亲戚从政状况主要从“是否有亲戚担任公务员”来测度。

3.2.3 控制变量 控制变量主要有性别、健康状况、家庭年收入水平及地区4项。在性别方面,因为在农村地区,男性往往是家庭的主事者和主要收入来源者,其创业的需求一般高于女性;在健康状况方面,一般情况下身心健康的农户更愿意选择创业;在家庭年收入水平方面,创业最基本的条件就是资金支持,家庭年收入水平很容易影响农户的创业行为;在地区方面,主要是因为目前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异质性,这可能会影响农户的创业行为。

3.3 描述统计

本文变量的名称、定义、描述性分析及假设,如表1所示。

在研究分析的5360个有效样本中,只有399个农户在创业,占比7.44%,有4961个农户未创业,占比92.56%。统计表明,只有不到一成的农户在创业。农户创业的平均年龄主要分布在39~59岁之间,其中主要以60、70后为主;具有初中学历的农户占比达到44.86%,表明创业农户的学历水平集中分布在初中学历,而且有一半都拥有工作培训经历;创业农户的家庭人口留村比例平均达到82.93%,与本地好友联系的频数集中在二阶段,而有亲戚从政的比例平均只有0.45%;性别中男性为238个,占比59.65%,女性为161个,占比40.35%,说明目前农村创业的农户以男性为主并占绝对位置;创业农户的身心都比较健康或者一般健康,家庭年收入不超过10000元的只有39个,占比9.77%,创业农户的收入主要集中在10000~100000元,占比74.69%;东部和中部的创业农户高于西部的创业农户。

表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注:数据来源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5)。

3.4 模型设置

3.4.1 实证模型构建 本文选取农户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以及控制变量等因素构建农户创业选择实证模型。模型1选取人力资本、社会资本2个因素研究其创业选择,函数表达式为:

(1)

其中,当农户进行创业时,Entrep=1;农户未创业时,Entrep=0。hcapi、scapj分别代表农户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

模型2通过加入控制变量来研究农户创业选择,函数表达式为:

(2)

3.4.2 研究方法 农户进行“创业”或者“未创业”是本文的二元选择变量,主要是通过二元Logit模型进行研究,其模型为:

(3)

4 实证结果分析

4.1 变量相关性分析

主要是对核心变量与因变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统计结果显示,核心变量中的年龄与农户创业选择呈负相关关系,受教育年限、工作培训经历、亲戚从政状况、与本地好友联系频数以及家庭人口留村比例都与农户创业选择呈正相关关系。分析数据见表2。

表2 核心变量相关性分析

注:数据来源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5)。

4.2 回归结果分析

本文采用方差膨胀因子(VIF)方法对模型的核心变量以及控制变量进行多重性共线性检验,结果显示Mean VIF为1.20,回归模型通过VIF检验。

根据模型拟合的估计结果,先对模型1的核心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再对引入控制变量的模型2进行回归估计,由表3可知农户创业选择模型的拟合结果。实证回归结果分析如下。

表3 模型估计结果

注:*、**、***分别表示在10%、5%、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中的数是各变量的边际值。

4.2.1 个人资本的影响分析 (1)年龄对农户创业选择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从结果可知,年龄这一变量在2个模型中都通过了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估计系数为-0.1855及-0.1643。由此可见,农户年龄越大,其创业选择就越受限。从变量边际值可知,农户的年龄每增长一岁,其选择创业的几率就会降低1.17%。主要原因可能是:随着农户年龄的增长,累积的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社会资本资源都更有利于其获取更加稳定可靠的岗位,也使得农户的创业风险感知能力更强以及需要付出的机会成本更高,这都使其缺乏直接的创业动力而更加偏好于从事稳定的工作。

(2)受教育年限与农户创业选择呈显著的正相关。受教育年限变量在模型1中通过了1%水平的显著性检验,而且估计系数为0.0702。这说明农户的受教育年限越多,越有利于其选择创业。在引入控制变量之后的模型2中受教育年限这一变量并不显著,但就边际效应来说,每增长一年教育年限,农户创业的概率会提高0.09%。可能的原因是:随着农户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更有利于农户进行人力资本、物质资本以及社会资本的积累,其获取、识别和转化信息的能力也更强,风险识别能力以及风险承担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也更乐于尝试和挑战新鲜事物,因此农户也更加乐于选择创业。至于模型2中受教育年限不显著的情况,可能是因为本文选取的创业农户样本学历集中在初中水平,造成样本之间的同质化因而不显著。

(3)有工作培训经历显著影响农户创业选择。工作培训经历变量通过了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且与农户创业选择是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估计系数为1.013。从边际值来看,农户每增加一次工作培训经历,选择创业的概率就增加了12.12%。与本文的预期一致,有工作培训经历的农户更加乐于进行创业。主要原因是:拥有工作培训经历的农户在工作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人力资本、物质资本以及社会资本,积累了相应的工作技能和经历,也获得了一定的社会资源和人脉,获取创业信息和创业资金的能力都更强,这些因素对于农户创业大有裨益。

综上,H1得到验证。人力资本对农户的创业选择有显著的影响,年龄会负向影响农户的创业选择,受教育年限和工作培训经历会正向影响农户的创业选择。

4.2.2 社会资本的影响分析 (1)有亲戚从政对农户创业选择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回归结果表明有亲戚从政这一变量通过了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估计系数为1.9468和1.5516。变量边际值为0.2816,表明每增加一个亲戚从政,农户创业的概率就增加了28.16%。说明相比于其他农户,家中有亲戚从政的农户更乐于进行创业。主要原因是:有亲戚从政的可以在政策感知指导、协助沟通、资金支持以及情感疏导等方面给予更多的帮助。一方面,从政的亲戚能够有效准确地掌握相关的创业信息尤其是创业政策补贴之类的信息,比如双创政策补贴、小额贷款等;另一方面,有亲戚从政的还可以降低创业的交易成本,使其在创业的时候更高效便利的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

(2)与当地朋友的联系频数和家庭人口留村比例不显著。考虑到CGSS 2015调查问卷设计的固定性,选取的衡量指标一定程度上难以代表其全面意义。本文是通过问卷中“去常联系的朋友家过夜的晚上有多少个”这一问题来衡量与当地朋友的联系频数,而这并不能排除农户可以通过日常见面沟通或者通过电话、即时通讯软件进行联系的可能性,只通过去常联系朋友家过夜的频数来衡量有失偏颇。至于家庭人口留村比例,本文选取的样本就是农户,农户相对于其他研究个体来说,家庭人口留村比例自然相对高一点,所以样本之间存在同质化现象。因此,与当地朋友的联系频数以及家庭人口留村比例对农户创业选择不显著的结果只适用于本文选用的样本数据。

综上所述,H2未得到全部验证。有亲戚从政对农户创业选择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与当地朋友的联系频数和家庭人口留村比例并不显著。

4.2.3 其他控制变量的影响分析 (1)性别对农户创业选择有显著的影响,与预期一致。性别这一变量通过了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估计系数为0.4473。说明农户创业选择中存在性别差异,男性创业的可能性是女性的0.4473倍。男性作为家庭的主事者和主要收入来源者,因此大多数男性获得了更多的工作培训经历以及具备了更加开阔的视野。农村女性则更多的困于家庭,因而其见识浅薄且赚钱能力弱,进一步导致女性创业的几率远远小于男性。

(2)健康状况显著影响农户的创业选择,与预期一致。健康状况这一变量通过了5%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而且估计系数为0.1370。说明身体健康状况越好,越有利于农户进行创业。原因是拥有健康的身体状况以及心理状况,有利于在创业过程中进行繁重的体力以及脑力活动,风险承担的心理素质能力也更强。

(3)家庭年收入水平对农户创业选择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与预期一致。从表3的回归结果中可以看出家庭年收入水平这一变量通过了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估计系数为0.4130。说明家庭年收入越丰裕,农户有更大的可能性去选择创业。主要原因是资金作为创业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资金约束往往会影响初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而,相比于贫困农户而言,家庭收入越丰裕的农户会有更大的概率去选择创业。

(4)地区与农户创业选择不显著,结果与预期不一致。该结果仅仅说明本研究中样本数据的地区异质性对农户创业选择并没有产生显著的影响。

5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5.1 结论

本文基于乡村产业振兴背景,采用CGSS(2015)的5360个样本数据,以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两大因素构建了影响农户创业选择的二元Logit实证模型,实证分析了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农户创业选择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表明:人力资本中的年龄对农户的创业选择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受教育年限以及工作培训经历正向地影响农户的创业选择;社会资本中的有亲戚从政正向地影响农户的创业选择,与当地朋友联系频数以及家庭人口留村比例对农户创业选择的影响并不显著。

5.2 启示

在乡村产业振兴的背景下,如何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激发农户创业的动力、释放农户创业的潜力、提升农户创业选择的能力,如何精准指导农户创业、高效服务农户创业、优化农户创业环境,如何激励农户积极主动地进行创业等一系列问题是农户创业问题的关键。解决该问题有利于掀起乡村创业的热潮,营造良好的创业生态,产业兴旺、产业振兴以及乡村振兴也就势在必行。

正因为人力资本中的年龄、受教育年限以及工作培训经历对农户创业选择具有显著的影响,因此,针对年龄问题,乡村产业振兴的政策引导、鼓励和支持应该重点关注60后和70后农户群体;针对教育问题,政府应该重视并支持继续教育、职业教育,注重提高农户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针对工作培训经历,政府应该大力开展各种技能培训班,致力于提高农户的创业专业技能,致力于提高农户的人力资本。

社会资本中有亲戚从政因素对农户创业选择有正向影响,可以强化资金支持、政策指导、协商沟通以及情感支持等方面;对于没有亲戚从政的农户而言,政府多从政策宣传及指导、资金补贴、社区便利服务、举办大型创业指导活动等方面对农户进行创业支持则是有效之举。

猜你喜欢

从政变量农户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可食用香水玫瑰成农户致富新选择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抓住不变量解题
唐英年:商贾世家 从政报国
农户如何称取和配制小用量固体农药
分离变量法:常见的通性通法
有必要制定从政道德法
普罗霍罗夫的从政历程
不可忽视变量的离散与连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