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X 证书背景下的课证融合教学模式研究
——以《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为例

2020-04-12刘昕妍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资格考试课程标准商业银行

刘 涓,田 华,刘昕妍

(1.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410208;2.山东省标准化研究院,山东 济南,250014)

一、1+X 证书的意义

2019 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印发,意味着在职业院校中正式启动“1+X 证书”制度。其中,1 是指高职院校毕业生完成学业后所获得的学历证书,是学生在校期间所学专业知识的体现,X 是指若干个职业技能证书,是推动学生将专业知识向职业技能转换的媒介,也是用人单位鉴定学生职业能力的凭证之一[1]。方案中明确提出要推动职业院校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一方面,鼓励职业院校的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考取本专业相关的职业技能证书,提高专业能力,增强学生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两者的结合能帮助学生由校园走向社会,形成无缝衔接的效果;另一方面,能推动职业院校加快专业改革,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借鉴职业技能证书的考试大纲,完善课程教学内容,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2]。

二、1+X 证书背景下的课程体系设计

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要求“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根据此意见,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金融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结合了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以证书考试科目为参考,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学生所学知识内容与岗位资格证书全方位融合,按照银行从业人员和证券从业人员的发展路线,融入岗位职责和技能要求,使学生毕业时实现“毕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为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3](图1)。

图1 金融从业资格考试与教学体系的相互衔接

三、《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课程融合的开发与重构

(一)以人才培养方案为指引,重构课程标准

根据金融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这门岗位核心能力课程进行课程标准重构,在内容重构上突显银行从业人员资格考试中的《银行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和《银行经营管理》两门科目。

根据银行从业资格考试标准和要求,在原本学科标准的基础上重构出新的课程标准。第一,新的课程标准改进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亲自实践,更加注重学习的体验性;第二,新的课程标准注重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融合,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的岗位需求和现实生活;第三,新的课程标准注重学生的日常学习,更加关注学生平时理论学习和技能实训的过程,促进学生个性化和全面化的发展[4]。

(二)以岗位职责为依据,确定课程目标

1.课程知识目标:掌握有关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基本理论与原则,商业银行各项业务的流程、操作及管理要点,掌握银行的经营风险防范的内容与机制,能够分析风险并给出有效控制方法。

2.岗位能力目标:使学生初步具备从事银行经营管理和银行业务操作的能力,培养从事商业银行综合柜台、大堂经理、信贷客户经理等岗位人才。

3.职业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具备客观公正、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格,养成遵纪守法的行为规范,形成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树立廉洁自律的思想意识,具备一定的语言沟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为上岗就业做好准备。

(三)以考试大纲为核心,设计教学内容

根据银行从业资格证书考试大纲的要求,结合课程标准和职业标准,将《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的知识体系加以调整,实现本课程教学内容和银行从业资格考试内容的课证融合(表1)。

表1 课证融合下《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教学内容的调整

(四)以深化教学改革为目标,展现课程特点

1.专业体系复杂,课程关联性较强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是金融管理专业学生的主修课程之一,一般设在大二上学期,前导课程有《货币银行学》和《金融市场基础知识》,后续课程有《国际金融》《商业银行会计》和《银行授信业务》等。学生通过对前导课程的学习,简单地了解中国的金融市场和商业银行体系的构成,为本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本课程涉及的国内外商业银行的组织架构和管理制度,是后续《国际金融》课程学习所必备的知识脉络;商业银行各项业务的种类及操作过程贯穿了《商业银行会计》中各种业务的账务处理流程;商业银行资产业务项目中的贷款和票据业务处理涉及到《银行授信业务》课程中授信的发放和利息的计算。可见,在金融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这门课程与其他课程关联性较强,要求学生不仅掌握该课程的知识点,还要能将这些知识熟练运用于其他课程的学习中[5]。

2.课程内容丰富,涉及面较广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以商业银行为研究主体,围绕商业银行的各项业务和银行管理两个主要的教学单元展开课程教学,每个教学单元内又包含丰富的教学内容,如商业银行业务中涵盖了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中间业务和证券投资业务;银行管理中涉及了银行的资本金管理、资产负债管理和经营风险管理[6]。除此之外,课程中还涉及了国内外商业银行的经营特点、管理策略和相关法律法规。由此可见,本课程内容丰富,涉及的知识面较广,要求学生不仅掌握商业银行的各项传统业务,还需要了解国内外商业银行的创新业务;不仅需要识别商业银行所面临的经营风险,还需要了解其风险控制的方法和途径,吸收国内外风险控制的经验,树立正确的经营观念,不断调整经营战略,适应未来银行发展的趋势[7]。

(五)以信息化教学方法为载体,优化课程设计

1.翻转课堂,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本课程的授课过程中,主要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课前,教师在网络平台上发布学习任务,学习任务可以是一段影音,一篇新闻,也可以是针对教学内容提前设计的调查任务,以此引导学生达到课前预习的效果。教师则根据任务完成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重难点[8]。比如在介绍商业银行的历史时,教师布置学生提前观看央行纪录片《货币4:银行历程》,并就观看内容回答相关问题,引起学生对银行发展的好奇心,进而主动去查询相关问题的答案。课中,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在课前学习任务中产生的问题进行答疑和总结,进而让学生明白商业银行在货币史上的重要性,以及银行相关制度的演变。这种教学方法既增加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又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和独立性。

2.情景演练,强化学生职业素养

在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中,理论占据的比重较大。如果教师将授课重心仍然集中在知识点的讲解上,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厌烦,因此,在涉及到一些实操性较强的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采用情景演练的方法吸引学生注意力,增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比如在讲解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时,教师可以设计成团队情景演练。将班级成员分为几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模拟贷款流程。每个小组成员都需要各自承担一个岗位角色,如贷款对象、信贷客户经理、信贷审批员和贷款发放员。而教师提供贷款对象的信息资料,并在贷款过程中设置情景假设,如贷款对象不合规,贷款资料缺失等作为障碍条件,以此来增强情景演练的真实性。学生根据客户信息和情景假设,自主探索角色任务和岗位职责,完成贷款情景演练。该环节以专业知识为框架,以工作任务为引领,在情景演练中既增强了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又强化了学生的职业素养能力。

3、仿真模拟,提升学生专业技能

在该课程教学中,引入银行从业资格考试模拟试题库和智盛商业银行综合业务技能竞赛平台,全方位模拟银行从业资格考试和商业银行岗位的日常操作。一方面,教师通过银行从业资格考试模拟试题库布置相应的随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检验学生对课证融合后的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另一方面,将智盛商业银行综合业务技能竞赛平台作为学生银行业务技能的训练基地,让学生体验真实的银行业务办理,如个人金融业务的办理,存贷款业务的操作流程等,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岗位认知和操作能力。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大量真题的训练和模拟岗位的实训才能解决课程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实现教学内容和职业资格技能要求的有机结合[9]。

(六)以职业资格考试为导向,完善课程考核

在1+X 证书背景下,将银行从业资格证书中《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和《银行经营管理》的考核标准和岗位技能标准细化,融入《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课程的考核体系中,将最终课程的考核成绩划分为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和实践技能考核成绩[10]。

首先,教师收集历年资格考试真题,利用网络平台将课程考核对接职业资格考试,构建课程考核题库,将题库用于学生的日常练习,阶段性测试和期末测试等多项考核环节中,各项环节的完成情况作为该生理论知识成绩的判断依据[11]。其次,围绕职业资格技能要求,借助仿真模拟平台,结合学生日常实训情况,形成学生的实践技能考核成绩。最后,在本课程开设学期内通过银行从业资格考试的学生可奖励一定的附加分,计入最终考核成绩中,以此实现多元化课程考核模式。

四、结语

本文以金融管理专业中《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课程为例,构建了“1+X 证书”背景下课证融合的教学模式,对接银行从业资格证书,参照职业资格考试大纲,调整教学内容,运用多种信息化教学方法,将职业标准和岗位职责融入教学过程中,完善了课程考核模式,推动专业知识、实践技能和职业素养的有机结合,帮助学生在毕业时达到“1+X证书”要求,提高自身职业竞争优势。

猜你喜欢

资格考试课程标准商业银行
FRCR资格考试解剖模块对我国放射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影像解剖教学的启示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关于高职课程标准建设的若干思考
贵阳考点2018年全国专利代理人资格考试人数大幅增长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
发达国家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经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