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伤寒杂病论》眩晕证治探析

2020-03-25董桂英

江苏中医药 2020年3期
关键词:伤寒杂病论证治仲景

颜 磊 董桂英

(1.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250013;2.济南市中医医院,山东济南250012)

《中医内科学》[1]认为眩是眼花或者眼前发黑,晕是指头晕甚或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历代医家对眩晕认识各有不同,如元·朱丹溪认为“无痰则不作眩”,明·张景岳认为“无虚不作眩”,而方书之祖《伤寒杂病论》对眩晕这一疾病从六经、脏腑的角度都做出了细微而深刻的分析。但去圣已远,今人对经方的实际使用已有隔阂,对经方背后的病因、病机更是不明其理。现仅从六经、脏腑的角度,对《伤寒杂病论》眩晕病的病机及治疗探讨如下。

1 《伤寒论》论眩晕

《伤寒论》中涉及眩晕的条文共有9条。其中“太阳病”4条(其中太阳与少阳并病2条),“阳明病”2条,“少阳病”1条,“少阴病”2条。《伤寒论》从六经阐述眩晕的证治。

1.1 太阳眩晕,水气为病 《伤寒论》第67 条:“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此为脾胃虚弱,水气逆乱,则胃脘满闷、浊气上逆于胸。水气内停而上蒙清阳,发为眩晕。今脉沉紧,患者必有寒饮;起则头眩,又为脾胃阳气虚弱,治表也必须兼顾于里,以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治之。方中茯苓、白术以健脾利水,扶胸中之阳,桂枝散心下逆满,佐以甘草调和气血,涤痰与扶阳并施,调卫与和荣共治。

1.2 太少并病,经气不调 《伤寒论》第142 与171条均提到眩晕、头项强、口苦、心下痞硬,针刺大椎、肺俞。太阳与少阳并病,外不宜使用汗法以解表,内不能用攻下之剂,故仲景从正气着手,根据经络理论和“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辨证思想,采用针刺的方法代替汤药。针刺既可以通过经络调节经气,又可以通过穴位调节相应脏腑之气,以鼓舞机体正气而祛邪外出。故针对太少并病汤药不宜的情况,仲景提出针刺大椎、肺俞、肝俞之法。

1.3 阳明眩晕,浊遏清阳 《伤寒论》第195条:“阳明病,脉迟,食难用饱。饱则微烦头眩,必小便难,此欲作谷瘅,虽下之,腹满如故。所以然者,脉迟故也。”仲景论“阳明病”:开篇提到“脉迟”,点明此为中寒。“食难用饱,饱则微烦”为阳明胃寒,气机滞涩,浊气不降,以致不思饮食,胃中烦闷不舒。而食则浊气上逆,清阳被遏发为“头眩”。“必小便难,此欲作谷疸”、“虽下之,腹满如故”是由寒湿壅滞,水津不得所化,浊气肆虐,气机不通所致。治宜温通而不能用下,可与甘草干姜汤以温中,后少予调胃微和胃气。

“阳明病,但头眩,不恶寒”(198条)则表明此为热证,邪热扰于内而攻于上。“能食而咳者,其人咽必痛”的目的是强调辨阳明热证,其热相结于胃而上攻于肺,灼于咽以致咽痛。若单纯的胃热可用白虎汤以清之;此头晕若兼见口苦、口干、往来寒热等少阳证,可用小柴胡加石膏治之。

1.4 少阳眩晕,枢机不利 《伤寒论》第263条:“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少阳居半表半里之位,阳热在其中,不能入里,也不能出表。“咽干、口苦、目眩”反映了少阳病之胆火上炎,火气为病。结合《伤寒论》第96条所云之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渴等症状,可用小柴胡汤以和解之。方中柴胡升散,黄芩降泄,又用生姜既能和解少阳为主,又兼补胃气。

1.5 少阴眩晕,阳虚水泛 《 伤寒论》第82条,“心下悸,头眩,身动,振振欲僻地”四症因少阴阳虚水泛所致。水气泛溢,上逆凌心,故心下悸;上犯清窍以致头眩;因阳虚不能温煦筋脉肌肉,且水湿浸淫,故肌肉跳动,有欲倒地之势。用真武汤以温阳化气行水,水饮除则头眩愈。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张仲景在太阳、少阴、少阳、阳明等经明确描述眩晕的证治。但在太阴和厥阴经并未提及。难道太阴、厥阴无眩晕病?并非如此。清·柯韵伯言:“实则阳明,虚则太阴。”宋高峰[2]总结太阴眩晕认为“脾虚则气血化生无源,由是则清窍失其所养,而发为眩晕”。从上文阳明眩晕中,治宜温通而不能用下,治法以甘草干姜汤温中亦可明了。厥阴为风木之脏,肝风内动上扰清窍可致眩晕,抑或厥阴肝脏血虚不能濡养以致眩晕。杨利认为“厥阴风阳上冒、肝寒犯胃,浊阴上逆发为眩晕”,提出从厥阴肝论治眩晕,火盛者治胆,痰多、中虚者治胃,下虚者治肝。[3]故可以看出“六经皆可致眩”。

2 《金匮要略》论眩晕

仲景补充了《内经》之理论,从外感、内伤两方面阐述眩晕的证治,《金匮要略》中更记载“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等痰饮、水湿导致眩晕的证治。并且仲景首次提出痰饮是眩晕发病的因素之一[4],为后世从痰饮论治眩晕提供了理论基础,如元·朱丹溪提出“无痰则不作眩”的理论。现今,痰饮仍被认为是导致眩晕的重要因素之一,故从痰饮论治眩晕对指导临床治疗有深远的影响。

2.1 肺失宣肃,饮停上焦 肺为水之上源,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若因外感风寒湿或其人肺气素虚,宣发肃降功能失调,使津液停聚,化为痰饮。《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第5条“此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干姜汤以温之”,病机为肺中虚寒,水饮上泛而致眩。

2.2 脾失健运,饮停中焦 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胃为水谷之海。若因嗜食生冷、思虑伤脾或脾胃素虚等,脾胃阳气受损,无力运化水液,聚而成饮。如《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第16条:“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第25条:“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第30条:“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说明脾胃阳气亏虚,痰湿中阻,浊阴上扰清窍,或清阳不升,发为眩晕。

2.3 肾失蒸化,饮停下焦 肾主水,为后天之本。房劳或年老体虚以致肾阳虚弱,无力蒸化,生为痰饮。且肾与膀胱相表里,膀胱气化失常,亦可聚液成痰。如《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第31 条:“假令瘦人脐下有悸,吐涎沫而癫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第8 条:“妊娠有水气,身重,小便不利,洒淅恶寒,起即头眩,葵子茯苓散主之”,说明下焦阳气亏虚,水饮气化不利,上逆而致眩晕。

3 眩晕药物应用分析

表1 《伤寒杂病论》治疗眩晕药物频数统计

从表1可以看出经方中配比药物出现的频数可以大致分为5 个频数层次。其中茯苓、白术出现的次数最多,两味药在所参考的经方中出现的频数皆为5,同时出现的经方有3 首,现试将药物分析如下:

3.1 利水药的应用 表1中,茯苓、白术出现频次最多,可见茯苓、白术所治疗的症候在导致眩晕的因素中占很大比重。《中药学》[5]云茯苓甘、淡,平;归心、脾、肾经;功效利水消肿,渗湿,健脾,宁心。白术:甘、苦,温;归脾、胃经;功效健脾益气,燥湿利尿,止汗,安胎。清·陆懋修[6]《世补斋医书》曰“茯苓一味,为治痰主药,痰之本,水也,茯苓可以行水痰之动,湿也,茯苓又可以行湿。”黄煌[7]在《张仲景50味药证》中云:“茯苓、白术主治口渴、小便不利、目眩、心下胀满。”在这个配伍结构中,茯苓益脾渗湿,白术健脾燥湿,二药配伍,一渗一燥,利水与健运相合,脾获转输,中土得运,渗燥水湿,最终使水气祛除。仲景治以茯苓利水渗湿,白术补脾制水,泽泻利水除饮,痰饮从小便而去,冒眩自除。生姜、泽泻、干姜、大黄、冬葵子、半夏、茵陈蒿、猪苓等药物虽然出现次数没有茯苓、白术出现多,亦为祛湿利水的药物。另桂枝辛、甘,温,可温阳化气,协助茯苓、白术等温化痰饮。以上所述利水药物占所用药物的绝大多数,可见眩晕多以痰饮作祟。

3.2 健脾温阳药的应用 此外仲景还应用生姜、干姜、附子等健脾温阳的药物。《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云:“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胃中有痰饮,脾失运化,清阳不升,浊阴不降,上冒而致眩晕。阳气虚衰,饮邪停聚为本虚标实之证,治当温阳以治本,化饮以除标,故当选“温药”补阳气以治疗。甘温之药物(如茯苓),补脾肾之阳气,以达到温阳化饮之目的。苦温药物(如白术),助阳化湿,以燥脾土。辛温药物(如生姜)能行、能散,以发越阳气、开腠理、通水道。即通过发汗利水作用的药物,针对“标实”,给饮邪以出路,达到行散水湿的目的,附子、干姜为辛热药物,温中散寒,补火助阳,助以温运水湿。由此可见,健脾温阳亦是眩晕的主要治法之一。

3.3 其他药物的应用 除选用上述健脾温阳、利水药物之外,仲景还应用桂枝、麻黄、防风解表,龙骨、牡蛎重镇安神,芍药、知母育阴。《金匮要略》云:“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方中麻黄配以桂枝、防风、生姜发散风寒,芍药、知母养阴清热,白芍舒筋解急,逐痹止痛。处方法度严谨,在治疗主症的同时,亦关注整体调理体内阴阳的平衡。

4 小结

综上所述,六经经气不利抑或水饮为患、浊遏清阳亦或脏腑功能失调,水饮停聚于上、中、下三焦均可累及脑窍导致眩晕。仲景通过健脾温阳、利水除湿等,将水液运化的异常状态复归于正常,痰化、风息,眩晕自然不治而愈。本文浅析仲景对于眩晕的辨证与治疗,旨在寻求眩晕的治疗法则,更好地指导临床,在把握治疗法则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症状,审证求因,精准用药,才能事半功倍。

猜你喜欢

伤寒杂病论证治仲景
运用芍药甘草汤治疗癌性疼痛探析
浅谈学用《伤寒杂病论》的三步曲
刍议《伤寒杂病论》中舌诊的特点
《理虚元鉴》劳嗽证治刍议
《伤寒论》暑病证治规律研究
仲景痹证药对略谈
慢性泄泻证治体会
从伤寒六经论“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临床应用
仲景五脏温法探析
仲景护理学思想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