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四化”建设为推手,在心育中有效践行生涯教育

2020-03-16叶宏莉李文群谢华琳张慈丽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生涯教育四化心理健康教育

叶宏莉 李文群 谢华琳 张慈丽

[摘   要]高考新政下,高中生的生涯教育越发凸显其重要性,但高中生在对自身生涯的思考上却存在认识模糊、规划被动、选择盲目、行动欠缺等问题,生涯教育在实际推进工作中也面临支持文件缺乏、学校重视不够、时间有限、师资不足等诸多困难。为此,学校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四化”建设,即系统化课程、多样化活动、制度化评价和专业化师资,融合生涯教育,这样可以合理有效整合教育资源,充分发挥两种教育的优势,让学生在把握自身心理特性的基础上进行生涯规划,实现可持续成长与发展。

[关键词]高中生;生涯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0)09-0094-02

高考新政的出台,充分考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给学生带来了更多的学习选择,让学生能更专心于自己的特长和兴趣而不必为弱势科目而焦虑,把选择权交还给学生。但在现实中,学生使用这种选择权的能力却显得十分有限。我校心理健康校本课程开发调查发现,我校学生在生涯发展规划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理想与现实差距大,自我定位不清。其次,缺乏对自身性格、能力、兴趣的了解与专业认识,选择盲目。再次,缺少规划意识,行为被动。许多调查研究也发现,目前高中生在对自身生涯的思考上存在认识模糊、规划被动、选择盲目、行动欠缺等问题。

因此,对高中生的生涯教育势在必行,尤其是在高考新政背景下,深化改革需要教育工作者在促进学生加强主体意识、自主发展和科学选择等方面作进一步的探索和有效尝试。新高考已大大推动上海、浙江等省市生涯教育在高中学校的前进步伐,各高中学校在思想上提高了对生涯教育的认识,但同时在实际的推进工作中面临支持文件缺乏、时间有限、师资不足等诸多困难。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四化”建设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俞国良认为,生涯规划概念的演变历程是生涯规划逐步迈入心理健康教育视野的历程,也是生涯规划的理念与当代心理健康观日趋吻合的历程。个体在生涯规划的过程中实现着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继而影响着生涯规划的整个过程,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在生涯教育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内涵。

我校地处经济相对落后的闽北地区,在生涯教育上存在职业种类、职业教育、职业体验等资源都不丰富的困境。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说是与生涯教育最“亲近”的学科,同时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已有近二十年的教育教学经验。因此,我校在生涯教育初期探索的实践中,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四化”建设有效融合生涯教育,使学生在教育中既能提高心理素质,又能主动思考如何在把握自身心理特性的基础上进行生涯规划。这种资源的合理整合,既不会增加学生额外负担,又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师资和时间安排的问题,还能取长补短,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

1.系统化课程

将生涯教育与心理辅导活动课有机融合,以生涯教育理念对高中心理健康辅导活动课进行再构建,既能保证生涯教育开展的时间,又能为学生提供系统性的生涯专业辅导,是现阶段高中学校有效开展生涯及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成功的、可行的模式与途径。

高中生心理健康教材中零散分布着生涯教育的内容。系统化课程不涉及大面积的调整,只是将已有的内容和教学目标根据不同年级学生面临的任务和心理发展特点,以生涯教育为导向,加之情绪、人际、学习等方面的辅导,进行统筹安排和生涯教育方面的充实,以促进学生整体生涯规划和心理健康发展。如校本课程中的“与己相知”“从入学开始设计毕业”“预见方能实现”“学习宝典”“朋友圈”等,无论是与生涯教育密切相关的认识自我、目标管理、学习心理辅导,还是青春期心理辅導,都加入了相应的“生涯元素”。

2.多样化活动

单纯的课堂教学形式不利于生涯教育的实施,同样,单纯的体验活动也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在生涯教育课程体系下,根据一定的内容架构,开展适当的实践活动,应该是高中生涯教育的较好方式。

我校学生心理成长中心与校团委社团联合会共同推出了“生涯俱乐部”,即以各社团为单位,根据社团成员的实际需要,10~15人组成同质性团体进行每周一次具有“生涯味”的团体辅导。俱乐部在操作模式上,心理与生涯体验并重,注重视、听、说、动在团体辅导中的作用,促进学生心理和生涯的发展。下面是我校其中一期“生涯俱乐部”的团体辅导案例:

此外,我校依托校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辟多种生涯教育渠道,如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自拍校园心理微电影,丰富职业生涯体验,通过《心灵之花》心理小报、心理宣传专栏宣传职业生涯知识,借助家长心理学校支持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联络心灵社和班级心理委员强化学生职业生涯意识。

3.制度化评价

心理健康教育和职业生涯教育都属于非高考学科教育,难免学生会出现怠慢的心理,学校教师也会认为生涯教育非硬性工作。缺乏一定的规范和制度,学生的生涯教育只能成为“空中楼阁”,而采用规范的制度化的评价手段能够大大提高心理健康教育与职业生涯教育的效果。

我校将学生生涯规划档案与心理健康档案结合形成学生成长档案,由学校统一印发,采取“551”制。第一个“5”表示成长档案内容包括以下五大模块:“自我分析”“职业观察”“专业探索”“学业规划”和“生涯发展”。心理健康教师根据每个阶段学生心理和生涯教育内容分步骤分学期指导学生填写。第二个“5”表示一模块五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家长评、班主任评和成长导师总评。这种多重评价起着隐性监督的作用,让学生更认真地对待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教育。“1”表示一监督:学校教务处每学期开学初督促检查上学期成长档案情况,作为评定学生心理健康和生涯教育模块学分的依据,也作为教师绩效考核依据之一。一份制度化的成长档案,提高了学生参与心理与生涯教育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同时将分散的教育力量有效整合,便于形成合力,从而自然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生涯教育的有机结合,最终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4.專业化队伍

心理健康教师虽然具有扎实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能够助人自助、促人自我探索等,但对于相关的人生规划知识和操作技能仍然是缺乏的,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我校通过多种途径努力实现心理健康教师的生涯教育专业化,如让心理健康教师参加职业生涯师资培训、全国学校生涯规划师成长会和岗位能力提升教育研讨会等,并注重理论的实践运用,在教育过程中积极运用生涯理论开展生涯团体辅导和个体生涯咨询工作。

二、思考

在开展生涯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我们首先需要注意处理好生涯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它们有很多共性,其整合和相容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我们同时也要注意到两者的不同,让生涯教育更具实效性。另外一点需要注意的是,生涯教育不是通过几个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就能做好的,职业生涯教育涉及多方面的知识和领域,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需要学校各职能部门及全体教师、家长、社会等各尽其职,相互协作。在生涯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实现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认识自己与未来的链接及树立将变化看作规划的一部分的意识”的目标,并帮助学生去发现、创造和维系能够帮助他们应对变化的优势和资源,为更好地自我实现提供健康心理基础。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种存在多年且较为成熟的教育体系,为高中生涯教育的开展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运作平台。只要我们转换思路,在设计高中心理健康辅导时,从 “生涯教育”这个更为长远的角度和高度进行思考,并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化、多样化、制度化和专业化,就能为学生生涯发展和心理健康提供有益的引导。

[   参   考   文   献   ]

[1]  俞国良,曾盼盼.心理健康与生涯规划[J].教育研究,2008(10):63-67.

[2]  刘欣.生涯教育理念下高中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再构建[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7(16):39-42.

[3]  周茹.高中生生涯规划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的策略研究[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5(17):19-21.

[4]  张颖.整合高中心理健康辅导活动课与人生规划课的实践研究[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7(16):43-46.

(责任编辑    周侯辰)

猜你喜欢

生涯教育四化心理健康教育
校园心理剧在中学生涯教育中的应用的案例分析
强机制 重课堂 多践行
且行且思考
河南省“四化”协调发展评价研究
农村应急广播系统“四化”建设初探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大学生自杀成因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生涯中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