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提升之我见

2020-03-16陈文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创新

陈文

[摘   要]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尤其是伴随着创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飞跃式发展,使课堂教学形式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然而,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最重要的阵地,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教育教学研究的重点与核心。因此,体育课堂教学是否能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成为体育课教学质量好坏的衡量标准。

[关键词]体育课堂;创新;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0)09-0032-02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学校体育教学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又是实施新课改教育的主要手段。作为中学体育教师,如何面对体育指导思想的改变并尽快适应,接受这种改变?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树立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教育观念,不断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中学体育教师要迅速转变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并不断创新教学理念。只有这样,体育课堂才会显得富有生机、充满活力,只有充满创造力的教学模式,才能培养出学生的创造意识和个性。

一、确立健康第一思想

首先,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从注重教学结果向注重教学过程转变。重过程就是教师把“学生健康”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创设适当的教学情景,充分提供让学生自主锻炼的机会和时间,引导他们在有趣的锻炼过程中学习知识。其次,教师要走到学生的活动中,对学生的活动给予指导和帮助。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学校现有情况,合理安排,大胆创新,及时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健康的活动让学生获得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发展,进一步让体育课的主动权真正掌握在学生的手中,使学生成为整个课堂的主人,把“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实到课堂中。

二、营造和谐教学氛围

在体育课堂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情绪,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想学、愿学、乐学。首先,课堂中,教师要用自己智慧的火花点燃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帮助学生从尝试成功走向成功,进一步体验成功的乐趣,享受成功的喜悦。其次,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和活动的场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師是引导者。课堂上师生要打成一片,形成和谐共进的情感基调。

三、激发体育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节成功的体育课不是给学生“加压”,而是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活动兴趣。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教师联系学生实际和场地实际,抓住“趣点、活点”,正确引导,深层次挖掘教学活动的趣源,充分实施趣教,并通过示范性的教学环节,构建和谐宽松、情深趣浓、气氛活跃、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和谐统一。如立定跳远是体育课中比较难教的内容,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不愿学。因此,我在具体的教学时,前几次课采用与仰卧起坐活动相结合的教法,让学生在锻炼中热身7-8分钟,然后采用目标教学法让学生依据自己的水平制订跳远目标。我再根据学生的目标让其分小组进行相互竞争、相互借鉴和相互鼓励,以此进一步提高学生锻炼的兴趣与效果。

通过课堂组内分工,我们对学校高二年级学生及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得到了比较全面的数据。此次共调查876人,发出问卷900份,90%以上的教师及学生认为兴趣教学是最好的体育教学方式(图1)。

从上图得知,对于体育兴趣教学的满意度情况,三类人群基本上都有一致的意见,认为兴趣教学比较受欢迎,但还有一些地方有待改进。因此,教师在今后的课堂教学及内容选取中要因材施教,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按需所制,进一步发挥体育运动的主要作用。

四、合理安排内容方法

1.教材内容的安排

体育教师要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多媒体信息技术,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对课堂内容和知识点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及掌握。因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对其进行体育活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性别分组、技术分组、自由搭配等方式,让学生在练习时有目标、有竞争、有帮助、有快乐。从而使师生在热烈、轻松、愉快的体育教学中研究和掌握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2.游戏活动安排

体育教学的关键就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有趣的体育活动中掌握真知。众所周知,体育游戏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也是学生最乐意参加的活动。体育教师安排学生进行游戏,既可以安排和教材有关的体育游戏,也可以安排新游戏。因此,在具体的游戏中,教师应注重设计情境,激发学生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五、培养自觉锻炼习惯

1.明确体育锻炼的目的,学会锻炼的方法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对本节训练内容做讲解和示范,让学生了解体育锻炼的作用、目的和意义。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以扮演设计者、示范表演者、组织协调者、游戏伙伴等多种角色。

2.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新课程理念就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自学自练的机会,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兴趣安排体育游戏、竞赛等各种活动,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自练能力。同时,给学生自主参与和独立活动的时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练习内容,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和活动体验,进一步培养其自觉锻炼的良好习惯。

3.正确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课外体育锻炼

课堂上要求学生学会锻炼,鼓励学生将所学的体育知识、技能、科学锻炼方法运用于体育实践中,积极参与各项体育锻炼,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树立终身锻炼意识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总之,中学体育教师不能把体育教学片面地理解成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体育的终极价值在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并且让体育知识和技能伴随他们一生。因此,教师要有充分的思想认识,不断转变思想观念,严格按照新课程理念开展体育教学,将情感目标融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追求健康,使其成为人格完善的现代公民。

(责任编辑    黄   晓)

猜你喜欢

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创新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谈体育课堂创设“和谐互动”的认识
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关于高校体育课堂“手机”现象的思考
巧用游戏构建快乐体育课堂研究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