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行合一”理念下小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

2020-02-25周添顺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知行合一小明数学知识

周添顺

(云霄县东厦船场小学,福建 云霄 363300)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把“知行合一”理念引进小学生数学课堂教学,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变革。学生主体教育思想的贯彻是“知行合一”教学模式展开的前提条件,唯此,才可有可能教师对“知行合一”理念的认可和运用。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就是要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让他们独立思考,积极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主动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进而解决问题。“知行合一”教学模式的建构,能促进学生将数学知识与实践生活进行有效联系,提高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

一、设计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自主进行问题解决

数学是一门探究型学科,其对知识内容都具有一定的探究意义,能够促进学生时候思维从直观向抽象转变,提高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促使学生以饱满的学习热情去思考数学问题。在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的教学过程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去思考数学问题。

例如,教师在讲解“两点之间直线距离最短”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引进一些生活中的场景:小明每周一到周三都要到画室学习绘画。周一时,小明直接沿着一条垂直的马路从家里走到画室;周二时,小明先绕道去了去吃了早餐,然后才去了画室;周三时,小明绕道去吃了早餐,然后发现忘记带画板,回家里拿了画板沿着垂直的马路去了画室。教师引进情境后,提出问题:周一到周三,哪一天小明走的路程最短?问题提出后,教师将课堂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联系情景条件,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探讨,学生会得出答案:周一时,小明走的路程最短。这时教师再提出引进“两点之间直线距离最短”的数学理论,学生便能够有效地对其进行理解和记忆。问题情境的提出,可以促进学生将知识与自身经验进行联系,扩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2]

陶行知说:“教育孩子的全部奥秘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教师想方设法把教学过程还原为生活过程,把教学情境还原为生活情境;把教学活动还原为学生的生活经验,从而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发展。这样的课堂才是儿童生命成长的家园。

二、巧设计善引导,提升学生的数学运用能力

数学学习的过程是在已有经验基础上的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选择让学生多动手操作,多观察分析,多解决与自己关系密切的应用题。除了在课堂上讨论生活问题,也可以走出课堂延伸课堂,让学生置身于生活大课堂,发现问题,并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现行的数学教材大都安排了几节的实践活动课。它打破了传统的呈现方式,提供给学生喜爱的场景,现时具有挑战性。在三年级下册的综合实践《我们的校园》一课的教学中,笔者先让学生观看录像,之后将学生进行分组到室外进行活动。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学生通过到室外的开放式教学,以小组为单位,收集了参加活动的人数的信息,并作了记录。之后,又通过合作交流,制作出了统计图,最后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并解决。这样的实践活动课,课堂气氛活跃,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及合作的意识,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的息息相关。

三、重视互动教学,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

小学数学是一门抽象程度较高的课程,对学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数学的知识点并不是通俗易懂,所以数学课堂一般较为沉闷,学生课堂积极性不高。课堂教学过程对于教师来讲就是将自己所知道的知识内容进行输出的过程,对于学生而言是对新的知识进行内化。教师在课堂中应该促进学生积极对问题进行合作探究、学习,提高学生问题探讨的兴趣。例如,教师在讲解图形与几何部分三角形内容时,首先,教师提出教学问题:三角形当中,两边之和能小于第三边吗?然后,教师将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在小组内针对问题进行探讨。在小组内,学生协作进行动手实践,对问题进行探讨,提高了学生数学问题探究能力。

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训练出来的,教师不仅要授之以鱼,更重要的是授之以渔,让学生真正明白要学会,就必须切实掌握方法,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

四、注重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陶行知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产生作用才能称为教育。知识来源于实践,最终在实践中体现其价值。数学知识的学习,最主要的作用就是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帮助学生进行生活问题解决。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把握好数学教学知识本质,基于生活化内容展开实践教学,保证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可以积极地运用数学知识,从而比较轻松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例如,当教师讲解到“平均数”知识点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出一个实践任务,让学生计算自己一周内平均每天花费了多少钱。[3]实践任务的提出,促进了学生积极动手,提高了学生知识学习主动性。学生在完成这个实践任务的过程中,对“平均数”知识内容有了一个深刻的理解,提高了学生将数学知识用于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数学学习的最终目的是看学生是否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作为教师,应该努力创设条件让孩子在生活中体验生活,感悟数学,通过应用促使学生更主动地观察生活中的数学,在学习和生活中更主动地运用数学。

概言之,数学知识理论、公式等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小学生难以直接理解。小学数学教学中引进“知行合一”教育思想,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猜你喜欢

知行合一小明数学知识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小明照相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小明系列漫画
——小明篇——请假
小明系列漫画小明篇
——上课问答
做不到
立“三者”,提升“两学一做”实效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