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机制构建的逻辑理路

2020-02-25王宜宾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协同育人德育

王宜宾

(福建师范大学,福建 福州 350117)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1]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指出:“要统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建设形成协同效应。”[2]中小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的“拔节孕穗期”,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引导中小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是包括家长、教师等在内的全社会共同的责任。着力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的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机制,增强德育协同效应,是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

一、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机制构建的必然逻辑

协同理论是由联邦德国斯图加特大学教授哈肯提出并系统论述的理论,是一种解释系统形成规律的理论。该理论认为客观世界存在着各式各样的系统,任何系统只有与外界通过不断的物质、信息和能量交流,才能维持其生命,使系统向有序化方向发展。[3]而协同效应是指由于协同作用而产生的结果,是指复杂开放系统中大量子系统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整体效应或集体效应。

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由多主体、多要素组成的复杂系统,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环体、教育介体和教育内容相互作用,家庭、学校、社区、媒体和政府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推动不同主体和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协同合作,呈现出不同的教育效果。例如,学校德育课教师讲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果能和具体课程的学科教学、家庭教育的实践引导、社会风俗的感染教化、媒体内容的日常宣传、本土文化的教育熏陶等融合在一起,必定会取得更好的培育和践行效果。协同理论启示我们,如果能让这些系统和主体协同工作,通力合作并相互支持,其产生的整体教育效能就会大大超越系统孤立的功效。

如今,人们的价值观念日益多元化、个性化,思维方式呈现多变化、复杂化,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中小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人格的可塑性强,观念的变化性大,行为的模仿性高,很容易受社会各方面因素影响,导致产生价值冲突、思想困惑、内心迷茫等。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停留于以往的简单性思维,而要促进校内外协同,推动思想教育系统的有序发展,实现1+1>2的效果。反之,如果社会各组织系统和教育主体之间各自为阵或相互冲突,势必不利于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建立协同育人机制是促进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效能提升、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题中应有之义。

二、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机制构建的实然困境

(一)学科之间缺乏有效协同

赫尔巴特曾经说过:“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标,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标。”[4]道德教育理应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但在实际教学中,德育课和语文、数学、历史、地理、体育、美术等课程之间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各门课程在育人方面没能与德育课真正做到同向同行。课堂教学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但部分学科教师认为自己只要教好学科知识就行,至于育人是德育课教师或班主任的事,与自身无关,人为切割教书与育人的关系,没能将德育为先的原则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有的教师甚至公然在课堂上发表丑化党和政府形象、污蔑英雄人物的言论,公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唱反调,误导学生。学科之间的协同度不够,这使得德育课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内孤掌难鸣,在教学中未能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

(二)家校之间缺乏有效协同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和家庭是两个‘教育者’,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5]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人格的形成。然而,在实际的家校共育中,却经常出现貌合神离的现象。不少家庭在教育理念上和学校教育存在较大分歧。根据《全国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2018)》显示,52.1%的四年级班主任和55.3%的八年级班主任认为与家长沟通的主要困难是“与家长教育理念不一致”。[6]对于教育,教师和家长各有各的见解与办法,比如,教师告诉孩子不要打架,家长却告诉孩子说,“谁打你,你就打回去。”理念不一的反差教育无疑会令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混乱,导致学生的认知发生失调,因此统一教育理念,才不会使得家校教育过程像纸糊的房子般倒塌。有的家长甚至把教育都寄希望于学校和教师,认为“学校教育是万能的”,学校和教师该对孩子的思想教育负全责,因此对孩子的教育不管不问,这也是家庭教育缺位甚至缺失的体现。

(三)校社之间缺乏有效协同

社会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社会风气、社会习俗、社会活动、社会文化等都会影响学生对世界的感知与体验。当前,出现了青少年犯罪年龄低龄化、犯罪类型多元化、犯罪手段成人化、犯罪成员团伙化的现象。究其原因之一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之间缺乏有效协同。学校的教育内容与社会现实脱节,德育形式较为单一,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德育内容较为空泛,难以深刻回应和解决学生最关切的现实问题,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不佳。同时在不完全成熟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在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实背景下,背信弃义、弄虚作假、急功近利、伤害性暴力等现象频频发生,这给尚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关键期的中小学生带来了严重的精神冲击,极易导致中小学生价值迷失,容易让他们丧失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价值追求,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四)媒介之间缺乏有效协同

如今,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下,新媒体打破了原有的信息传播格局和形态,官方主流媒体和民间非主流媒体并存。官方主流媒体是具备权威性和公信力的媒体,是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与主流价值观的传播者,有利于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良性感染和熏陶。民间非主流媒体因其多元性、开放性、自由性等不可避免地存在鱼龙混杂的信息,但也因其娱乐性与通俗性的特点,更能吸引中小学生的眼球。QQ空间的“私密化”生活,抖音直播的“狂欢式”分享、网络游戏的“沉浸式”放松等都能让中小学生对网络媒体产生巨大的瘾性和粘性。以新浪微博为例,明星、网红大V博主拥有庞大的粉丝群体,而这些粉丝群体大多以青少年为主,博主发布的内容自然会对青少年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相反,官方主流媒体因其正式性及严肃性的特点,不能很好吸引中小学生的关注,因此传播效果不佳。二者都影响着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模式。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是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化过程。中小学生思辨能力尚未成熟,对良莠不齐的信息的甄别能力较弱。因此,主流媒体和非主流媒体不一致的发声容易导致中小学生思想道德认知、情感的异化,渐而偏离健康的思想轨道。

(五)教管之间缺乏有效协同

我国中小学校中负责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员包括政教处管理人员、少先队辅导员、共青团干部、科任教师、心理咨询教师等,而在实际教育管理过程中,政治课教师与班主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其他教职人员则往往“退居二线”。学校行政管理部门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之间未建立起协同的工作机制,行政管理部门简单地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解为政治理论的讲解和宣传,或是笼统地理解为对学生的德育工作,甚至以管代教,出现了管理和育人相分离的现象。比如,在一些中小学中,少先队、共青团组织被看成是“摆设”,可有可无。有的学校在开展少先队、共青团活动时,教师一手包办,学生并不是自发自愿参与,这使得少先队、共青团等学生群众组织没有真正发挥其思想引领价值。教书育人与管理育人被人为分割,全员关心支持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还未完全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实效性不强。

三、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机制构建的应然选择

(一)构建“家校社”共育机制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家庭、学校以及社会之间不存在本质的利益冲突,它们有共同的教育目标,概言之,是为了孩子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因此,构建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增强协同育人的教育观,有助于更好提升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效能。学校是“家校社”协同育人的主要倡导者、组织者和践行者,在“家校社”协同育人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因此,构建“家校社”共育机制,就是要充分发挥学校的桥梁纽带作用。一方面,要建立家校协作机制。成立由校领导、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家长共同组成的协同教育工作委员会,统一负责学生家庭教育的组织、指导、协调工作。学校可以通过建立家长学校、开设家庭教育课程、开展家长会、建立亲子俱乐部、组织家访等方式,促进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合作,促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良性互动,增进教师、家长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信任,建立家校合作的长效机制。另一方面,要建立校社协作机制。学校要充分整合利用各方面的社会资源,与博物馆、纪念馆、档案馆、红色文化研学基地、校外综合实践基地等建立密切联系,挖掘红色文化、地域文化当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拓展教育载体,丰富教育形式;要建立学校与社会的教育联动机制,在党的领导下,与政府、立法、司法等相关部门加强合作,促进校社协同育人质量提升。各有关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要为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实践锻炼提供机会,各级党校、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等要为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的培养培训、为中小学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支持。

(二)优化“宏中微”育人环境

马克思曾说:“人创造着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着人。”[7]人与环境在实践的基础上相互作用、相互改变,改造环境和改变人是相统一的过程。构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环境协同育人机制,是新时代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机制构建重要组成部分。在环境育人的过程中,党的领导起决定作用。因此,必需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牢固树立战略思维和系统思维,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有效治理的作用,不断促进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环境的优化。其一,不断优化宏观社会环境。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宏观环境包括社会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生态环境和网络环境。党和政府要通过完善制度建设系统、协同、综合、科学推进社会治理,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特别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以党风带动政风和民风,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协同发力;要不断完善网络法规,规范网络行为,优化网络环境,引导主流媒体与非主流媒体协同发声,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建设良好的舆论生态,充分发挥网络育人的功能,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为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其二,不断优化中观校园环境。要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教育行政部门和文明办要促进文明校园建设,不断完善文明校园评选细则,加强对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学校要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定期选树表彰文明班级、文明宿舍、文明学生,鼓励学生创先争优,营造良好的校风学风班风;要大力挖掘发生在师生身边的先进事迹,发挥榜样人物的活教材作用,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学校的“墙壁会说话”“走廊能育人”“班级有风采”。其三,要不断优化微观课堂环境。广大中小学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创新教学模式,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应坚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通过开展情境式、议题式、案例式、对话式、体验式等教学方式构建良好的课堂环境,提升教育教学效果。

(三)盘活“人财物”资源保障

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盘活各方面的资源,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德育课程需要与其他渠道、其他环节衔接配套,这样才能共同发挥作用。一是完善协同育人机制保障。中小学要成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或党组织负责人亲自担任组长,制定并落实“三全育人”实施方案,完善编制和经费保障,设立思想政治教育专项经费,配齐建强德育师资队伍,打造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完善激励表彰机制,实行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职称评聘单列评审机制,表彰思政教师年度人物,选树思政教师先进典型,实施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杰出人才支持计划等,让思政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教师职业。[8]二是实现“德育课程”与“课程德育”的有机融合。除了德育课之外,其他各门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科任教师要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意识,自觉在传授学科知识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充分挖掘学科知识中的德育元素,将思政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让除了德育课堂以外的其他课堂也渗透德育味道,让立德树人“润物无声”,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形成德育合力。此外,还要改革评价机制,突出广大中小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和育人实效的导向。三是充分发挥师生的主体性作用。学校要建章立制,调动全校教职人员积极性,切实落实全员育人,明确各教职人员的育人责任,强化教职人员的责任意识,督促全员参与到育人队伍中,将育人思想融入学校的教学管理、班会管理、少先队管理、共青团管理等活动中,发扬民主精神,尊重中小学生的道德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中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指导中小学生自主组织活动,引导中小学生制定班级民主管理制度,激发中小学生自我管理的内驱力,强化道德体验,在潜移默化的道德熏陶中实现自我教育。

总之,推动新时代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机制构建,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战略思维和系统思维,以学校教育为中心,协同家庭和社会力量的参与,充分调动各方面教育力量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挖掘各方面教育资源优势,着力构建“家校社”共育机制,优化“宏中微”育人环境,盘活“人财物”资源保障,从而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三全育人”重要要求落到实处。

猜你喜欢

协同育人德育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