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0年总目录

2020-02-22

山东外语教学 2020年6期
关键词:语料库英语研究

高端访谈

跨文化语境中的西方文学与卡夫卡研究——曾艳兵教授访谈录

尚景建( 1.3 )

英语通用语研究:本质属性、研究路径与发展趋势——赫尔辛基大学Anna Mauranen教授访谈录

张 涛( 2.3 )

从黑人艺术运动到美国非裔戏剧研究——詹姆斯·爱德华·斯梅瑟斯教授访谈录

赵云利( 3.3 )

从本土创作到海外译介——作家阎连科文学与翻译访谈录

吕兆芳( 4.3 )

作为平台的叙事——杰拉德·普林斯访谈录

吴丽娟( 5.3 )

朱生豪“神韵说”:中国翻译思想史中的遗珠——罗新璋先生访谈录

张 汨( 6.3 )

语言研究

多元和谐,交互共生: 生态哲学观的建构与发展

何伟 刘佳欢(1.12)

生态语言学视角的 “自然” 隐喻研究

薛亚红(1.25)

生态语言学视角下中国不同时期生态建设对比研究——以2001年和2018年《中国日报》生态文章为例

赵蕊华(1.33)

情感态度与反讽识解——析《红楼梦》反讽交际之新视角

赵 虹(2.10)

基于框架理论的疾病隐喻特征及作用研究——以艾滋病为例

张 玲 周俊子(2.20)

因果复句关联词焦点标记的语义特征与语用功能

李 曦 邓云华(2.31)

投射系统的再语境化模式及功能变异

刘向东(2.40)

框架理论视角下国家形象的媒体话语建构研究——以“中美贸易战”报道为例

刘立华 童 可(3.39)

学术论文的评价隐喻研究:类型与功能

张大群(3.50)

多模态外交隐喻框架下中国国家形象建构与传播研究——以大型政论纪录片《大国外交》为例

赵玉倩(3.61)

移动CMC中的数字话语句法复杂度研究

翁克山 赵海虹(4.36)

构式正负双向压制互动——以“老AA”构式为例

徐 峰(4.51)

汉语语法研究的互动语言学方法论启示

刘 锋 张京鱼(4.63)

语料库文体学还能为文学分析做什么?—— 以《女勇士》为例

贾晓庆 张德禄(5.10)

中国学者与英语本族语学者英语科研论文中情态副词的对比研究——以石油天然气实验研究论文为例

王淑雯(5.19)

基于语料库的英语减弱词辨析

左 姗 李福印(5.31)

国内互文性的语言学研究综述

武继红 黄梓晴( 6.9 )

二语写作连贯研究综述和展望

解 月(6.20)

国内外基于语料库的历时语言研究文献综述

常芳玲(6.31)

教学研究

高校英语教师职场学习的工作情境因素研究

徐 忆 夏 洋(1.46)

新大学英语教学体系下优秀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的个案研究——以通用学术英语教师为例

张 静 韩佶颖(1.55)

基于学科背景的商务英语教师身份认同研究

卢立程 李成团(1.66)

“英语专业与人文教育”二人谈

阮 炜 殷企平(2.53)

人文化英语教学中的联想思维培养

王 欣(2.60)

语言的对话性与教学的人本性:CECL教材设计理念的哲学考察

郑凌娟(2.68)

高校学术英语教学改革教师倾向性研究

胡作友 郭海燕(3.98)

新世纪以来国内关于大学英语教师研究的主题与趋势——基于文献计量学视角

高玉娟 周钰佩(3.109)

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英语专业教师教学能动性探究

阮晓蕾(3.121)

高校外语教育新常态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内涵与路径

王雪梅(4.11)

大学英语教师的自主性专业发展

徐锦芬(4.19)

国内外语教师专业素质研究的热点和趋势:基于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2001-2020)

刘宏刚 高理想 张 拓(4.27)

本土化项目依托式英语国家研究课程的教师参与研究

常俊跃 梁成晨(5.45)

经典阅读与大学英语专业人文教育

刘 岩(5.55)

我国外语语种规划研究述评

徐 飞(5.62)

任务型语言教学:学术争议与发展趋势

马素萍 姜亚军(6.42)

复杂适应系统语言观与二语习得研究

王 栋(6.52)

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万玮敏(6.60)

“三层级一体化”模式与大学英语文化课程教学

曾 绛(6.69)

文学研究

与≥18岁~30岁者比较,p<0.05;与31岁~40岁者比较,p<0.05;与>41岁~50岁者比较,p<0.05;与>50岁者比较,p<0.05;与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比较,p<0.05;与无献血史者比较,p<0.05;3讨论

简·奥斯丁小说中的农村经济叙事及道德主题

张 鑫(1.76)

英国农业大萧条与《好兵》的印象主义

程汇涓(1.83)

牛瘟、贸易争端与戈尔韦港计划:乔伊斯的爱尔兰经济共同体构想

陈 豪(1.93)

一个特写: 论大写的你—内/外部读者

李 圭; 翟乃海(译)(2.78)

微阅读/微写作

玛乔瑞·帕洛夫; 何庆机(译)(2.87)

“目视是一种权力”:论《土生子》中的“看”

陈后亮 宁艺阳(3.72)

《美国戏剧》中的游戏、暴力狂欢和黑人身份困境

张 琳 季明举(3.82)

超越自我表征:詹姆斯·W·约翰逊的黑人美学

李蓓蕾(3.90)

强权·创伤·记忆: 论《时间的噪音》中的后现代叙事

王桃花 罗海燕(4.73)

纯真之谜:麦克尤恩小说《无辜者》中的寓言叙事

陈 丽(4.82)

文学叙事中音乐元素及其情感序列构建——以哈代小说为例

王希翀(4.91)

《解放了的埃塞俄比亚》的文明互鉴与去中心化营构

朱振武 薛丹岩(5.71)

论《向苍天呼吁》中的种族主义记忆

张小平(5.80)

丽塔·达夫《冥河酒馆》的陌生化书写

曾 巍(5.93)

新物质主义视域下的韦尔蒂植物书写研究

韩启群(6.79)

论当代英国气候变化诗歌中的气候伦理——以《向盖亚致敬》为中心

谢 超(6.87)

华兹华斯诗歌的如画风景审美模式与生态伦理缺失

郑昭梅(6.96)

翻译研究

论儿童幻想小说中文字游戏翻译的风格再造——以罗尔德·达尔作品汉译本为例

徐德荣 覃巧华(1.102)

基于语料库的民商事法律动名兼类词汉英翻译研究——以我国《公司法》中的“规定”为例

龚 茁 牛晓伟(1.112)

基于语料库的《棋王》英译本翻译风格比较研究

李 翼(1.125)

认知文体学视域中《尘埃落定》的概念隐喻翻译

邵 璐 黄丽敏(2.93)

科技典籍《天工开物》中修辞格及其风格英译之译者行为批评分析

王烟朦 许明武(2.105)

梦的再解析:汉英对照版《红楼梦》的内副文本研究

商瑞芹 刘曌龙(2.114)

从文化形态史观看翻译的文化价值与中国翻译史的“译入”动向

袁帅亚(2.124)

新时代语境下翻译伦理再思

任 文(3.12)

译员职业道德考核评价机制探索

王巍巍 余 怿(3.23)

“口译职业与伦理”课程教学设计与实践

姚 斌(3.32)

译出态度与译者行为——以本土译者汉语乡土语言译出实践为例

周领顺 任 俊(4.102)

译者行为批评与译者修辞性译叙行为建构——以纪实文学《梁家河》英译为例

彭白羽(4.110)

基于译者行为批评的称谓语英译策略研究——以葛译莫言小说为例

唐红英(4.121)

晚清翻译社会功能实现的渐进过程探析

王军平(5.104)

“翻译社会学”与“社会翻译学”: 基于社会学的翻译研究之学科名称辨析

武光军(5.113)

从《论语》英译本销量看中国典籍外译与文化外向

尹 青(5.120)

读者型翻译与作者型翻译——谈一个理论联系实践的翻译理念

顾明栋(6.106)

鲁迅作品的世界性意义及跨语际传播——以杨、戴《祝福》英译为中心

辛红娟 刘梦莹(6.118)

书刊评介

课堂环境构建及评价研究新探索——《大学英语有效课堂环境研究》评介

杨连瑞(3.132)

语料库翻译学视阈下的意识形态显化——《语料库批评翻译学概论》述评

邢 杰 杨 慧(4.131)

直面社会道德问题,谱写政治狂想曲——兼评刘茂生教授著《社会与政治的伦理表达:萧伯纳戏剧研究》

王 聪(5.131)

翻译家个案研究的普遍意义——《葛浩文翻译研究》评析

陈嘉琨(6.129)

会议综述

探索新文科背景下外语人才培养新路径——新文科背景下的“多语种+”卓越国际化人才培养论坛述评

邓世平 王雪梅(2.133)

猜你喜欢

语料库英语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语料库翻译文体学》评介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读英语
基于JAVAEE的维吾尔中介语语料库开发与实现
酷酷英语林
语篇元功能的语料库支撑范式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