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电设备的故障维修及可靠性

2020-02-16欧金刚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20年22期
关键词:元器件预见性机电设备

欧金刚

(山东理工职业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山东济宁 272067)

0 引言

机电设备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应该筛选最佳的故障维修措施,按照机电设备的可靠性影响因素,采用有效的措施提升可靠性,延长机电设备的使用寿命,避免出现严重的故障问题,达到预期的维修、管理目的。

1 机电设备的故障特点

机电设备运行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机械设备与电气设备的故障问题,导致机电设备的可靠性运行受到不利影响。首先,在机械设备长时间运行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零部件老旧、机械设备磨损等原因,出现严重的故障问题。机电设备中部分机械设备在运行期间,经常会出现复杂性的故障问题,检查维修难度较高。其次,电气设备在运行期间,经常会出现隐蔽性、突发性的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发现与维修处理,很容易出现故障转移、扩大与交叉的现象,不能满足机电设备的运行稳定性。

2 机电设备故障维修问题

近年来在机电设备故障维修工作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不能确保维修工作的有效性,难以控制设备的运行可靠性。首先,在故障维修工作中,所使用的方式过于落后,只能在发生故障问题之后开展维修工作,难以事先有效预防故障问题,在事后维修的过程中,虽然可以按照故障问题的发生特点与规律开展维修处理工作,但是很容易出现严重的经济损失,对机电设备的有效运行也会造成不利影响。其次,日常工作中尚未形成深入性的故障维修工作模式,缺乏完善的维修计划,没有积极采用先进的维修方式与方法,对整体维修工作的有效实施和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如果在工作中不能合理采用先进的故障维修技术与措施,将会对机电设备的运行可靠性造成不利影响,难以满足当前的运行需求[1]。

3 机电设备的故障维修措施

机电设备故障维修的工作中,应该筛选最佳的维修工作方法,有效解决机电设备中存在的故障问题,提升各方面的工作质量和水平,具体措施如下:

3.1 预见型维修方式

使用预见性维修方式的过程中,要求工作人员全面检测机电设备的故障问题,明确是否存在潜在的故障现象,了解有无故障症状。为预防出现机电设备方面的故障问题,保证运行的可靠性,应该制定完善的预见性维修计划方案,将机电设备的运行功能和性能作为依据,明确故障隐患可能会引发的严重后果,参考历史数据,做出预见性维修的指导,一旦发现有故障隐患,就必须要开展维修与处理工作,保证各方面的工作质量。在采用预见性维修方式的过程中,还需阶段性开展机电设备的预见性分析、检测活动,将设备运行状况作为主要依据,定期预测故障问题,获取到准确的数据信息,跟踪性开展故障维修分析工作,预先开展维修、检测工作,从根本上消除故障隐患问题,预防出现严重的故障问题。

3.2 修复与改进型维修措施

在使用修复与改进类型维修方式的过程中,应该按照机电设备的故障发生规律和特点,有效开展各方面的维修管理活动。首先,在使用修复类型维修方式的过程中,主要是在机电设备出现故障问题以后,为确保使用的可靠性,开展相关的维修工作,修复机电设备,有效解决所出现的故障问题。在使用此类方式期间,要求工作人员具有良好的专业技能,熟练应用先进的维修技术,可以在出现故障现象之后有序完成各方面的维修任务,促使机电设备运行水平的提升。其次,在使用改进类型维修措施期间,应该按照机电设备的运行状况,为满足具体的功能运行指标,应该做好改进型的维修工作,改进维修技术与工作方法,提升各方面工作质量。

3.3 合理采用定期型维修措施

机电设备的故障维修工作中,为确保有效开展各方面的维修活动,应该积极使用定期类型的维修措施,定期开展各方面的维修活动。首先,应该将安全运行作为主要的维修标准,按照设备寿命特点、运行可靠性特点等,明确定期维修的间隔时间,保证各方面工作的有效实施。其次,应该将经济性作为主要的定期维修标准,在规定时间之内开展维修活动,解决机电设备在运行期间存在的故障问题,提升整体的维修工作水平。最后,在使用定期维修方式的过程中,应该制定完善的责任制度,明确维修部门的工作责任,如果责任区域之内出现严重的维修问题,就要严格惩罚负责人,从根本上提升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2]。

3.4 制定完善的维修方案

为确保机电设备运行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合理开展故障维修工作,应该制定较为完善的维修工作方案,提升各方面的工作质量。首先,应该按照故障问题的隐蔽性特点,在维修工作中将预见性、定期性的维修方式有机整合,准确预见设备的故障问题,然后定期开展维修工作,保证各方面的故障维修科学性和有效性。其次,为预防因为故障问题出现经济损失,在实际工作中必须要积极采用预见性、预防性的维修方式,使得技术人员可以在故障发生之前及时发现隐患问题,采用有效措施开展维修工作,从根本上预防故障问题,规避经济损失。最后,应该筛选最佳的维修技术措施,按照机电设备的故障维修特点、要求与规律等,采用有效措施开展相关的故障维修活动,归纳总结丰富的经验,不断提升维修工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3]。

4 机电设备可靠性影响因素与应对措施

机电设备故障维修的过程中,应该全面分析可靠性的影响因素,采用有效措施应对问题,确保可以提升机电设备运行的可靠性。

4.1 对可靠性的影响因素

(1)影响因素。元器件属于机电设备中较为重要的部分,如果存在质量问题,将会导致机电设备运行的可靠性降低。部分元器件在应用期间,经常会出现失效的问题,在失效之后会导致运行可靠性降低,严重影响机电设备的运行效果。与此同时,在元器件的连接与组装工作中,经常会出连接不良、接触失灵的现象,诱发机电设备的故障问题。且在元器件运行期间,也很容易受到环境污染因素、机械设备振动因素的影响出现失效的现象,不能确保机电设备的可靠性[4]。

(2)电磁干扰因素分析。机电设备实际运行期间,经常会受到电磁环境的影响出现严重的电磁干扰问题,不能确保机电设备运行的可靠性。一方面,在实际工作中,交流供电系统,很容易受到周围用电设备的功率、制动因素的影响,出现严重的电源电压波动现象,电磁干扰的问题由此产生;另一方面,电源和接地线的直径过小、布局不合理,或者是控制信号引线长度过高、未能使用屏蔽措施,都会引发电磁干扰的问题,对机电设备运行可靠性造成不利影响[5]。

4.2 问题的应对措施

为解决机电设备运行中可靠性的影响因素相关问题,应该树立正确观念意识,有效开展故障维修与管理工作。

(1)元器件问题的应对。为确保元器件的使用质量,预防对机电设备运行可靠性造成影响,应该强化对元器件的管理力度。首先,在选用元器件的过程中,应该结合概率运算的法则,计算元器件的失效率,尽可能采用失效率较低的元器件产品,这样可以预防出现失效的问题,确保整体设备运作的可靠性。其次,元器件的连接工作与组装工作中,应该注重连接的稳定性,不可以出现信号传送失灵的现象,保证连接工作和组装工作都符合要求。最后,为了预防元器件在运行期间受到环境污染和机械振动的影响出现问题,应该做好防护措施,形成良好的保护作用,确保可以通过有效的措施开展指导工作,提升元器件的运行水平[6]。

(2)解决电磁干扰的问题。为预防电磁干扰对机电设备运行可靠性产生影响,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应对方案,从根本上规避电磁干扰所带来的影响,提升相关设备运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满足当前的工作要求。首先,在交流供电系统方面,应该保证周围没有功率较高的用电设备,以免在启动设备之后出现电源电压波动现象与电磁干扰现象,从根本上预防出现高频电磁干扰问题,促使相关机电设备的高质量运行。其次,在工作中应该做好电源、接地线的线路直径管理工作,严格控制直径范围,编制完善的布局计划方案,设置独立性的电子元器件导线,以免出现公共导线阻抗的问题,预防信号畸形现象或是交叉干扰问题。最后,日常工作中应该注意信号引线长度的控制,积极采用屏蔽隔离的方式,有效预防出现电磁干扰的现象,提升机电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打破传统工作的局限性,满足当前的机电设备运作需求[7]。

5 结语

在机电设备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影响可靠性的因素有很多,采用传统的故障维修方式,将会导致机电设备运行可靠性受到不利影响。这就需要在实际的工作中,按照机电设备的运行特点、可靠性影响因素,筛选最佳的故障维修措施与技术方式,利用有效的措施提升运行的可靠性,从根本上预防出现故障问题与经济损失问题,促使机电设备的高效化运行。

猜你喜欢

元器件预见性机电设备
元器件国产化推进工作实践探索
智能建筑机电设备自动化技术
论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接地的重要性
土木建筑和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施工技术探讨
预见性护理对颈椎术后患者并发症的预防效果观察
装备元器件采购质量管理与控制探讨
基于DSP+FPGA的元器件焊接垂直度识别方法
分析电子元器件的检测方法
高速公路机电设备完好率统计应用
预见性护理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