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大型仪器共享管理现状及应对措施

2020-02-16余海峰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20年22期
关键词:仪器设备使用者实验室

余海峰

(湖北科技学院药学院,湖北咸宁 437100)

0 引言

大型仪器设备资源的占有量及利用率是高校提升教学与科研水平的重要条件,其产能转化率更是衡量高校办学综合实力的重要参考。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双一流学科建设的不断推进,各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在种类、数量和质量方面均有所提高。然而,受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差异的影响,地方高校在教育经费的增进方面存在差异,在大型仪器设备的利用和管理方面也有弊端,阻滞了人才培养进程和科研水平提高[1-4]。如何更合理有效地利用实验室现有的大型仪器设备资源,促进科学研究深入发展,促使大型仪器设备在教学与科研中更高效率地体现价值,不仅是当前高校实验室管理的研究重点,更是地方高校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为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加强医药学与化学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2006 年至2015 年,湖北科技学院组建并逐渐发展成药学与基础化学省级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下简称示范中心)。示范中心成立以前大型仪器设备往往是按照各科实验室的计划申请购置,再由各实验室自行使用和管理[5]。各实验室之间形成一道无形的壁障,其间仪器设备的共享实际上难以达成,大型仪器设备的利用率严重不足,甚至出现某些大型仪器设备在科研项目完成之后长期闲置,导致无形损耗的现象。大多数仪器设备都是由各科实验室的研究生使用和管理,缺乏连续和系统的管理水平,维护经费严重不足,设备及实验空间管理混乱。随着大数据和平台技术在高校实验室管理上的应用和发展,利用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对贵重仪器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科学决策、实时监控、统筹管理将成为实验室设备资源管理的必然趋势。参照国内诸多高校拥有的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大多属于一类集成强大功能的大型共享体系,运行和维护不仅复杂,而且耗费较高[6-9]。对于建设经费相对紧缺的地方高校实验室而言,构建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是不实用的。通过深入调研各种共享平台的共享机制,构建类似于平台但性价比更高的基于微信公众号的大型仪器设备共享体系,促使实验室能够更好地开展教学与科研,更符合地方高校的实际发展需求[10]。

1 实际问题

随着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和省级药学试点学院等建设项目的陆续实施和建设经费的投入,使得示范中心的仪器设备种类和数量迅速增加。从2006 年示范中心成立时仪器设备354 台/套,总金额400 万余元,至2019 年示范中心拥有仪器设备1909 台/套,设备总值3294 万元,其中10 万元以上大型仪器设备达到81 台/套,总金额1210 万元。在大型仪器设备数量和类型大幅度增加的当前状况下,提高现有大型仪器设备的完好率、共享利用率、价值转化率,提升使用及管理人员的素质,促使大型仪器设备在教学与科研工作中高效率地发挥作用,是药学院和示范中心仪器设备管理方面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1.1 科学预算与论证购置

受到大型仪器设备价格昂贵且运行成本高等因素影响,一些地方高校因考察不周或经费有限而委曲求全购置了一些适用性有限的大型仪器设备,这些仪器设备因不能满足使用需求很快被淘汰闲置。很多仪器设备的使用者或占有单位采取各自为营的管理态度,也导致了仪器设备的利用率低下。另外,单纯为引进人才而购置专业适用面窄、利用率低的仪器设备,加上使用者缺乏维护经验,使得设备常年处于待机状态。对于科研经费本来就不充裕的地方高校来说,这就是一种浪费。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一直是高校实验室资源管理存在的普遍问题。由于大型仪器设备通常技术含量高,购置价格高,运行成本高,设备在正常运行和日常维护时都需要昂贵的经费支撑,即使是在待机状态下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消耗。为避免因重复购置,或因购置不当而造成资源的浪费,实验室在购置昂贵的大型仪器设备之前,需要详细考察计划申请购置的仪器设备。要对仪器设备的实用性和专业性进行科学的可行性论证[7-8],充分考察仪器设备所需要的运行环境、相关配置和技术支持能否保障实施,认真分析是否真正适合当前教学与科研的需要。对仪器设备的申请购置计划进行必要的筛选,参数相对低端、同类重复申购、产品口碑低劣、经费超支严重的仪器设备申购计划不予招标,以保证利用一次招标机会以最大限度的性价比购置适宜的仪器设备。

1.2 特殊设备的长租模式

受高校和企事业机关实验室运作模式之间存在的差异,以及基础研究与专业应用的侧重差异影响,地方高校与企事业机关实现实验室资源共享的可能性相对微小,这是高校服务社会的进程中的一个瓶颈问题。高校教师的科研实验室和专业仪器设备短缺,科研经费相对不足在多数地方高校是普遍现象。对于地方高校绝大多数青年教师,能够在以往的科研成果基础上继续开展科学研究将越来越成为一种奢望,一些高校青年教师开始将目光投向与企事业机关寻求合作。然而,实验室现有的仪器设备已不足以开展合作研究,一些专业课题组或个人研究需要购置的专用仪器设备因适用面过于狭窄且价格非常昂贵,甚至都通不过可行性论证。即使这样一台仪器对于课题研究人员是不可或缺的,但无论从性价比还是从适用面的角度来衡量,以个人甚至一个小课题组的科研经费购置这样一台仪器设备并不可取,不妨通过大型仪器设备共享体系按长租模式向国有资产管理处申请通过可行性论证后代理购置。

所谓长租模式,即将购置的仪器设备交予申购者使用及保存,管理与维护经费支出暂由国有资产管理处代理。国有资产管理处与使用者之间依据仪器设备的购置价格及实际经费情况就使用租金的缴纳年限及额度签订双向协议,仪器设备使用者在协定年限内履行向国有资产管理处指定账户缴纳使用租金的义务,达到协定租用年限后国有资产管理处将仪器设备管理权移交仪器使用者。这种针对价格昂贵且适用面狭窄的仪器设备的长租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此类仪器设备的购置成功率,购置成功后可保证较高的仪器设备利用率,而且专人专管制度可以高效降低仪器的故障率。

1.3 有偿使用与奖励制度

为了保障大型仪器设备能够持续正常使用,适宜地实行有偿使用制度,既可以减轻实验室维持设备运行的负担,也可以降低科研经费相对不足的使用需求者为单独购置科研仪器所带来的支付压力。对仪器设备缺乏制约力的无度使用容易造成使用者的懈怠心理,导致经常性的不规范操作发生,加快仪器设备的损耗速度。另外,合理有序的有偿使用制度除了能贴补部分维持大型仪器设备运行和维护的经费,还可避免因不规范操作和无度使用给仪器设备造成的损害和浪费。但是多数情况下,由于仪器设备的维护经费来源于财政拨款,仪器设备的有偿使用所缴纳的费用相对过于零散,难以形成一项专门经费来专款专用。使用者缴纳的费用可能因管理不善并没有使用于仪器设备的维护当中,最终被管理者另作他用。有偿使用所得的经费也远不足以支付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所产生的费用,即使用于购置耗材都难以满足。因来源不同,有偿收取的费用不便于和仪器设备的专门维护经费共同管理。通过以往实行仪器设备有偿管理的实验室单位的经验,有偿使用仪器设备所收取的费用可以建立专门的账户专人管理。如金额较大,则可合并账户至仪器设备的专门维护经费,并建立帐卡明细便于管理与查询。因管理人员除了仪器设备的日常操作与维护属于工作范畴,其他如大学生创新项目、研究生课题研究、使用者操作培训等均需要耗费管理人员工作范畴外的时间和智力服务[11]。如果收取的费用金额较小,不足以用于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此项费用可考虑作为这些额外工作的奖励纳入管理人员的绩效。

1.4 集中加分散复合管理

受地区发展情况差异的影响,地方高校各专业实验室仪器设备资源分布并不均衡,专用仪器与通用仪器在管理模式上也各有侧重。虽然实验室拥有的大型仪器设备资源总数在逐年增加,但与国内重点高校大型仪器设备资源占有比例还存在相当的差距。为了寻求地方高校实验室科教条件稳定发展,需要施行一种管理运行机制,既能将有限的大型仪器设备资源功效最大化,又能减少因集中管理而产生过多的空间需求,因地制宜地将仪器设备资源分配妥善。就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所采用的几种运行机制来看,地方高校更适合于集中型加分散型复合管理机制[1-3,5-8]。对于适合专业间通用,使用频率较高且适用范围较广的仪器设备,可指定空间放置以方便集中使用和管理。而对于应用范围相对较窄的专用仪器设备则无需集中管理,可安置于使用频率相对较高的使用单位就地指派专业教师专门使用与定期维护。通用仪器设备和专用仪器设备按照合适的方式分别管理,可有效地节省大型仪器设备的存放场地,以及高效地节约日常设备维护的人力物力。另外,专用仪器设备就地实行专业专管,可降低仪器设备的出故障率,进而减少专用仪器设备的维修花费。更重要的是,由于专用仪器设备灵活地实行专人定点高频的使用,有效避免了适用面狭窄的仪器设备闲置。

1.5 远程协助与实时报废

高校实验室的大型仪器设备属于珍稀资源,不仅购置价格非常昂贵,使用需求量也非常巨大,地方高校更是如此。长期闲置会导致资源浪费,频繁使用会加速仪器设备的无形耗损,也会增加仪器设备的故障概率。由于价格昂贵,大型仪器设备一旦出现故障,短时间内购置一台新的仪器设备几乎不可能,如果长时间得不到维修,将会严重阻碍教学与科研进展。利用大型仪器设备共享体系的远程协助导控,管理人员可监控仪器设备的使用状况和利用率[2]。一旦发现仪器设备的使用状况存在异常或有使用者申请维修,可通过共享体系链接设备厂家寻求售后维修和接通维修工程师视频电话接受线上维修指导。远程协助导控能有效缩短等待维修的时间,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维修的费用。对于年久失修且完全损坏而需要申请报废的大型仪器设备,如按照常规的国有资产报废程序申请报废和注销,其申请周期及程序非常冗长繁琐,实施效率极低。此外,等待报废的大型仪器设备长久搁置,不仅占用存放空间,更会影响新仪器设备的申购而阻碍教学与科研进展。通过大型仪器设备共享体系线上向国有资产管理处递交待报废仪器设备型号、参数及损耗特征并传递图文资料,实时申请仪器设备报废,审核人员可随时在线审核资料进行快速审批和注销程序,组织人员对报废仪器设备进行拆解、入库,极大地缩短了报废审核时间。

2 结语

湖北科技学院药学省级试点学院联合药学与基础化学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总结多年的大型仪器设备管理经验,由学校国有资产管理处协调落实,依托网络中心构建基于微信公众号的大型仪器设备共享体系。将分散于医药系统各院部现有的贵重仪器设备不分单位归属,不分购置渠道进行登记并造册,与国有资源管理处相关联以实现整合及统筹管理。通过局域网络辐射到各使用单位,甚至对社会开放服务。通过推行这种适应于地方高校实际发展情况的大型仪器设备共享体系,实现了实验室由单一性、封闭性、重复性和分散性向综合性、开放式、共享型和高效型模式的转变,为学校医、药、化、生类人才的培养起到了重要作用,并在校内外发挥了良好的辐射示范作用。

猜你喜欢

仪器设备使用者实验室
高校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探讨
上海航征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电竞实验室
新型拼插休闲椅,让人与人的距离更近
原子荧光分析中应注意问题及其仪器设备维护
抓拍神器
重视建、配、管、用过程管理 发挥仪器设备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