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条件下的水电生产管理

2020-02-16田小兵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20年22期
关键词:水电监控信息化

田小兵

(构皮滩发电厂,贵州遵义 564408)

0 引言

随着我国深入进行电力体制改革,我国的电力市场逐渐形成,竞争越来越激烈。这种情况势必促进水电生产管理的改革,推动水电生产管理变化,不断提升管理水平。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使得水电企业广泛应用了智能化、大数据、模块化等技术,水电生产管理也随之改变,本文就此进行分析。

1 水电生产发展现状

近50 年来,我国水力发电得到迅速发展,已有将近200 座大中型水力发电站。当前在信息化发展背景下,新建的水电站具有很多优势,如设备先进、自动化程度较高,设备维护工作量不大;水电站所设部门和人员较少,人员整体素质较高;水电企业只需对设备进行维护工作,大部分的年度检修任务由外包公司进行;工作重点是生产运行管理,只需保证安全发电,其他相关经营业务不需要考虑[1]。

1.1 信息化管理无法适应水电新体制

目前的水电体制刚刚建立起来,相关的管理理念和模式还存在不完善之处,导致水电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模式无法与新体制相互适应。信息化管理模式无法对业务数据进行分析,导致无法将操作和管理有效结合。

1.2 信息化管理人才缺失

人才对于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建设非常重要,需要的人才主要包括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主要负责开发和维护系统中的具体一项功能,全盘的统筹和规划需要交由信息管理人员进行。由于缺乏信息化管理人才,导致对信息化系统的开发和管理比较欠缺,影响了水电企业的管理质量。除此之外,在整个企业的各部门进行协调沟通的人员比较少,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管理质量。总体来说,信息化管理人才队伍还没有完全建立,工作人员指导相关工作时,无法充分利用信息化管理系统。

1.3 信息化管理理念和推行效果较差

很大一部分水电企业在进行信息化管理时,一直利用传统的管理理念。只有信息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在进行信息化管理工作,企业其他部门没有足够重视信息化管理,使得其他工作人员没有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信息化管理的推广和普及工作中。其次,各子系统的数据资源无法有效集成,比较分散,对于信息资源的分享也不够及时准确,无法全面了解企业运行状况。

1.4 值班模式推行不够广泛

水电企业实行的值班模式都是人工全天候监控,这种模式虽然能够预防突发状况,有较高的安全性,但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力资源和物力的浪费,影响水电企业效益。对于这种情况,在信息化发展条件下,水电企业为节省不必要的人力和物力消耗,采取了各种新型管理模式,如无人值班模式、ON CALL 模式等[2]。

2 水电生产管理模式

2.1 无人值班管理模式

计算机自动化系统的应用使得无人值班模式得以实现,不需要人为全天候进行值班。借助计算机系统对机组进行操作、调整和监控,只需要安排少量工作人员在一些特殊岗位进行值班。这种模式在大中型水电企业使用比较广泛,一些小型水电企业应用不够广泛,即使应用也保留了人工值班模式,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值班人数,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无人值班。

为实现无人值班模式可以从以下3 个方面入手:针对梯级水电企业或水电企业群,可以对梯级调度所进行集中监控,这样接受监控的水电企业就实现了无人值班模式;对于具有几个厂房的水电企业,可以对总控制室进行集中监控,以此实现无人值班模式;水电企业还可以通过对其上一级的调度所实行直接监控,实现无人值班模式。

为了整合资源,达到管理专业化,可以在实行无人值班模式的水电企业分设监控班和操作队,采取集中监控、分区操作的管理模式。一个监控班对应多个操作队,监控班负责记录分析信息,按照监控内容发放指令,操作队按照指令对机组进行开关和调控,同时对无人值班站进行巡视,维护操作现场的设备,及时处理突发事故。

2.2 ON CALL 模式

由于当前的水电企业工作任务较单一,设备自动化程度高,工作人员素质整体较高,故可以在生产管理上实行ON CALL模式。这种模式是将运行部门和检修部门进行整合,划分为值班组、设备管理定检组和ON CALL 值班组等三大部分。工作模式是以ON CALL 值班组为中心,其他两个班组的工作人员轮换加入其中,值班组和设备管理定检组的工作人员也需要定期进行轮换。这样的分工,使得在设备出现异常状况时,值班组能及时检查设备,并通过实时监控第一时间通知ON CALL 值班组,由ON CALL 值班组进行处理。在这样的工作模式下,ON CALL值班组工作人员需要承担的工作任务增加,工作内容变复杂,包括巡视检查、隔离操作、设备倒闸、设备缺陷处理等工作,故要求这一组别的专业能力比其他组更强。这种模式将生产管理部门和检修部门联系起来,大大提高了水电企业的运行效率,调动了全部工作人员,使人力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利用。同时提高了所有工作人员对不同岗位的适应能力,对全部工作人员实行动态管理,实现了多岗位的角色竞争机制。这种机制有助于培养人才,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帮助水电企业建立复合型人才队伍,使运行管理更加明确。

3 水电生产管理方式

3.1 生产业务专业化

水电生产业务专业化是指为满足客户对产品和服务的不同需求,把生产工作包括辅助性和服务性的工作进行专业化,要有专业化的生产工艺,最终达到产品的专业化。不同的水电生产专业要做好自己的专业工作。例如,运维专业的目标就是在提高电能质量的同时降低管理成本,更快更好地发展新产品。检修专业要求提高检修质量,缩短检修工期,要使检修工艺更加精细化。服务性和辅助性的专业主要是整合所有的专业技术,实行专业化管理。要改变传统的水电企业生产什么,用户就用什么的管理理念,现行的流程化管理应该变为把客户的需要作为生产的基准,因此要重新设计优化水电企业业务流程[3]。

3.2 安全管理体系化

安全管理体系化是指HSE 管理体系,把安全、健康和环境形成一个整体的管理体系。首先要有本质安全的理念,为保证即使出现错误操作也不会发生事故,在设计阶段就要使产品本身和生产过程中具有防止危险发生的功能。其次生产管理标准体系中要融入风险管理、组织保障管理、人员不安全行为管理与控制、本质安全管理等。对于水电企业来说,还需要不断引进创新管理方法,包括工艺安全管理、安全培训观察程序及行为安全管理。

3.3 生产任务项目化

如上所述,水电企业的产品比较单一和恒定,生产工作是重复作业,生产管理是部门职能式和岗位职责式。原有管理方式不够灵活,导致管理成本增加,工作效率降低,因此现在要把每一项生产工作包括操作任务进行项目化,负责人要有项目思维,按照项目的管理方式开展工作。

3.4 生产管理信息化

生产管理信息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主要是智能化和大数据分析,目前的智能水电企业已经成为趋势,很多水电企业还在继续推进。在水电企业生产管理过程中采用大数据分析,会进一步提高水电企业管理水平,大数据分析将实时监控数据和其他数据进行整合,通过数据掌握设备运行的规律性和变化趋势。第二是指信息化下的企业运作管理,通过使用信息技术实现水电企业的现代化管理,达到提高水电企业运作效率和市场竞争力的目的。信息化是实现水电企业生产管理变革的主要依据,包括生产营销一体化和标准化、流程化、扁平化管理。在各个平台上信息化发挥了巨大作用,如知识管理、信息集成发布、日常办公、协同工作等平台。总体来说,信息化能够促使水电企业管理更加精细化,面向市场,更加适应市场发展变化,进一步提高水电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4]。

3.5 生产现场科学化

生产现场科学化是指在生产现场管理中引入工业工程意识。信息化趋势下,已在水电企业现场管理中引入5S 管理、全面可视化管理、全员生产保全、设备点检制、看板管理、可靠性管理,等等,为水电企业实现科学化管理奠定了基础。

3.6 生产组织团队化

生产组织团队化是指由管理层和员工组成一个共同体,这个团队组织每个成员进行协同工作,合理使用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达到共同目标。这样的组织方式既能充分发挥个人的优势又需要配合工作,因此能够使整个团队具有较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在团队工作中,每一位工作人员积极参与到工作中,不只是单纯地执行领导层的命令,不仅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并且可以参与一定程度的决策工作。要求团队成员一方面要熟练掌握自己的本职工作,另一方面也要熟悉团队内其他工作人员的工作,保证在职责轮换时能够顺利完成工作。组织管理者要建立学习型团队,帮助团队成员提高学习速度和学习能力,从根本上改变员工的想法及行为,最终形成学习文化和学习型企业。

3.7 生产人员职业化

目前水电企业的生产管理从原先的制度管理方式变为工厂化、企业化及标准化的管理体系,从这个角度来说,对生产人员要实行职业化管理。现在的水电企业生产管理中生产人员已经完成了技术化,但是职业化的管理还是比较欠缺。因不良习惯导致的违章行为时常发生,对于安全问题不够重视,不能满足客户需求,因此有必要对生产人员进行职业化管理。生产人员职业化就是指培养生产人员的职业素养、培养标准的职业技能、规范职业行为习惯,使所有工作人员明确自己的职责,在工作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以最高的水准完成工作,使他们的工作状态达到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以此使生产人员符合电力市场和顾客的需求。

4 结束语

信息化趋势有利于推动水电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随着我国电力系统改革的深入,水电企业市场竞争力越来越依赖于经济效益,这就要求企业提升生产效益和管理水平。水电企业要逐步将信息管理技术和生产技术相结合,加快信息化管理进程,建立健全符合水电企业自身特点的信息化管理模式,进一步提高水电企业在电力行业中的市场竞争力。除此之外,企业应该尽快建立无人值班模式、ON CALL 模式。水电生产管理方式需要向着专业化、体系化、项目化、信息化、科学化、团队化发展。本文对于信息化条件下的水电生产管理模式及管理方式的分析,为推行水电企业实现信息化管理,建立完善的水电信息化管理体系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水电监控信息化
The Great Barrier Reef shows coral comeback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你被监控了吗?
Zabbix在ATS系统集中监控中的应用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水电:全力消纳富余水电 更重生态环保
水电的“百万单机时代”
长江水电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