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电设备检修安全管理措施研究

2020-02-16钱巨林

设备管理与维修 2020年22期
关键词:水电检修原则

钱巨林,张 斌

(国网新源水电有限公司富春江水力发电厂,浙江杭州 311504)

0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水电行业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避免水电供应过程中出现问题,应加强对水电设备的检修和安全管理工作。通过一系列的检修以及安全管理工作,能够减少问题的出现,保证水电的有效供应。不过,当前的水电设备检修安全管理工作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到其正常运行。为了提高水电设备的安全性,保证水电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针对这些问题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

1 当前水电设备检修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在推进水电设备的检修安全管理工作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1 对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高,日常管理工作难落实

由于相关部门对水电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高,不仅忽视了日常的管理工作,而且还会造成设备的严重故障。另外,当前水电设备的管理模式较为混乱,涉及到的部门比较多,无法形成合力,在出现问题时容易出现相互推诿责任的现象,造成管理混乱的局面,难以对设备进行正常的检查和日常的维护。这不仅不能降低设备的故障发生率,还会影响水电能源的正常供应,容易引起人们的不满[1]。

1.2 相关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不达标

对水电设备进行检修安全管理时,需要有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否则无法发现问题,也不能对设备进行有效的检修。当前部分运行人员以及检修人员专业技术水平有些滞后,不能与时俱进地学习新的检修技术、知识,无法提高维修和检查工作的效果。另外,还有一部分维修人员专业技术不达标且职业道德缺失,进行检查监督时有蒙混过关的现象,因此不能真正地发现质量问题,最后导致安全事故发生。

2 水电设备检修安全管理工作应遵循的原则

由于水电设备运行过程当中存在着很大的危险性,因此在进行检修安全管理工作时,应遵循以下5 个原则。

2.1 安全第一的原则

在推进水电设备检修以及安全管理工作时,必须要坚持安全的原则。在具体施工时要严格按照标准操作规范来进行,只有最大限度地维护人员的生命安全,才能保证对设备进行有效的检修和保养。

2.2 采取有效预防举措的原则

在对水电设备进行检修时,只有要进行提前预防才能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为了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应加强安全监督及巡查工作,及时对电缆进行检查,查看其是否存在损坏,工程设备能否有效运转以及其他设备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等。通过采取一系列的预防举措,来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2]。

2.3 严格落实管理责任的原则

在进行水电设备检修与安全管理时,必须要将责任真正落实到位,才能完成管理任务,确保施工的安全性。因此相关部门应该全面加强管理工作,落实日常的检查。尤其是对于一些细节,要全面加强质量监督和管理,切实保障水电设备的正常运行。

2.4 强制性原则

水电设备的检修工作是为了保障水电资源的正常供应,因此在对其进行检修时,必须坚持强制性的原则,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来推进维修管理工作,一旦出现违规行为将会受到相应的处罚。只有坚持强制性原则,才能够更好地约束人员,维护人员的生命安全,实现水电设备检修和安全管理的落实[3]。

2.5 全方位管理原则

在进行水电设备的检修安全管理工作时,必须坚持全方位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针对各个环节采取有效的管理办法,做好提前预防工作,避免某一部分的故障影响水电的正常输送。

3 加强水电设备检修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举措

结合当前水电设备检修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进行水电设备检修工作的原则,应该采取以下有效举措。

3.1 进一步构建安全管理的体系和机制

“无规矩不成方圆”,为了推进水电设备的检修安全管理工作,应该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的机制和体系。一方面要加强对检查和安全管理责任的细化,明确每个人需要完成的维修检测任务,对水电设备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检测以及安全管理。只有进一步细化责任,才能进一步提高安全管理工作的实际效果。另一方面也要全面加强安全教育,通过安全教育安全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技术水平,使其在复杂的环境中利用专业技术知识对水电设备进行科学合理的养护。通过加强安全教育以及安全培训,提高所有人员的安全意识,减少施工的安全隐患,避免出现违章行为,真正落实水电设备的检修安全管理工作。

3.2 强化监测,构建预警机制

进行水电设备检修工作时必须要强化监测系统的作用,做到全过程监督。设立监测系统时,应充分考虑水电站的位置,尽可能与设备的特点一致,要根据地理因素来调节设备的相关参数,充分发挥监测功能。另外还要考虑设备的稳定性、电流状况以及环境的噪声等因素。此外,还要创建科学的检测体系,能够保证离线操作,直接对设备的运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及时发现故障、解决故障。

3.3 强化安全管理标准

进行水电设备的检修工作时,只有制定管理上的标准,才能够落实各项管理责任。在实施安全标准时应该把握管理标准的实施前提是两个“不开工”原则:一是安全措施不具体不开工;二是安全工具不完善不开工。安全措施不具体指的是施工方案的不完善和技术措施的不合理,在此状况下不得进行设备的检修。总之,既要详细记录设备的检修相关数据,也要完善相关的技术举措。例如,在施工现场做好标识等检查,也要运用先进的检测技术。通过采取有效的检测技术,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排除,从而保证水电的正常供应。为了推进安全管理工作的标准化建设,可以建立系统平台对各种信息数据进行传输共享,才能够保证管理工作更加规范,提高管理工作的实际效果。在水电设备的相关数据出现异常时,技术人员必须及时反馈各类的信息,并在第一时间做好处理工作,保证水电设备的正常运行。

3.4 做好安全事故以及安全情况的报告

水电检测单位应该定期汇报施工的具体情况,及时对各类事故进行统计分析,了解事故发生原因,找到设备存在的一些故障,进行有效的改进[4]。特别是在出现安全事故时,要及时上报,不得存在隐瞒情况。同时还要做好水电设备检修的防洪防汛工作,只有做到防患于未然,才能保证水电工程平稳运行,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

3.5 充分发挥监理人员的重要作用

在进行水电设备的检修安全管理工作时,应充分发挥监理人员的重要作用。通过与监理单位进行合作,落实日常的监理工作,保证水电设备的正常运行,减少故障发生率,并且能够对设备进行有效的维护,及时排除故障。例如,在水电设备检修时,一旦发现故障就要在第一时间上报,并且按照事故处理的办法对事故进行排除。只有严格落实水电检测的安全管理工作,建立安全管理的标准化体系,加强对信息的沟通和交流,才能保证水电设备的正常运行,真正延长其使用寿命,缩减成本投入,发挥水电设备应有的作用,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进而促进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进步。

4 结语

当前在对水电设备检修安全管理工作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缺乏管理意识、缺乏相关技术保障等,因此在进行该项工作时应该坚持安全优先的原则,并采取有效的预防举措,真正落实各项管理工作,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这就需要针对水电设备建立安全管理的体系,加强日常的监测和维护,制定出管理标准。通过推进标准化建设,减少安全隐患的发生,进一步延长水电设备的使用寿命。

猜你喜欢

水电检修原则
检修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水电:全力消纳富余水电 更重生态环保
水电的“百万单机时代”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变电站一次设备检修的意义及具体检修内容分析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二次回路的维护与检修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长江水电之歌
茂名式大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