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Citespace文献计量视角的制造业服务化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2020-02-14郑苏江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20年1期
关键词:研究热点知识图谱

摘 要:為了解当前制造业服务化研究领域的基本情况、研究热点与前沿趋势,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在2006—2019年6月期间制造业服务化研究领域的1489篇精选文献作为样本数据池,运用 CiteSpace V软件并结合文献计量、内容分析等文献计量学方法,从文献年代分布、国家合作网络、作者共被引网络、关键词共现网络、研究前沿趋势等5个维度绘制知识图谱并梳理研究脉络。研究结果表明:学术界近年来在制造业服务化领域的研究态势呈现高速发展的势头;美国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仍占据主导地位,我国需要保持研究成果数量层面的优势并注重提升产出文献质量层面的不足;TAO F,XU X,LI B,BAINES TS等作者的高被引文献可以作为制造业服务化领域研究的坚实基础;研究热点主题主要集中在服务型制造业与新兴科技产业的协同发展研究、前沿趋势表现为制造业服务化在企业绩效、实施路径、运作模式等方面的探索性实证研究。

关键词:制造业服务化;知识图谱;Citespace;研究热点

中国分类号:G 35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12(2020)01-0034-06

Research on the Frontier of Manufacturing Service Based on

Literature Metrology of Citespace

ZHENG Su-jiang

(School of Management,Shangha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shanghai 201620,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basic situation,

research hotspot and cutting-edge trend of the current

research field of manufacturing service,1489 selected

literatures in the field of manufacturing service research

from 2006 to June 2019 are taken as the sample data pool in

the 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 database,and CiteSpace V

software is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bibliometrics methods

such as bibliometrics,content analysis,etc.,from the age

distribution of literature,the country Home cooperation

network,author cited network,keywords co-occurrence

network,research frontier trend and other five dimensions to

draw knowledge map and sort out the research context.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in recent years,the academic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manufacturing service shows a high-

speed development momentum;the research results in the field

of the United States still occupy a dominant position,China

needs to maintain the advantages of the quantitative level of

research results and focus o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output

literature;the highly cited literature of TAO F,XU X,LI B

,BAINES TS and other authors can be used as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manufacturing

service.The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of service-oriented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emerg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y,and the cutting-edge trend

is represented by the exploratory empirical research on

enterprise performance,implementation path,operation mode,

etc.

Key words:manufacturing services;knowledge map;Citespace;

research hotspots

0 引言当今世界,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工业与制造业中的广泛应用,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来驱动制造业的融合发展时代已经到来,制造业与该类技术的互动发展已然成为全球的潮流。纵观世界各国制造业的发展模式,德国在2013年率先提出工业4.0,旨在提升其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并建立适应性强、工作效率高以及更人性化的智慧工厂;伦敦、纽约、东京的制造业发展也都先后历经了由制造中心转向服务中心以及“制造业回落”到“制造业回归”的演进过程[1];知名制造业企业IBM、通用电气、飞利浦等公司通过提供实物产品向提供“产品+服务”的模式进行战略转型,极大的提升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与核心竞争力。全球各地的產业结构和经济重心都在从制造型向服务型变革,制造业经济内部的各行业间处于激烈的竞争环境之中,伴随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互动发展日益增多,企业与行业间的界线愈发模糊,这也加速了制造业企业从价值链低端向高端(“微笑曲线”两端)攀升,其表现为企业在生产、制造、营销等环节的服务要素投入比重日益上升以及企业在全部产出中与产品相关的服务产出所占比重日益增加的趋势。因此,基于发达国家近年来实施“再工业化”战略所形成的全球竞争新格局,为了探究国外学术界对于制造业服务化研究的整体框架,便于国内学者进一步了解国外制造业服务化研究的热点主题与前沿趋势,文中以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数据库的相关文献作为样本数据,利用文献计量可视化软件Citespace V构建国外制造业服务化研究的科学知识图谱,进而从更加客观形象的角度剖析国外制造业服务化研究的整体概况并针对其提出相关具有建设性的建议。

1 数据来源与分析工具

1.1 研究数据Web of Science(WOS)是全世界收录文献最多且覆盖学科范围最广泛的综合性学术型信息资源数据库,其收录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工程技术以及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各类高质量学术期刊文献。同时,由于该数据库的检索功能具有覆盖范围广且筛选结果精度高等特点,学术界各领域的专家学者会利用该数据库,对某一研究领域在选定时间范围内的研究成果信息进行高效的检索与筛选。为了提高文献数据的权威性与代表性,文中研究数据来自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文献的检索条件设置见表1,为了进一步提升检索结果的精度,文中将得到的检索文献进行人工筛选(仔细阅读每篇文章摘要、题目、关键词等信息),剔除与文中主题相关度低或重复的文献,同时在筛选过程中尽量保留检索结果数据,目的是避免因人为主观层面的筛选机制而导致样本数据不必要的缺失[2],最终得到样本数据1 489篇,然后将该1 489篇样本文献以纯文本格式保存,记录内容选择全纪录与引用的参考文献,

确保每条记录中都有该文献的作者(Author)、标题(Title)、摘要(Abstract)、参考文献(Reference)等信息。

1.2 研究工具CiteSpace是由美国德雷塞尔大学的陈超美教授[3]研发,其原理是通过计量学等相关领域的知识对数据和信息进行可视化分析,以知识图谱的形式呈现分析结果,使得复杂数据信息以相对直观的方式得以表达,并从科学分析的角度探索其中蕴含的潜在规律。文中运用CiteSpace V对国外制造业服务化领域的研究进行深入剖析,将2006—2019年6月该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汇总与梳理,从客观定量化层面揭示国外制造业服务化研究领域研究的发展态势,以便为该领域研究框架梳理提供一种新型参考方法。

2 国外制造业服务化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2.1 文献年代分布情况分析一个研究领域发文数量随时间序列波动的趋势可以从宏观角度反映出该研究领域的研究发展历程,为了探究全球学术界对于制造业服务化领域的整体研究水平,文中基于ISI Web of Science的核心合集数据库,运用其高级检索功能和二次检索功能,对初步检索结果中的每一篇文献进行人工筛选,删去与本研究主题相关度低以及明显无效或重复的文献,得到最终的样文中献1 489篇,对选定的1 489篇精选文献进行相应的汇总分析可以得出如图1所示的国外制造业服务化研究领域年度文献分布图。

图1 制造业服务化领域国外期刊论文

年度分布(2006—2018年)

VANDERMERWE[4]在1988年首次提出制造业服务化的概念:指以顾客为中心,提供包含产品、服务、相关支持、自助服务和知识的市场组合包。近年来,国外制造业服务化领域的研究成果逐年上升,其在2006—2012年之间发展最快,随后2年内的研究产出有所下降但幅度不大,近5年来的研究成果又重新回归稳步增长的趋势,而且这种增长的趋势并没有下降的前兆,表明学术界对制造业服务化领域的相关研究人员队伍在不断地壮大,其研究热度也在未来几年内会持续保持活力。

2.2 国家合作网络分布将ISI Web of Science数据库导出的纯文本格式文献信息导入CiteSpace V,相关参数选择“country”按钮,阈值选定“Top N=30”,点击运行后可以得出如图2所示制造业服务化研究领域的国家合作网络图谱(节点数N=47,连线E=247,Density=0230 3),图谱中圆环状节点的大小表示该国文献产出数量的多少,各环之间的连线表示圆环所代表国家之间的合作发文关系。表2汇总了制造业服务化研究领域文献产出排名Top 10国家的发文量与中心度,发文量这一指标反映出一个国家在该领域内文献产出的贡献度,中心度这一参数则可以衡量一个图谱中节点的关键程度(节点国家文献产出的影响力与质量)。

深入剖析图2与表2的信息可以发现:学术界在制造业服务化研究领域发文量排名前10的国家依次是中国(China)417篇、美国(USA)333篇、英国(England)144篇、德国(Germany)72篇、法国(France)67篇、加拿大(Canada)57篇、印度(India)57篇、瑞典(Switzerland)55篇、韩国(South Korea)53篇、意大利(Italy)53篇。从整体来看,近年来中国在制造业服务化研究领域的文献产出贡献度已经超过了美国、英国和法国,但实际上的情况并不乐观,在相关度这一指标上中国只有0.12远远落后于美国(0.45)、英国(0.28)、法国(0.26),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美国在制造业服务化领域的研究水平占据较高地位,中国在该研究领域的文献质量与影响力相较于美国、英国、法国之间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今后需要保持“量”层面的优势并格外注重产出文献“质”层面的改进与提升。

2.3 作者共被引分析在CiteSpace V软件中,导入数据后可以对相关作者进行共被引分析,进而得到制造业服务化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群。具体参数设置为:选择Node Types界面的Cited Author节点,Selection Criteria选择Top30,点击“运行”后经过微调可以得到如图3所示的作者共被引网络图谱,它可以从宏观层面反映出制造业服务化研究领域的作者合作关系,且图谱中的引文年环大小与该作者所写文献的被引频次及文献质量呈高度正相关。

结合表3与图3可以发现:TAO F[5]拥有最大的引文年环且被引频次高达187,他将近年来出现的先进技术(如云计算、“物联网”、虚拟化和面向服务的技术、先进计算技术)与现有的先进制造模型和企業“信息化”技术相结合,提出了面向制造业的云制造模型,是学术界在制造业服务化领域研究核心作者群中的重要一员;排名第二的XU X[6]在云计算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方面造诣颇深;排名第3的LIU B[7]在服务质量、感知服务组合、服务评价、服务优化等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是制造业云制造服务化领域极具影响力的高产作者。

2.4 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样本文献导入CiteSpace V软件中,Node Types选择key word按钮,Selection Criteria选择Top 30,点击运行后可得到如图4所示的关键词网络共现图谱(节点数N=101,连线E=556,网络密度Density=0.110 1),聚类模块值Modularity Q=0313 3>0.3表明其聚类结构显著。由图4和表4可以看出,频数和中心度都较高的关键词有Service(服务)、System(系统)、Design(设计)、Performance(绩效)、Optimization(优化)、Framework(框架)、Cloud Manufacturing(云制造)、Supply Chain(供应链)、Strategy(策略)。运用CiteSpace V选择LLR算法可以对这些关键词进行聚类并命名:①operational performance(运行性能);②concurrent engineering(协作工程);③production system(产品系统);④cloud manufacturing(云制造);通过精读相关高水平文献可以发现。

制造业企业实行服务化战略的动机主要来源于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8]。换而言之,当同行业的竞争对手试图通过服务化来为自身企业注入新鲜血液的同时,该行业中的其他企业在察觉后就会“吸取经验”并采取紧跟“潮流”措施,

显然这一盲目的决策制定未曾综合考虑过企业可以实施服务化战略时所需要的特定组织能力。因此Tim Baines[9]基于4个成功服务化的制造组织,探索了成功服务于制造业的企业在提供先进服务方面所采用的实践和技术,Luna Leoni[10]以意大利的制造业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欧洲国家采用服务化战略的路径,有助于相关领域学者与企业高管深入理解服务化的进程及其对企业运营的影响效应。近年来,伴随产品服务体系学术价值和商业利益不断攀升,产品与服务的抽象整合已经越来越受到实践界和学术界的关注,但是还没有一个能够容纳各种概念的通用系统框架。Fernanda[11]、Yongtae Park[12]等人梳理了产品服务体系的理论框架与相关特性,在分析产品服务体系优劣势的基础上给出了未来研究的视角与方向,并首次提出且定义了“集成产品-服务”(IPS),为制造业产品与服务一体化领域的深入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5 研究前沿趋势分析CiteSpace V的Timezone功能可以用图谱的形式展现出不同时间年份中的研究热点关键词,根据图5所示的前沿态势时区图谱,可以看出2006—2019年间制造业服务化研究领域在发展前沿趋势最右端与研究热点主题随年份的变动情况:industry 4.0(工业4.0)、service composition(服务组合)、Cyber physical system(信息物理系统)、servitization(服务化)、cloud manufacturing(云制造)等关键词位于图谱(如图5),它们可以作为今后学术界在制造业服务化研究领域的前沿选题方向,具体可归纳为以下3个方面。

1)制造业企业面对服务化困境的应对措施:基于“服务化悖论”这一问题,Kastalli [13]实证分析了2001—2007年由全球制造公司转变为产品服务提供商的44家国家子公司的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过程,实证结果揭示了服务活动规模与盈利能力之间的正非线性关系,制造业企业提供服务创新策略有助于企业绩效的提升。2)外部环境对制造业企业服务化的影响效应:为了在发达经济体中生存,制造企业必须向价值链上游转移,创新和创造更加复杂的产品和服务,因而服务化战略已经受到众多决策者与学者的青睐。为探究影响服务化战略的潜在因素,Neely[14]基于OSIRIS数据库中25个国家10 028家公司的相关数据,总结归纳出的12类服务化方法可以用来扩展传统的3种服务化选择,并根据企业规模这一因素指出了一些与服务化相关的隐藏风险。Santosh Jagtap和Aylmer Johnson[15]则基于5家航空公司进行案例分析,描述了航空发动机公司从产品销售到服务提供的根本性转变过程,并强调了服务信息需求的重要性以及服务信息的利用问题。Juhong Chen[16]引入服务制造企业的结构嵌入性,研究了网络能力与服务绩效的关系以及网络能力对服务绩效的主要贡献和结构嵌入性的中介效应。3)制造业服务化与其他新兴产业的融合发展:随着分布式、网络化和众包云环境的快速发展,全球制造服务网络中的云制造明确表示出对产品数据模型的强烈需求,如Lu,Yuqian [17]等人提出了云制造环境中面向服务的业务交互产品数据模型ManusService;Maria Figueroa-Armijos[18]根据地域创新理论和地域服务化方面的研究进展,探讨公共融资对美国2个关键部门企业生存和绩效的影响;Tao,F[19]和Per Carlborg[20]等人提出了一种由数字双星驱动的产品设计、制造和服务的新方法,并梳理了数字化双驱动产品设计、制造和服务的具体应用方法。

3 结语文中以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数据库的1 489篇精选文献作为样本数据池,从文獻年代分布情况、国家合作网络、作者共被引、关键词共现网

络、前沿趋势等5方面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制造业服务化研究领域的文献在2006—2012年之间处于初步探索阶段,经过2年的轻微回落后,自2014年至今重新呈现出高速发展的势头。

2)中国在制造业服务化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发文量)最多,但文献质量和影响力与美国、英国、法国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根据中心度这一指标可以看出美国在该领域的研究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3)

根据作者共被引分析可知,制造业服务化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群包括TAO F,XU X,LI B,BAINES TS,WU D,WU DZ,ZHANG L,WANG LH等人。

4)研究热点主题包括:制造业服务化的理论基础研究、制造业企业服务化的竞争优势研究、制造业服务化与新兴科技产业的联动发展研究。5)研究前沿趋势主要是:制造业企业面对服务化困境的应对措施研究、外部环境对制造业企业服务化的影响效应研究、制造业服务化与其他新兴产业的融合发展研究。参考文献:

[1]

吴 忠.纽约、东京、伦敦制造业发展模式及对上海的启示[J].科学发展,2018(11):14-25.

[2]Chaomei Chen.Science Mapping: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Journal of Data and Information Science,2017,2(02):1-40.

[3]李 杰.科學计量与知识网络分析方法与实践(第2版)[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8.

[4]Vandermerwe S,Rada J.Servitization of business:Adding value by adding services[J].Management Journal,1988,6(04):314-324.

[5]Tao F,Zhang L,Venkatesh V C.Cloud manufacturing:a computing and service-oriented manufacturing model[J].Proceedings of the Institution of Mechanical Engineers Part B-Journal of Engineering Manufacture,2011,225,B(10):1969-1976.

[6]Xu Xun.From cloud computing to cloud manufacturing[J].Robotics and Computer-Integrated Manufacturing,2012,28(01):75-86.

[7]LIU B,Zhang Z L.QoS-aware service composition for cloud manufacturing based on the optimal construction of synergistic elementary service group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2017,88(09):2757-2771.

[8]Matthieu Crozet,Emmanuel Milet.Should everybody be in services? The effect of servitization on manufacturing firm performance[J].Journal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 Strategy,2017,26(04):820-841.

[9]Tim Baines,Howard W.Lightfoot.Servitization of the manufacturing firm[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erations &;Production Management,2014,34(01):2-35.

[10]Luna Leoni.Servitization strategy adoption:evidence from Italian manufacturing firms[J].EuroMed Journal of Business,2019,14(02):123-136.

[11]Fernanda H nsch Beuren,Marcelo Gitirana Gomes Ferreira,Paulo A,et al.Product-service systems:a literature review on integrated products and services[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3,47:222-231.

[12]Yongtae Park,Youngjung Geum,Hakyeon Lee.Toward integration of products and services:Taxonomy and typology[J].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2012,29(04):528-545.

[13]Ivanka Visnjic Kastalli,Bart Van Looy.Servitization:disentangling the impact of service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on manufacturing firm performance[J].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2013,31(04):169-180.

[14]Andy Neely.Exploring the financial consequences of the servitization of manufacturing[J].Operations Management Research,2009,1(02):103-118.

[15]Santosh Jagtap,Aylmer Johnson.Requirements and use of in-service information in an engineering redesign task:Case studies from the aerospace industry[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0,61(12):2442-2460.

[16]CHEN Ju-hong,ZHANG Rui-jun,TONG Shi-long.The impact of network capability and structural embeddedness on service performance based on servitization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J].IOP Conference Series: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2019,252(05):1-8.

[17]LU Yu-qian,XU Xun,William.ManuService ontology:a product data model for service-oriented business interactions in a cloud manufacturing environment[J].Journal of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2019,30(01):317-334.

[18]Maria Figueroa-Armijos.Does public entrepreneurial financing contribute to territorial servitization in manufacturing and KIBS in the United States?[J].Regional Studies,2019,53(03):341-355.

[19]Tao F,Cheng J F,Qi Q L.Digital twin-driven product design,manufacturing and service with big dat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2018,94(09):3563-3576.

[20]Per Carlborg,Daniel Kindstr m,Christian Kowalkowski.The evolution of service innovation research:a critical review and synthesis[J].The Service Industries Journal,2014,34(05):373-398.

(責任编辑:王 强)

收稿日期:

2019-08-16

基金项目: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重点课题(编号2017-A-023)

作者简介:郑苏江(1995-),男,新疆乌鲁木齐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制造业服务化方向的研究.

猜你喜欢

研究热点知识图谱
我国职业教育师资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
近五年我国职业教育研究热点综析及未来展望
国内图书馆嵌入式服务研究主题分析
国内外政府信息公开研究的脉络、流派与趋势
基于知识图谱的产业集群创新绩效可视化分析
基于知识图谱的产业集群创新绩效可视化分析
基于知识图谱的智慧教育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的教育干预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我国微课研究探析
从《ET&S》与《电化教育研究》对比分析中管窥教育技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