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评自改 贵在有效
——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之自主修改模式反思

2020-01-10徐小琴

课外语文 2020年28期
关键词:评语习作作文

徐小琴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乌江学校,江苏 南京 211806)

李镇西老师认为判断一个班学生写作水平的高低有四点标准,其一就是大多数学生修改文章的能力——是否不需要老师的“通篇见红”就能发现自己作文中的毛病,并予以修改。面对学生写作兴趣不高、语言贫乏等情况,很多教师采取“互评”模式,学生能多角度多层次交流,取长补短。可具体实施过程中有不少学生为了完成任务匆匆修改,套话较多。如何让学生借助“互评”这座桥梁,使学生的“自改”真实有效?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问卷入手,前期功课要做足

部编教材对高年级学生“互评”“自改”习作很重视:如五(上)习作四“二十年后的家乡”,建议“写完后,跟同学互换习作,提出修改建议,再根据同学的建议认真修改自作”;五(下)习作一“那一刻,我长大了”要求“写完后和同学交流,看看有没有把‘那一刻’的情形写具体,根据同学的意见进行修改”;六(上)习作二“多彩的生活”要求“写完后读给同学听,根据他们的建议,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六(下)习作四“心愿”要求“写好以后认真读一读,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不满意的地方,使语言更加通顺、流畅,意思更加清楚、明白”。对学生“修改习作”的要求循序渐进,由“互评互改”到“自主修改”,最终落脚点是培养学生“自主修改”习作的兴趣与能力。

教材反复强调,带动着教师重视,学生是否也能意识到自主修改习作的重要性?近几年接手的是高年级新班,在指导学生“互评”“自改”作文前我会给他们做个问卷调查:1.你希望同学怎样批改你的作文?2.你对同学批改后的作文的做法是什么……从问卷调查中获悉,学生在中年级时写作后,能够“互评”“自改”作文的较少,有的孩子甚至基本没有。学生的建议也很诚恳:“我们可以用一节课的时间去修改,四人小组互读,这样不仅能学得更多,而且能增长自己的作文水平。”“可以用不同的画句子的形式来分句子的等级。”……了解详情,对症下药。

二、示范引领,磨刀不误砍柴工

(一)心中有标准

1.入门——明确标准。部编教材三(上)指导孩子使用改正、增补、删除符号修改病句,三(下)则指导使用对调、移动的修改符号。目前的高年段学生没有系统地学过,教师需要从最基本的开始,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掌握修改符号的用法。初次指导,我会把外出阅卷作文评改要求变动后印发给学生。

2.面批——示范批改。由于学生的作文水平有限,即使觉察到自己作文不妥,却也看不出问题所在。这时如果冒失地随便他们去改,可能会适得其反,挫伤积极性。因此,教师开始时的指导显得尤为重要。我就采用面批的形式和学生一起探讨:这篇文章我会怎样改,为什么这样改。

(二)手中有方法

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该从哪些方面入手。起始阶段,可专注于字、词、句等逐一分主题指导。互评后轮流请学生上台说修改的原因,尽量为每一个孩子提供表现、研究的机会。从一个孩子的引导,到全班的普及,在循序渐进中学会方法。 深入阶段,着重指导文章的中心结构、主题等方面考虑(选择的事例、构段方式、细节描写、详略安排、是否点题),层层深入。针对平时面批时出现的较大的问题或是比较普遍的现象,班集体大讨论。特别是刚开始时学生会眉毛胡子一把抓,无法从细致的角度去分析,此时班级评改课的频率就要高一点。学生评改不求全,从大的范围到细致入微的地方,能有一处闪光点就很好了。

三、稳扎稳打,亦步亦趋真落实

(一)变换花样——期待中激趣

魏书生老师非常赞赏学生“互批”:“每次批改作文,抽签一般都换一个人,每人只批一篇,负担不重。每次又都换人,批的人有新鲜感,有兴趣。每次自己的作文又换人批,看不同的同学对自己的评语,当然也有新鲜感,有积极性。”

同座位互批,是学生比较喜欢的方式,问原因说是熟悉、方便;两组之间左右位互换,时不时能让孩子有点新鲜感;选择一组学生,采取自主抽取方式,抽到谁就批改谁,其余几组随意发放;上次评语获得师生高度认可的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想批改的文章,当然最好的优待是本次可以只读不评。我们也有四人小组内批改,一个人批三篇。一个学生在周记中写分数带来的烦恼,同学的评语各不相同:“你文章总体写得不错,但我认为不管怎样你总要用分数做对比,如果你不重视分数,那么考试时你就会满不在乎。”“对于分数的问题每个人有不同的看法,你也别难过哦!”“文章写得很生动,其实你自己也有好的一面,第一次没考好,下一次努力一定行。”学生在写作中感受温馨!正本作文可以适当地放手让学生批一批,集思广益,获益良多。形式多样,趣味浓厚。作文评改课,学生期待满满。

(二)碰撞思维——探讨中激趣

《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明确指出要“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我反思。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给学生充足的时间,针对两个主要的段落或句子互相探讨、细致“互评”:你认为最好的,做好批注,鼓励为主,也可是文题、经典句子等;你认为最值得商榷的,细致分析,写出修改意见。“互评”后告知对方修改的原因,双方可提出不同观点,思维碰撞,时常蹦出火花,邀请我去“仲裁”。这是学生最开心的时候,随意下位、畅所欲言、以理服人,在合作探究中提高兴趣。

(三)自改选句——静思中激趣

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在《我怎样学习语言》一文中说:“写完了,狠心地改,不厌烦地改。字要改,句要改,连标点都要改,毫不留情。”学生“互评”时津津乐道,“自改”却觉得任务加重。此时降低要求,重点自改“最值得商榷”的一句,力争做到运用恰当的描写,细节突出,语言生动。

如:题目《是气球还是汽车?》(雨琳)

原文:突然,优美的音乐荡漾在耳畔,座椅开始变平变软,令我非常想睡觉。

建议:我觉得使用点修辞手法会让人感觉更深刻。(文博)

改后:突然,优美的音乐荡漾在耳畔,荡漾在整个车里,荡漾在我的心里……“啊——”只一瞬间,我就哈欠连天。

简单几笔修改,生动许多,学生也感觉似乎“自改”并不是那么难。

(四)巧抓典型——赏析中激趣

管建刚建议:“欣赏,一定要有!谁都会上讲评课,只要你会夸孩子。好好地夸孩子的作文,往死里夸,夸死他,那孩子就会喜欢上作文了。”学生“自改”后的作文我会仔细品读,关注全班,努力让每个学生都有被夸的机会:优秀片段,引导学生诵读、鉴赏、摘抄,鼓励相互学习;精选优秀评语、精彩片段、优秀作文等,贴在教室“美文选登”版块上;作文一学期汇总一次,打印成铅字,编成班级作文“书”……选上均可加分,累计加分高的可免写作业等。多兼顾薄弱的孩子,使每个层次的孩子跳一跳都能“够着”。我班小昆的作文总是文不对题,一次给别人写评语时发出感叹:“你文章使用的成语很恰当,如果我也能用一些成语就好了!”我私下指导他从点题入手,一次考试他的作文开头切题、结尾点题,赏析课上读给学生听,大家听后情不自禁鼓起了掌,他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作文竞赛首推,鼓励积极投稿,当学生看到满满的收获,愈发自信。老师也积累了丰富的一手资料,一举两得。

作文教学,百花齐放。虽说“文无定法、思无定式”,但兴趣在作文教学与训练中却显得尤为重要,培养孩子的写作兴趣来自于学生心理上对客观事物的理解追求与喜好,来自作文后的欣赏。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自主修改”阶段应多多放手,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育的意义就在于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发展和完善。我们齐心协力,借助“互评”这座桥,激发学生“自改”兴趣,使“作文后”的教学真实有效,努力在“教育现代化”的道路上迈出自己坚实的一步。

猜你喜欢

评语习作作文
流沙河语录及诸家评语
作文评语探讨
如何写好作文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