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020-01-10石海峰

课外语文 2020年28期
关键词:草堂教师应探究

石海峰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申藏镇中心小学,甘肃 甘南 747605)

一、对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价值和作用的探究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应针对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来开展设计工作,确保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当学生具备良好自主学习能力时,会主动融入到学习过程中,而教师则需要改变以往的教学理念和态度,把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当作主要教学工作,从而迎合新课本提出的各项要求,让学生意识到学习语文的必要性,实现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语文提升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以及全面发展。所谓自主学习就是指学生在不受他人约束的背景下,主动地融入到学习过程中,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以及学习动机,能自觉开展学习。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要求教师改变传统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教学形式,提倡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所以,教师应注重在后续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激发学习内驱力,体现出其主体地位,创设良好教学氛围,让学生具备主动参与语文学习活动的热情。

二、对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自信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探究

(一)激发语文学习热情

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注重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让学生更加主动地探究各种知识点,获得良好学习体验,逐渐内化语文重点内容。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说过知识的获取其实是主动的过程,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才将会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如果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很容易会产生抵触心理,不利于提升整体教学质量。所以,在开展授课时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其主动地融入到语文学习中。尤其是对于处于小学时期的学生来说,其心理和生理还都处于发展阶段,教师一个肯定的眼神、一句激励的话语都将会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和勇气,从而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加强探索以及学习。教师要落实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到存在的价值,激发语文学习热情,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二)注重创设良好情境

要想提升教学质量,就应落实让学生在各教学环节中获得收获,提升学习有效性。但是要想让学生自始至终处于活跃学习状态,避免思维固化是较为困难的,而通过创设良好情境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心理变得至关重要。例如,当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可爱的草堂”这一内容时,就应当自动改变传统的教学形式,积极为学生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加强体验。教师可以通过利用多媒体技术来为学生展示出关于草堂的实际图片,然后再询问学生去过草堂吗、草堂是什么样的,今天老师就带领你们通过视频来全面地参观在北大荒的一个草堂,然后再将视频播放给学生观看,在完成观看环节后,教师再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问题,鼓励学生们回答,如“同学们在观看完视频之后,你们对草堂有着什么样的感受呢?能不能和其他同学分享一下?”在这时候就会有同学说“很漂亮”“很美观”等,教师升华提问,像“那为什么本篇文章作者要把草堂叫作可爱的呢?为什么不说漂亮的草堂”,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这种情境创设,不仅能够让学生有更加直观的感受和学习,同时还将会激发其探究欲望,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加强思考提出见解

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其具有整体、直觉的特点,所以能够实现多角度来诠释语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们,积极提出问题,并发表个人见解,像在教学过程中对个别词语、语句、中心思想等进行全面理解和分析,表达出自身的看法。这就要求教师注重为学生安排勇于表现自我、自由辩论的舞台,让学生将自身想法勇敢表达出来,各抒己见,实现在讨论中加强思想上的交流和沟通,产生思维上的碰撞,确保每一位学生具备自主学习意识。例如,当教师在为学生讲解《麻雀》这一篇文章时,其中在读到“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掉落下来……”这一内容时,教师则可以为学生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问题,像文章中“为什么绝望的老麻雀还在不断地叫着,你们能够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呀”,然后再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思考,也可以以小组的形式共同探究。虽然学生的回答都较为片面,但是却都有着一定的道理,在这时教师应当肯定每一位学生的见解和看法,并让学生感受到认可,获得学习乐趣,实现在这一过程中提升学生自信心,逐渐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对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善于引导学生探究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分析

(一)落实小组合作学习

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和辅助者,在语文教学工作中应当体现出自身的引导作用,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提升自身价值,调动学习欲望,从而体现出自身主体地位,所以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开展是至关重要的。为了体现出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学习态度等合理分组,并在每一个小组中安排一位具有责任心以及学习能力较强的组长,让每个小组的组长协助教师完成管理工作,然后教师再为每小组设定具体学习任务。例如,当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古诗三首》这一节内容时,要为各小组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像熟读古诗,掌握古诗中的生词,并且融入自身情感来和小组中的成员进行互读,让学生加强交流和沟通。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避免逐字逐句地为学生们讲解,而是让学生借助参考书进行自主理解和小组讨论,也可以依据画图的形式让学生们发挥想象力,实现画出诗句当中的各种意境,促进学生更加自主地开展学习,避免处于盲目的学习状态。

(二)让学生敢提出疑问

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养成一种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处理问题的习惯,这就要求教师鼓励学生勇敢提出质疑,发表不同见解,让学生了解到语文是一门较为广泛的学科,很多问题并没有绝对正确的答案,可以依据自身理解和认识深入探究,通过这种手段来让学生加强体验,调动自身表现欲,实现激发主动学习意识。需要注意的是,小学时期的学生有可能存在部分较为内向的特点,不愿意表现自己,而在这时教师则可以对这一类学生加强鼓励和引导,并采用具有激励性的语言肯定学生,让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实现在这一潜移默化过程中让学生逐渐改变自身学习态度,融入到学习大集体中。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给予一定物质奖励,让学生更加主动地提出各种疑问。

四、对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掌握正确学习手段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探究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善于引导学生们学会学习,掌握有效学习手段。所以在后续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应避免单纯传授重点知识,而是为学生传授可行的学习手段。俗话说得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才会更加轻松愉悦地学习,提升学习能力。但是处于小学时期的学生,其学习能力还处于发展阶段,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语文教师,应注重优化语文教学设计工作,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适当提问、诱导、启发的形式让学生们掌握和了解不同学习手段,还要实现为学生创设应用不同学习手段的机会,确保学生灵活地应用各种学习手段开展自主学习。

五、结语

通过上述问题分析,我们充分地意识到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以往的教学策略和理念,实现在后续的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热情、注重创设良好教学情境、加强思考提出见解、落实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敢于提供质疑以及掌握正确的学习手段,实现在这一过程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自主学习能力。而教师自身也要具备一种正确教学态度,善于反思以及总结教学经验,将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优势体现出来,善于在日常教学工作以及生活中引导和辅助学生,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体现出自身主人翁地位,为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草堂教师应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草堂旧事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章嵚天行草堂藏书捐赠史事考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
教师应首先在道德上成为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