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语文单元主题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2020-01-10

课外语文 2020年28期
关键词:德育情境情感

孙 磊

(杭州养正学校,浙江 杭州 310000)

前言

在初中阶段语文学习中,主题教学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以及教师教学经验的进一步丰富,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也越来越多地被关注到。在组织单元语文主题教学中,教师积极借助各项辅助工具,综合完成教学任务,构建较为综合的、丰富的主题课堂教学。德育本身就是语文学科的情感目标之一,与综合性强的单元主题课相遇,则相得益彰,更具有积极意义。

一、德育在初中语文的渗透方向

(一)渗透在丰富的主题中

语文即生活,植根于丰富的生活中,在语文阅读中,几乎每篇课文、每个表达,都有一个鲜活的主题。例如,在赞美自然、赞美生活的《紫藤萝瀑布》《谈生命》《那树》等文章,都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也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其中中真意早已无法用语言言说。在组织教学中,挖掘这些生动的主题,有表达父母之爱、有表达敬畏生命、有表达赞扬生活等,能将这些文章的主题加以挖掘,自然能在不自觉间陶冶学生情操,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潜移默化中展开德育教育工作。

(二)渗透在字斟句酌中

语文的精髓是字词句,于其中斟酌分析,能够使学生在对每个字词的分析讨论中,增强情感感悟,有所收获,以完善教学工作。例如,在读《行道树》一文时,“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唯有这种痛苦能将深沉给予我们”,这样的句子,能够在品读中,使学生对“痛苦”与“深沉”这样的话题加以深化理解。在字句的斟酌与解析中,学生能够更为仔细地体会文章中的情感,并且细腻地捕捉到原本未能捕捉到的情感。

(三)在特殊的字词中加以品读

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在语文文章中,总有很多内容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尽意的。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也使得文字的原本意义,以更为隐晦或丰富的形式被表达出来。如《爸爸的花儿落了》其中“落了”不仅指花儿凋落了,也指父亲“去世”了。如果不能将这样隐晦的内涵读出来,学生就很难体验到其中的滋味,为学生的学习与成长带来丰富的体验,使他们能够理解父母未能言说的词汇、教学中未能表达的情感,具有积极意义。在生活中可以有更为深刻的体验,以完成教学任务。

二、单元主题课教学现状

单元主题课随着新课程改革而逐渐发展并引发关注。在早些年,单元主题课往往被教师所忽略,原因无外乎考试不考,而教师本身也缺乏对这种新的形式的教学经验。但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教学改革日臻成熟,教师也越发地关注到单元主题课的建设,在教材设定中,也设定了专门的课程,逐渐以科学的思路与方法加以解析,将知识点实现发展。但是在单元主题课教学中,需要开发更为清晰的德育教育的思路,实现发展,为学生的学习与成长带来更多的关注,以发展教学的思路。

三、德育在单元主题课的渗透

(一)做好教学预设

将德育渗透于各单元的主题课中,需要教师充分做好预设,综合本单元内容,在教材指导的基础上加以发挥与设定:预设主题,在一些单元结束,会有专门的主题课程,如“倡导低碳生活”“古诗苑漫步”等课程。这些单元课与主题相关联,此时需要教师结合已有教材,设定课堂,做出具体的、可行的、有意义的德育内容,并以此组织学生加以学习与思考。此时也要思考如何为单元课设定德育目标。在设定主题后,则进一步选择素材,素材可以是围绕本单元课程内容的,如“古诗苑漫步”的单元课教学中,单元内容有很多古文、诗词,如《桃花源记》《小石潭记》《核舟记》等。这些古文内容有趣又具有可读性,从中挖掘出相关内容,如作者的生平日志、丰富的知识点等。这些内容都较为积极地适应于当前的预设工作,能够极好地完善教学,增强学生的体验。做好预设,也要更进一步选择素材。无论是古文还是今文,想要打动人心,引发共鸣,都需要从学生的生活中加以挖掘,进而探寻,找到现代化教学的思路所在,做好教学准备。在组织教学中,做好预设,在选材、设定目标等几个方面,融入德育教育内容,积极推进德育工作的展开,以促成发展。

(二)建设教学情境

建设教学情境,也是实现德育渗透的关键所在。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对教学的辅助意义不断加强。此时教学工作的展开,可以更多地利用情境,融情、融景,结合音乐、融合语言文字等于一体,以教学情境为责任,完善教学工作。在单元主题课之下,德育工作的发展,应当是积极主动的,结合当前的教学思路所在,以更为直观的方式展现出来。例如,在学习与红军相关的课程后,不妨用《长征》等相关影视作品的片段,在学生观看中,自然能体验到其中磅礴的气势。建设教学情境,也符合语文学科的语言情境,既是对教学的一种情感烘托,也是对教学内容的一种辅助及配合。结合不同主题,教师可以组织设定相应的情境,为学生做出铺垫,以达成发展。在很多知识点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充分体验其中的情感,与语言文字相配合,能够使其中未能言说的情感得以表达,得到较为巧妙的表现,进而促成发展。语文学科追求“言有尽而意无穷”,很多隐晦的情感,也包括相对的道德品质,都融入其中,通过情感的烘托,使得学生更为深刻地体验其中,掌握相应的关注点,以实现发展,促成教学的展开。

(三)策划核心主题

策划核心主题,是指结合具体的单元教学内容,设定相应的主题环节,促成发展。尽管教材是教学的基础,但是教师在组织具体单元课程设置中,可以围绕本单元的主题课,进行一定的创设,使单元主题课与教学内容、学生情况充分结合,更为合情、合理,也更真实感人,使学生能够更为自觉积极地参与其中,掌握学习的乐趣所在。策划核心主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如在学习了《大自然的语言》《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在》《被压扁的沙子》等单元的课文后,该单元的主题是“倡导低碳生活”,结合这样的主题,实际上可以将主题进一步延伸成为“尊重自然”,引导学生在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的同时,出现保护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路,这也借机强调了保护自然的道德品质建设,为学生的学习带来更为生动的体验。

(四)设置必要延伸

设置必要的延伸,是指在单元课中,仅仅使学生参与是不够的。单元课的设置,要向课外延伸,延伸进学生的生活,及时将学生的生活采集于其中,使学生无论是人文体验还是道德品质,都能有更深刻的体验。如在展开了“天下国家”的单元课教学中,其前提是学习了《黄河颂》《最后一课》《土地的誓言》《木兰诗》等课程,而这些内容,虽然都感人至深,带有较强的家国情怀,但是对于学生而言,尤其是初中阶段的学生,其理解还是不能十分深刻的,此时,若是以当前国家所面临的疫情加以举例:如2020年年初的这场疫情之下,有很多人在大年三十就离开了家门,到了抗疫一线;也有很多人虽然没有到一线,却用自己的方式,去为疫情做支援,如守在小区门口的红衣服的志愿者,还有坚持在武汉营业的餐馆和主动作为隔离点的旅店等,很多我们习以为常的事情,在此时变得不容易,恰当的延伸,能够帮助学生以最为简单的方式,去理解国家与社会,具有家国情怀。

四、结语

充分利用单元主题教学的综合性与整合性,将情感价值加以彰显,将语文德育知识融入其中,真正实现初中语文单元教学的展开。在指导学生更为深刻地体验某一单元内容的同时,可以更为清晰地展开教学工作,以完善日常教学工作。

猜你喜欢

德育情境情感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情感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