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有效运用

2020-01-10林北青

课外语文 2020年28期
关键词:语文老师课堂

林北青

(广东省乳源瑶族自治县民族实验学校,广东 韶关 512700)

为了有效提升初中语文的教学质量和效率,增强初中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要善于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来展开教学。经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不但可以培养初中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还可以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同时也让语文课堂变得更加生动、灵活,进而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因此,本文主要阐述了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同时还展开了一系列有效运用的分析,以供广大初中语文老师加以参考。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一)让学生的合作意识得到有效提高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一直运用的是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让学生只能在被动的情况下,接受老师所灌输的知识,学生在实际的学习中,无法提高自身的集体主义观念及合作精神,这样不但无法帮助学生之间展开交流学习和互动,还会导致学生陷进只会个人学习的误区中。因此,如果老师善于将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融入到课堂中,有利于让学生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帮助他们更好地增强自己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让学生提高自己合作学习的意识,进而增强自己集体主义的观念。

(二)让语文课堂变得更加具有灵性以及高效

随着部编版教材的深入推广,学校对于老师的教学方式愈发地重视了起来,要求老师运用灵活的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并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选择适合的教学模式,以此来进行更有效的教学。老师在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把知识相串联,这样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增强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更能将课堂的良好气氛调动起来,以此来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语文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

二、有效运用研究

(一)转变课堂角色,建立良好合作学习的课堂

在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中,老师需要先把小组成员划分好,要特别注意的是,每个小组的成员,需按学习能力的差异分为A、B、C、D四个等级,四人一组,有利于学困生能力的提高。为了方便老师的管理,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建议划分的小组数目在9—10组之间。在实际的教学中,老师还要突破传统的教学理念,转变课堂中的角色,让学生成为主体,老师作为一个课堂的引导者和辅助者。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老师也要给予他们一定的鼓励和信心,让学生在课堂中,可以积极地发挥出自己的思维模式,然后更深入地进行思考。

例如在教学《天净沙·秋思》时,作为元曲作家马致远的一首小令,这是一首描写游子在他乡思念故乡的曲子,是让学生很难直接产生兴趣的一种体裁。因此,在正式进行教学之前,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分组合作学习,让学生用5分钟的时间口述,现实生活中的秋天是什么样的景色、有什么特征等,让小组的学生认识到秋天代表思念的含义,然后展开探讨,阐述自己对这段话的感受,最后,老师再引入《天净沙·秋思》,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投入更多的情感,进而激发他们对课文的学习兴趣。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小组进行合作学习

多媒体的技术在现代教育中运用得越来越广泛了,在初中的教学中也有着很大的运用价值。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可以将比较呆板的语文知识,以一种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小组成员在探究的过程中,也更加容易投入进去,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他们对语文知识的学习热情,同时也帮助小组成员更加深入地理解语文知识内容。因此,老师在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进行教学时,要针对合作形式以及教学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制作多媒体的教学课件,并创设一些小组之间的互动环节,以此来吸引初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木兰诗》时,老师在导入新课前,可以利用多媒体的技术,播放一段关于木兰替父从军的影视内容,这样会让学生加深他们对《木兰诗》的印象。待完成多媒体的播放之后,老师可以让每个小组都开始回忆《木兰诗》的原文句子,小组的成员就会相互探讨,待10分钟过后,每个小组派一位代表发言所讨论出的结果,如回答得不对,其他的小组成员都可以加以指正,这样就可以增强小组之间的互动性,让他们在互动的过程中,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记忆《木兰诗》的内容。此时,老师可以引进正式的教学内容,这样就会让小组学习的难度降低许多,老师还可以提出相关的问题,来让小组的学生展开探讨,进而加深他们对木兰诗的记忆深度。

(三)运用提问模式教学,调动学生合作思维

对于初中的语文教学而言,想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抓住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老师可以运用“问题导引”的教学模式,来引导初中学生的思维模式。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是可以让他们的思维模式以及语文素养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在一问一答的过程中也会让初中学生更容易掌握语文的知识内容。因此,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学生设置难度适中的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问题的逐一解决,这样不仅能够深化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全面理解与感悟,还有助于学生的阅读水平和独立思考能力得到提升,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学生的合作学习效率和语文综合能力。

例如在教学《最苦与最乐》时,老师就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如:“同学们,在你们的实际生活中,有没有发现最苦和最乐的事情?”然后让每个小组成员探讨自己生活中最苦和最乐的事情,经过探讨之后,老师再引进作者梁启超的最苦和最乐的事,这时,学生就会集中注意力去听老师的讲解,进而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知识。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增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思考能力,从而提高老师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四)采用组间竞争方式,增强学生的凝聚力

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语文教师就可以采用组间竞争的方式,充分调动起每一小组成员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首先,语文教师可以按照教学内容和目标,为学生布置合作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共同商讨完成,并且率先完成全部任务的小组给予适当的奖励,点燃起每一位学生的热情和斗志,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合作之中。这样不仅能够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全面记忆和理解,还能增强学生的学习效率。其次语文教师可以根据每组的学习成果,为学生提供评判的标准,最终选取出完成准确率最高的小组。通过竞争式的合作学习方式,能够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凝聚力,实现学生的高效率合作学习,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发展。

例如在《藤野先生》教学中,语文教师要让学生了解文章围绕中心取材,以时间为顺序,明暗两条线索相结合进行记叙的特点,学习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感悟藤野先生高尚品格和作者爱国主义情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和情感。因此,语文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合作任务:①文章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转换三个地点的语句;②以藤野先生是一个___的人组织语言,选择角度概括人物形象;③文章的主题思想是什么?④总结阅读的体会与感受。从而,当学生在小组内完成这四个合作任务,基本上已经全面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领悟鲁迅感念师恩的丰富内涵,从而有效地增强学生的阅读水平和理解能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提高自身的语文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应该要意识到小组合作学习对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性,且要科学合理地使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来展开教学,积极地调动起初中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进而让他们更加积极地加入到小组学习中。以此就能更好地培养初中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初中语文的教学质量和效率,同时也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

猜你喜欢

语文老师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美在课堂花开
六·一放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