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现状及教学研究

2020-01-10张德平王国勋

课外语文 2020年28期
关键词:综合性古诗词教材

张德平 王国勋

(1.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平泉镇上刘小学,甘肃 庆阳 744517;2.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平泉中学,甘肃 庆阳 744517)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性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为语文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把语文课程知识与我们的实际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改变了语文教学中课本资源的绝对性地位。学生能够通过语文综合性学习,从课本中走出来,融入实际生活,走进生活,提高语文学习的水平,也解放了学生。农村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拓展程度还不够高,在小学语文教学和学生综合性学习方面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在此,笔者将和大家探讨教师如何开展农村小学的语文综合性教学工作的策略,希望能为农村小学教师语文综合性教学和学生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方面提供一些参考。

一、充分挖掘语文教材,紧密联系实际生活

“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生活和语文之间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在语文新课改背景下,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得到了更深层次的重视,教材中的内容也进行了一些优化,新教材中突出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也有很多。教材作为最基本的教学工具和农村小学学生们获取知识最主要的来源,它的作用不言而喻,而生活性作为语文综合性学习比较重要的一个特征,在教材中也得到了体现。教师在开展综合性教学的时候要充分地注意以教材为最基本的媒介,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挖掘出教材里体现综合性的内容,尤其是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部分。

例如在小学语文三年级教材中的综合性学习内容——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在这个模块的教学,学生阅读了《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故事,欣赏了赵州桥和《清明上河图》,走进了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宝库。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比较有趣的新奇的传统文化的介绍,一些图片的展示,如剪纸、戏剧、龙舟、陶瓷等,让学生们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然后对学生进行分组,每一组收集组内几个比较感兴趣的传统文化,然后进行了解和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教给学生一些方法,例如询问家长、查阅资料和书籍、网上下载等,提高分组工作的效率,然后再在课堂上进行分组展示,有问题大家共同交流探讨,最后对小组的成果进行评价,提出做得好的和需要完善的不足等。尤其是对于农村小学来说,有许多地区还保留着自己特有的风俗习惯,学生可以和家里的长辈交流探讨,去深入了解此项传统文化的起源、延续传承、意义和现在的发展等。通过对自己家乡特有的传统文化的了解,能够增强学生对于自己家乡的传统文化的认同,理解其中深刻的内涵,也可以在此项活动中感受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在类似这样的教学内容当中,教师对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能够让学生在生活中去真正感受语文、理解语文,体会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真实性意义和生活性内涵。

二、改进语文教学方式,注重学科间的整合

语文综合性学习最主要的一个特征就是综合性。语文从来不是孤立的一门学科,它不只与生活息息相关,也和其他的学科之间存在着深厚的联系。古人云“独木不成林,孤掌难鸣”,也同样适用于语文综合性教学,没有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整合,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要求是难以达到的。

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就是古诗词和文言文。作为我国古代优秀的经典内容,古诗词和文言文等载体为我们留下了精彩绝伦的文字之美、文化之美。在教学语文一些朗朗上口的古诗词时,教师可以改进传统的以“课本为中心,用粉笔+板书的笔记,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尝试着与其他学科联系起来,辅助教学。比如与音乐进行整合,在一年级上册的《咏鹅》《敕勒川》;二年级的《赋得古原草送别》《春晓》;六年级的《一剪梅》《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古诗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要求学生们背诵理解的同时,在教学中可以放有关的音乐作品,或者教学生们唱古诗词,这样比较有记忆点,同时也让学生们感受到了语文学习和音乐之间碰撞的火花。再者,仍然是古诗词教学,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对古诗词的理解和认识,通过自己的想法,用画笔画一幅画来描述其中的内容,这样不仅可以分享学生们的不同理解,还可以发挥学生们的想象力,利用美术与语文学习相结合,达到更好的效果。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开展,教师要注意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还要打破语文和其他学科之间的壁垒,注意语文学习的兼容并包,与其他学科之间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性素养,并且发挥整体性协调的作用,为综合性素养的提高助力。

三、开展实践性的活动,提高语文综合性素养

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很重要的一个特点是实践性,实践性活动的开展是提高语文综合性素养的有效手段,它以学生自身的参与,实际的生活体验和活动经验,能够有效地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实现学生语文与生活的沟通,课堂内外的相通。学生通过自身参与,能够对语文学习的综合性素养有很大的提高。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多多开展一些语文的实践活动,例如在教学课文《春天来了》的时候,在农村,很多学生可能比较能够直接地感受到春天来了一些方方面面的变化,例如花草树木,动物,还有农村人们的活动变化。可是作为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的观察能力有限,书面表达的能力也不足,尤其是在现今社会很多孩子学业负担加重,有了空闲时间也不一定会出门观察生活,所以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组织班上的同学参加一次春游或者野餐。在这种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静心观察春天来了花草树木、动物和人类活动方面的变化,同时再教给学生一些表达词语和写作技巧,在活动结束之后,布置一篇小短文,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把那些平常没有注意到的方面细致地描写出来。还有在词语和成语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开展词语和成语的接龙大赛,例如:七手八脚-脚踏实地-地大物博-博学多才-才疏学浅-浅尝辄止-只争朝夕等,不只可以同字接龙,也可以谐音接龙。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还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

通过一系列实践性活动的开展,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到语文知识,还可以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提高观察生活的能力,全面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促进综合性学习的发展。

四、注重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语文综合性能力表现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缺一不可。但是由于语文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读和写方面能力的训练,听说方面的能力就被忽视了,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平衡各个方面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全面性是综合性学习的又一重要特点,同时也是语文综合性学习要求的目标之一,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工作时务必要注意。

在听的方面,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播放一些优质的课文内容音频,如六年级的《北京的春节》《藏戏》《金色的鱼钩》,还有古诗词等,通过认真聆听,体会其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能力。在说的方面,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演讲视频,学习演讲技巧,提高说方面的能力。在读的方面,例如教师在课文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学会阅读,掌握阅读方法,培养自己的阅读取向。教师可以亲自示范和分析内容的思想感情,用合适的语调和语气,或者让学生跟读音频,学会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有勇气大胆读出来。同时推荐一些课外书目,增加学生的阅读量,逐渐找到自己的阅读喜好。在写的方面,注重书面化的表达,通过一些材料分析和范文示例,教会学生基础的写作知识和技巧,逐步摆脱流水账式的作文,提高学生写作方面的能力等。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注重了学生语文四个基础方面的能力的培养,才能让学生真正得到语文综合性的发展,成为全面发展的优质人才。

总之,农村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研究要以教材为依托,与其他学科联系起来,融入实际生活和实践活动,注重各个方面全面发展,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才能得到有效的教学成果,学生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能力才会有效提高。

猜你喜欢

综合性古诗词教材
踏青古诗词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定制铺丝新工艺降低成本提高综合性能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古诗词中的新年
教师在综合性学习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