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

2020-01-10吴晓洲

课外语文 2020年28期
关键词:教材内容中学语文思想品德

吴晓洲

(甘肃省靖远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甘肃 靖远 730600)

德育教育是学校教学的根本,在各个学科教学中都应当渗透德育教育,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语文学科则具有较高的优势,在教材内容中包含了众多的人文素养和思想精神。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深入挖掘语文教材内容的文化内涵,在课堂中高效地渗入核心素养,完成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在学习语文的同时,改善思维和认知,为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逐步完善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职业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树立学生正确的三观,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

在职业中学语文中开展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充分挖掘语文知识的文化内涵,联系思想品德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重视自己三观的养成,接受高效的思想品德教育。逐步提高学生的认知,建立明辨是非的能力,明确道德底线,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高效地吸收语文知识

职业中学的学生大部分是由于中考失利或成绩不理想,选择了职业中学。他们大多数的学习能力不强缺乏自主性,尤其是面对语文这一门科目时,关注力度不足,学习效率不高。教师将思想品德教育和中学语文相结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中感受文章中所渗透的思想教育和文化内涵,逐步提高思想境界,高效地吸收语文知识。

二、职业中学语文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的措施

(一)挖掘语文教材内容,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语文教材内容具有较高的教育价值,教师应当深入挖掘语文教材内容,提炼出其中的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在课堂中采取恰当的手段渗透给学生,有利于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提高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效率。例如在学习《师说》这一篇文言文时,教师应当带领学生深入分析文章内容,首先是全文阅读翻译掌握本篇文章的主要含义。其次教师询问学生初次阅读的读后感。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讨论,自行思考,总结文章主旨。随后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解析,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这一句话的具体含义,并提炼出其中所包含的思想内涵,这是一种全新的师道观念。通过开展《师说》这一篇文章的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从师的重要性,尊敬教师,学习教师身上的良好品德、行为修养和专业技能,从而完成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

(二)联合思想品德教育,开展专题阅读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开展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时,也可以通过专题阅读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阅读中进行讨论探索,引导学生自行摸索出文章中所包含的德育内容,逐步改变学生的思想境界,提高对语文学习的认知。同时也能够明确自身发展的方向,树立梦想意识,并为之努力拼搏奋斗。

例如在学习《最后的常春藤叶》这篇小说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行阅读,反复阅读之后开展小组讨论,讨论文章中每个主人公的人物特点,总结文章想要传达的主旨含义。文章中对几位穷困潦倒的画家进行了详细的描写,年轻画家乔安西,哀莫大于心死,将最后一片常春藤叶作为自己生命的期限。而老画家贝尔曼用画笔画上了最后一片常春藤叶,给予乔安西生的希望。这也是底层贫困人民相互之间给予的温暖。学生通过阅读这篇小说能够深受老画家贝尔曼的感染,认识到人性的伟大和无私。文章中对贝尔曼的描写篇幅不多,却使得这一人物更为立体,对学生的影响也是最大的。通过询问学生的读后感,学生们纷纷表示被贝尔曼的事迹所感动。教师可以利用这一人物的行为事迹来开展思想品德教育,在学生的心中树立贝尔曼这一无私奉献的形象,逐步改变学生的思想认知。在今后的学习和发展中,这一思想精神也将伴随学生,避免学生遭受不良因素的影响,为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保驾护航。

(三)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激发学生心中的爱国主义情怀,认识到祖国的伟大,培养学生无私奉献的精神,肩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就是应当重视爱国主义教育的落实,充分联系教材内容,选择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料,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祖国的强大,激发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养成良好的爱国意识。

例如在学习《荷花淀》这篇课文时,教师为学生渗透相关的背景资料辅助学生开展高效的阅读。文章以轻松愉快的笔调描写了白洋淀妇女送丈夫参军,自觉组建一支队伍的一个故事。通过阅读文章,能够感受到作者对抗日时期中国劳动妇女的赞美,也描写了当时人们艰苦抗争、英勇战斗的抗日生活,表达了作者对人们和祖国的热爱。教师利用这一篇文章开展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阅读文章,为学生播放相关的视频资料,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创设情境。学生们了解了故事的历史背景,在阅读时才能更加深切地感受文章所流露的思想感情,加强和作者心与心的交流,感受到当时劳动人民艰苦奋斗努力拼搏,为祖国无私奉献的民族精神,激发出学生心中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教师及其他同学进行交流,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养成良好的爱国意识,在未来的成长发展中肩负起建设祖国,推动社会发展的重任。

(四)开展实践活动,开展集体主义精神教育

现如今大部分的青少年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性格骄纵,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这些并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未来的发展,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开展思想品德教育,应当重视集体主义精神的教育。可以利用一些相关的实践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努力,相互合作完成任务,提高学生对合作学习的重视程度,逐步养成良好的集体主义精神。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能自觉地开展合作学习,提高学习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充分借助学校和社会的资源,尤其是一些辩论赛活动,需要小组以团队的形式参加,教师可以在语文课堂中利用文章的主题引导学生开展几次辩论演习,锻炼学生的能力,鼓励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参与到辩论赛活动中。小组组长需要分配好任务,带领小组成员搜集各种资料,做好充足的准备。通过各种实践活动的训练,学生体会到了失败和成功所带来的感受,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五)开展生命意识教育,引导学生珍惜生命爱护生命

通过开展生命意识教育,引导学生爱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认识了生命的重要性和可贵,尊重他人,减少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同时学生也能认识到生命的难能可贵和精彩之处,赋予自己生命意义,努力拼搏奋斗。因此,教师应当充分借助语文教材内容,挖掘其中所包含的生命意识教育,通过朗读阅读分析文章,提高学生对生命的重视程度。例如在学习《石缝间的生命》这一篇课文时,教师引导学生详细地阅读文章,感受作者对石缝间顽强生命的感叹。这些种子所面临的环境十分苛刻,阴暗潮湿没有阳光,养分稀少,但就是在这样环境下,它们还是依旧努力向上生长,最终沐浴阳光,实现生命的意义。学生们通过阅读文章,对石缝间的生命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和认知。它们不再是普通的花草,而是一个个为了梦想而努力的生命。深受它们的影响,学生逐步树立生命意识,回首过去展望未来,认识到自身的发展方向,规划未来,实现生命的意义。

三、结语

总而言之,语言是思想的外壳,通过学习语言渗透思想教育,能够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因此中职语文教师应当充分借助语文教材内容,开展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建立集体主义精神,培养爱国意识,并认识到生命的珍贵。能够珍惜现在提高对学习的重视程度,在教师的引导下高效地吸收语文知识和思想精神,逐步提高思想境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德和行为修养。就是只有将德育教育落到实处,才有利于实现对学生的全面教育教学,为社会输送更多全面型的人才。

猜你喜欢

教材内容中学语文思想品德
整合教材内容,为写作教学提供更多方向
中英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及启示
高中历史必修与选修教材内容融通之初探——以选择性必修一的复习课为例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如何让现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对中学语文情趣化学习的思考
关于高职院校国学教材内容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