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统编教材的语文教学新观感

2020-01-09福建省晋江市梅岭街道教育办黄珍藏

天津教育 2020年30期
关键词:要素课文教材

■福建省晋江市梅岭街道教育办 黄珍藏

统编教材从2017年初始年级开始使用,至2019年全面推行。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兼教育工作管理者,笔者多次参加了教材培训,走进了许多教师的新教材教学课堂,对学生语文学科成绩进行分析,于是,对语文教学也就有了新的观察、思考、领悟。

一、统编教材视野下的教学改革

每一次新教材的推行,都是一轮新的教学改革的开始。那么,基于统编教材,我们的改革点在哪里?

(一)教学改革,始于读懂教材

1.读懂教材的编排特点

教材的编排是改革的主体构成,在主题单元编排中采取双线结构,即围绕着“人文主题”及“语文要素”进行,在人文主题背景之下本课包含的语文本体性教学内容十分明显,特别是每篇课文的课后问题更是把教学重点具体化。因而,扣紧课程标准,把握教学目标,基本不会偏颇。

2.读懂教材的知识衔接

立足整册、整套教材而言,诸多语文要素不是集中出现于一个单元或一篇课文,而是往复地出现于不同单元不同课文,且难度要求呈螺旋上升形态。因而,对于首次出现的语文要素,教学时既教得清楚透彻,又要符合课标要求;对于再次出现的语文要素,既要注意原有的基础水平,又要明确提升的点和线。

(二)教学改革,忠于使用教材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统编版教材的确是个“好例子”,每一位语文教师便要有这种“例子意识”,让例子发挥其最大的作用,举一反三。如果说,最初的语文教学只是“授之以鱼”,上一轮的课程改革是“授之以渔”,那么现在的课程改革应是朝向于“授之以渔升级版”,即系统地、指向表达地教给学习方法。

(三)教学改革,合于学科测评

教材,可以让我们知道要“教什么”,相应的,学科测评就应知道要“考什么”。如果仅是考评一些识记的内容,显然不足以与统编教材相配套。因而,命题的内容应蕴含检索、理解、运用、评鉴等层面的内容,双管齐下,以学科测评反促教学改革,促使统编教材理念的落地,即让语文教师在专注“教什么”的同时,也关注“怎么教”和“教得怎么样”。

二、统编教材推行下的教学误区

走进语文课堂,还是会在统编教材使用中,有一定的教学误区。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课堂教学,重“人文主题”,轻“语文要素”

常态课堂上,还是常见有教师把理解课文内容为教学起点,把体会人物的品质或体会作者的情感、文章蕴含的哲理等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事实上,在教育改革大潮的驱动下,教材中的内容已经具备了时代特征,课文中的大白话占据着主流地位,对于学生的理解并未造成障碍。语文教师要正视学情,一旦课文教学的核心目标产生偏移,将影响教学的实效性,如过于关注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势必引发对课文中精妙的遣词用句有所忽视,进而错失语用能力培育良机。

(二)语文要素,重“理念意识”,轻“理念落实”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教育工作,从来不缺理念,缺的是理念的落实”。实则,“语文教学”与“语文要素”之间的距离也源于此,大部分教师在教学思维境界上均能正视“语文要素”的传递,并在阅读单元中进行适当引导,但如何使其贯穿于课堂教学中始终,如何彰显其有效性,依然是课堂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很多教师表示“心有余而力不足”。

(三)延伸作业,重“数量与布置”,轻“质量与反馈”

一节课的结束,并不是语文学习的结束。如果教师能以做教学设计的态度对待作业设计,那么有效的语文学习将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但还是有很多布置的作业倾向于重复抄写与背诵,语文学习完全不允许以抄写背诵巩固课堂学习,但教师如果能在关注巩固字词的同时,关注到学生语言的理解、运用、思维、审美能力的发展,并落实作业的交流与反馈,那么语文作业应会更受学生欢迎。

三、统编教材理念下的教学期待

那么,在统编教材全面推行的现在,如何做到用好教材,克服以上教学误区,引导学生学好语文。笔者提出几点期待,以作抛砖引玉之用。

(一)借用教材,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思路

部编版教材中的单元导读页、课后习题、课文之前的导读、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这四个方面都是每一单元语文素养的具体化,也可作为确定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单元的课文导语均对速读策略进行了引导和阐述,在阅读中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综合运用这些阅读策略,并布置相应的课外阅读作业,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的速度和效率。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都知道一节课不允许提出太多零碎的问题,让学生反复从文本检索零碎的信息,让课堂的提问高效、统领全文尤为重要,在此问题上,课后习题能发挥重要的作用。从几册课文的课后习题去琢磨,都能发现,课后习题对文本进行宏观上(感知全文)的概括、和微观上(品词析句)的琢磨,对引导学生阅读的教学思路提供着很大的参考价值。

(二)分步进行,扎实有效落实语文要素

语文学习中,都知道应该教给学生阅读和写作的方法,如果方法提炼出来后,可以尝试分步进行,让学生在层层递进的练习中慢慢领会方法的妙处,那么语文要素自然就落实到位了。

(三)精心设计,让课后作业成为学习的延伸

语文学习,可以用课前预习和课堂中的教学尽可能帮助学生熟记;更重要的是,课内的阅读和习作方法,需要课外延伸练习加以巩固。一份好的作业设计,应是基于单元或者课文,创设机会让学生自觉地、综合地感悟到课堂习得的方法真的可以帮助自己进行课外阅读和创作,阅读题目也要围绕一个核心设计不同层级的问题。

猜你喜欢

要素课文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背课文的小偷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背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