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有“态度”的教育,推进学校发展新样态

2020-01-09本刊编辑部

天津教育 2020年30期
关键词:样态态度育人

■本刊编辑部

在互联网技术创新与基础教育深度融合环境下,教育机制实现全面优化。但目前基础教育仍存在质量参差不齐、创新发展动力不足等多种问题,影响了教学育人质量。因此,在全新教育环境下,积极发展有“态度”的教育,探索学校发展新样态,已经成为推进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重要诉求。

随着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推进,在“互联网+教育”理念影响下,教育形态大大变革。面对智能技术与现代教育融合发展的新环境,学校要从学生成长视角出发,聚焦教育未来趋势,探索适合学生成长的新样态。因此,积极发展有“态度”的教育模式,探索学校发展新样态,已成为当前推进教学转型,高效服务基础教育改革的全新要求和时代任务。发展有“态度”的教育,推进学校发展新样态,将实现:

一是能成功探索基础教育的创新方向,全面拓宽了教育发展空间。在“互联网+教育”深度发展背景下,基础教育如何发展,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已成为教育界需要妥善解决的重点问题。积极融入智能化教育环境,发展有“态度”的教育,探索全新教育发展形态,为基础教育发展探索了新的空间。尤其是通过尝试开展个性化、智能化教育,让教育内容更多元,为未来教育发展提供多种可能。

二是能有效探索学生培养的全新领域,全面丰富了学生培养内容。有“态度”的教育始终围绕学生的成长兴趣、学习需要来开展教学,通过发挥智慧教育的多样性优势,遵循学生学习的内在规律,注重采取启发式、引导式等多种全新教学方法,高度重视培养学生掌握适应未来的各种能力和综合素养,为学生提供了高质量的教育服务。

新形态是学校转型升级的全新发展方向。在全新育人环境下,学校发展有“态度”的教育模式,尊重了学生个性化成长需求,营造了智能化、多元化的学校发展新样态,为学生全面成长探索了新的科学路径。在深化基础教育改革进程中,要从课程建设、教学评价和学生管理等多个视角出发,尽可能探索适合所有学生的学习体系,使学校教育符合学生成长规律和教学创新方向。在发展有“态度”的教育,推进学校发展新样态时,要坚持做到:

一要科学判断教学育人新要求,积极创新教育理念,全面推进新教育、新课堂和新课程。要重点解决目前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探索生本教育、跨学科教育和融合教育等多种新教育模式在基础教育中的应用策略。要从教育创新和学生培养的内在规律出发,探索学校发展的全新样态。要全面突破传统教育思维,积极围绕学校的办学传统、校园文化基因和内在环境,营造关怀学生、关心学生全面成长的有“态度”、有“温度”的现代学校新样态。

二要以全新育人理念为指引,充分融入智能教育环境,丰富基础教育内容,关注学生全面成长的现实需要,重点围绕适合学生全面成长的良好发展目标,稳步推进基础教育全面改革,为发展有“态度”的教育模式提供必然可能。在发展有“态度”的教育时,要坚持围绕师生发展的多样化需要,重点解决传统教育的“分数论”,按照基础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的内在规律,推动基础教育呈现全新发展样态。要引导学生适应教育新变化,充分融入教育发展的新要求与改革新目标,聚焦学生综合素养培养和能力提升,培养学生形成创新性思维和创造性理念。

三要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的培养要求和成长需要,提供针对性的教学方案。要注重丰富课程内容,积极创新教学方式,完善教学评价机制,为学生个性化成长提供全新路径。要整合课程资源,以学生个性化成长需要为导向,改造现有教学体系,构建课程丰富、全面开放的综合化课程教学机制。在全面推进“互联网+”背景下,学校要将在线教育、创新教育等多种新的教育模式融入办学活动,通过发挥互联网平台优势,整合各类教育资源,构建开放性办学氛围,适应基础教育改革要求,为全面创新基础教育提供坚实力量。

猜你喜欢

样态态度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初心引航,构建“双减”新样态
全息欣赏:小学美术“欣赏·评述”学习新样态
态度
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
黑社会性质组织行为特征的新样态
主流文化存在的三种样态及我们的战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