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析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2020-01-09福建省石狮市石光中学林建森

天津教育 2020年30期
关键词:教材情感数学

■福建省石狮市石光中学 林建森

情感教育在高中数学的教学目标中占据着特殊又重要的地位,由于数学是一门工具性学科,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不少教师很难将情感教育融入其中,以至于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他们甚至会产生厌倦心理。在新时期下的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需注重对学生思想情感的教育与培养,使其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充满热情,推动他们情知共进,和谐、健康、全面地发展。

一、认真研读教材内容,挖掘情感教育因素

教材作为实施一切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与重要载体,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要想有效渗透情感教育,教师首先需认真研究与阅读教材内容,深入发掘与提取其中的情感教育因素,据此制定明确的情感教育目标,为课堂教学指明前进的方向。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在课堂上,应事先分析和钻研本节课教学内容中蕴涵的情感教育元素,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巧妙融入其中,带领学生不知不觉地接受情感教育,让他们以收获知识为前提,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

比如,在进行高中数学人教A版教材中的“等差数列”教学时,教师先出示一组实例:一堆钢管成倒V形摆放,从上至下第一层1根,第二层2根,第三层3根……;某月每个星期天的日期分别为是2,9,16,23,30;全国统一鞋号中,成年男鞋的各种尺码由大到小可排列成28,27.5,27,26.5,26……。指引学生找出相应的数列,讨论这些数列有什么共同点,鼓励他们认真思考、大胆猜想,使其发现各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差相同,揭示出等差数列及公差的定义。接着,教师出示一些数列,由学生判断是否为等差数列,假如是,求出公差;不是,则说明理由,并研究公差是否一定得是正数,随后引领他们探究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借此培养学生在探索中学习数学的精神,促使他们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进而逐步培育学生的数据分析、逻辑推理核心素养。

二、融入数学发展历史,激发学生思想情感

数学发展史和人类历史一样都经历着漫长的过程,也是一个艰辛的探索历程,不少数学概念、原理、性质、公理、定理等在今天看起来十分简单,应用起来也相当方便,但是这都是前人经过不懈努力探究而出的,付出大量的精力与时间,为后人带来便利。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从这一方面切入,结合具体知识内容,巧妙融入相应的数学发展历史,带领学生简单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其体会到数学家的刻苦与钻研精神,激发他们的思想情感。

在这里,以高中数学人教A版教材中的“不等关系与不等式”教学为例,教师可讲述一些有关不等式的发展简史,如:首先从欧洲国家兴起,有两个重大事件,分别是切比雪夫1882年发表的论文,及1928年哈代时任伦敦数学会主席届满时的演讲,他与罗彻斯特、波利亚在著作Inequalities的前言中对不等式的哲学给出很有见解的见解,这标志着数学不等式理论及其应用的研究正式问世,成为一门新兴的数学学科;自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上每四年在德国召开一次一般不等式国际学术会议,出版专门的会议论文集;华人数学家在不等式领域做出过重要贡献,像华罗庚、王兴华、徐利治等老一代数学家,及杨国胜、张晗方、高明哲等教授等,由此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研究的不易,促使他们内心产生共鸣,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三、巧妙借助生活资源,增强学生情感体验

数学本身就是一门生活化学科,教材中含有不少生活化元素,生活中也存在着大量的数学现象,而且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在高中数学课程教学中,为更好地融入情感教育,教师需善于借助生活化资源,适当拓展课堂教学范围与空间,缩短数学课堂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距离,达到化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的效果,辅助学生易于理解所学知识,使其对数学学习充满自信与热情,树立端正的学习态度,同时增强他们的情感体验。

诸如,在高中数学人教A版教材中的“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在课件中出示一组事件:太阳从东方升起;标准大气压下水加热至100℃沸腾;明天下雨;买彩票中奖;实心铁球在水面浮起;导体通电时不会发热等,引领学生回顾必然事件、随机事件、不可能事件的概念,并要求他们也举例说明。接着,教师讲述频数与频率的概念,组织学生分组实验:每人轮流抛掷一枚硬币10次,观察落地时哪面朝上,要求学生在操作中记录正面朝上的频数和频率,然后相互比较和讨论,搜集数据用Excel软件绘制全班同学抛掷硬币“正面朝上”的条形图,让他们发现实验次数越多,正面朝上的频率越接近0.5。这样学生在亲自动手操作与动脑思考中理论知识,体会到数学和生活之间的联系,培养他们的实践精神,使其享受实践所带来的成功喜悦,进而逐步培育学生的数学运算、数学建模核心素养。

四、善于制造教学契机,刻意渗透情感教育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都比较关注理论知识的讲解与解题方法的传授,再加上情感教育属于隐性内容,极易遭到忽视,导致整体教学目标的缺失,影响学生的正常成长,还关系到他们的继续深造。对此,高中数学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应善于制造和提供契机刻意渗透情感教育,引领学生一边学习数学理论知识,一边感知知识中蕴涵的情感因素,使他们内心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与感染,以此助推预期整体教学目标的实现。

五、结语

在高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需深刻认识到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和价值,以固有的教材内容为依托,深入发掘与提取情感教育因素,巧妙融入数学发展历史和借助生活化资源,从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使其学会自我调节情绪,进而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品格,逐步培育学生的高中数学核心素养。

注:本文为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2020年开放课题“运用‘读思达’教学法培育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批准号:KCZ2020043)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教材情感数学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教材精读
失落的情感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