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眼语融合,有爱无碍
——我的数学教学主张

2020-01-09福建省南平市盲聋哑学校刘智平

天津教育 2020年30期
关键词:聋校手语聋生

■福建省南平市盲聋哑学校 刘智平

在近三十年的聋校数学一线教学实践中,我深深感到,听力丧失、语言障碍是聋生最大的个性特征,他们课堂上学习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渠道有且只有一个,那就是靠眼睛看教师“说话”(手语)。特别是数学课堂,涉及许多数字、字母、公式(式子)、图形等,如果聋生没有集中注意力看课(看教师比划手语、看教师口形、看教师板书),那么对于这一堂课教师所讲授的知识,他们的掌握几乎为零。因此,聋生课堂学习数学迫切需要一双灵动的眼眸,“听”得懂,才能学得好。

一、“眼语”的界定

眼,即视觉,是人们感知物体,辨认其形状、大小、色彩、远近等特性,获得空间表象的功能。语,即语言,包含三个方面:一是指口语,是指以声音材料为外壳,以意义要素为内容,并具有现代语言相同的基本结构和基本职能的有声语言。二是指手语,是指以手的动作、身体姿势及表情进行思想交流的手段,包括手势语和手指语;三是书面语,是指以文字为物质材料的某一特定的语词系统和语法系统的总和,通俗地说就是用手写、用眼看的符号语言。所以,眼语融合的教学即教学过程中视觉、运动觉和口语、手语、书面语融于一体的课堂教学模式。

二、主张的原因

(一)教学对象的特殊性

聋生听力障碍,导致他们语言发展迟缓,他们最基本的特殊教育需要是克服听觉障碍和尽快形成和发展语言。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主要手段是手语,要理解、知晓、掌握交流的内容完全靠自己敏锐的眼睛,以目代耳。同时,由于手势语交流的局限性,特别是由此而引起的书面语言表达逻辑混乱,与主流社会语言表达严重背离,经常是手语表达是这个内容,写出来却是另外一个内容,词不达意现象非常严重。

(二)提高教学质量的要求

纵观聋校课堂教学,聋生由于丧失听力,造成接受外界信息渠道狭窄单一,课堂上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渠道有且只有一个,那就是靠眼睛看教师“说话”(手语)。如果聋生没有集中注意力看课(看教师比划手语),那么对于这一堂课所授知识,他们的掌握几乎为零。因此,眼语有效配合交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聋生及时、高效地掌握课堂教授的知识,是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所在。

(三)教师主导地位的体现

聋生由于听觉及语言上的障碍,他们与健听同伴的交往受到很大限制,造成数学经验储备严重不足,需要教师的引导、帮助与支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把握教学节奏,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给聋生及时补充相当一部分数学知识经验。教师要通过灵动的双眼、应用多样的语言形式展开教学活动,要运用不同的“技巧”,如要充分利用灵活的眼神表现形式,或扫描或紧盯一处或瞪眼等,如手势动作及步伐的调节等吸引学生注意力;还要运用夸张口形及丰富的面部表情,这样有利于聋生及时理解、掌握课堂教师所授知识。

三、核心理念与理论依据

眼语融合数学课堂教学核心理念是:发挥聋生视觉、触觉、运动觉等多种知觉系统的作用,补偿缺陷,努力实现功能代偿。眼语融合数学课堂教学主张的理论依据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教育部颁发《聋校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6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指出:1.“听觉障碍严重影响聋生的语言发展,给数学学习带来困难。如何发挥聋生的视觉认知优势,因势利导地培养聋生的数学素养,是聋校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必须解决的问题。”2.“聋校数学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要充分利用聋生视觉优势,采取有效的沟通手段和多元的教学方法,激发聋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第二,耳聋儿童心理特征(包含聋童认知活动特点、个性心理特征和思维发展的特点)及聋儿童形成和发展语言规律。耳聋儿童心理和语言发展规律告诉我们,课堂教学要激发聋生学习兴趣,加强直观性,学和用紧密结合,要培养耳聋学生初步理解、运用有声语言的能力和一定的说话和看话的言语能力,训练视觉、触觉、动觉等感觉器官,充分运用器官补偿功能学习和掌握语言,进而提升学习质量。

四、课堂教学实践

在聋校数学课堂教学中,因教学对象的特殊性,强调眼语融合更具有特殊的意义。因为眼语融合,是聋生学习的基础和前提条件。眼语融合,在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具体的做法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正面使用规范手语。手语是聋校课堂第一语言。首先,教师要熟练掌握规范的手语。当下,要以《国家通用手语常用词表》(2018版)为标准,熟练掌握规范的教学手语。教师要深入学习掌握《国家通用手语常用词表》(2018版),尽快掌握、使用新的手语。其次,教师课堂上说话(比划的手语)时,师生一定要“对上眼”,确认过眼神,手语要以正面姿势、恰当的幅度展示给聋生,辅助以丰富的肢体语言(恰当的表情、眼神及展示身姿),使手语表达呈现出秩序感、层次感、美感,聋生要能看懂和理解。

二是特别注重板书。《课标》指出:“听觉障碍严重影响聋生的语言发展,给数学学习带来困难。如何发挥聋生的视觉认知优势,因势利导地培养聋生的数学素养,是聋校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必须解决的问题。”大量的板书是聋校数学课堂有别于普校课堂教学的显著特点,是眼语融合最显著的表现。聋生的专业语言能力的形成主要来自课堂教学。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发挥板书在引导聋生学习过程中的作用,这是由聋生特殊身心特点决定的。

三是强化互动,提升课堂活力。聋生由于听觉及语言上的障碍,使他们与他人、与同伴的交往受到很大限制,造成数学经验储备严重不足。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聋生多提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的语言实践机会,让无声的课堂活跃起来,让聋生多看、多听、多说,多写数学语句,多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提高聋生语言表达与交流能力,从而克服数学语言的理解、表达和转换障碍;通过互动发展聋生的数学语言能力,促进聋生数学思维能力发展,进而更大限度地开发聋生的潜能。

我们每一位教师应一切从聋生特殊身心特点出发,紧紧抓住“充分发挥聋生的视觉认知优势”这个牛鼻子,急聋生所急,想聋生所想,认真组织数学课堂教学。

猜你喜欢

聋校手语聋生
手语学习,只为更懂你
把握“三个基点”,助推聋生数学探究
聋生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教育研究
自然手语在聋人大学生手语中的使用调查研究——以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为例
培养低年级聋生看图写话能力的策略
聋校语言教学中的
在数学课堂中对聋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探究
立足聋校语文课堂,探寻高效教学之路
奇怪的手语图
电子白板让聋校英语课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