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提升

2020-01-09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市北流镇城南小学

天津教育 2020年30期
关键词:感兴趣学生会书籍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市北流镇城南小学 陈 垚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对于学生需要学习的技能和掌握的能力也越来越多。其中阅读能力是每个学生必备的基础能力,因为无论是语文阅读还是了解社会,都是需要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的。只有对某一篇文章或者事情有一定的理解,才能参透其中的意义。

一、现代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

(一)对阅读不感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的识字量并不多,而课外阅读存在的生字却很多,每当学生遇到不认识的字时,他们不得不停下来寻找家长或者教师的帮助,或者是自己查阅资料,这样会耗费很多的时间。有的学生会觉得,课外阅读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他们是没有耐心坐下来阅读书籍的,对于他们来说,他们最感兴趣的事情无非就是玩游戏。在读书的时候没有一定的读书技巧整本书读完了,书里所讲的内容并没有了解多少,书中所要教给的道理也没有明白。

读书像是走马观花,这不仅没有提高学生个人的阅读能力,知识储备也没有积累多少。久而久之,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就会走神,常常好几分钟过去了,书却没有翻一页。好的环境才会塑造学生好的习惯,小学班级里常常会出现纪律混乱、学生吵闹等情况,而阅读是需要在一个安静的地方静下心来才能完成的一件事情。

(二)教师教学方式单一

学生除了在家里大部分的时间就是在学校度过的,如何提高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重任就落在了语文教师的身上。但是有很多的语文教师只注重课堂阅读,而忽视了课后阅读。一些教师认为这个阶段的学生只需要学好书里的文章便可。而对于课外书籍的重视度并不高。相反,教师会花大量的时间放在维持学生课堂纪律上面,对于学生零碎的时间也没有合理的利用。对于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学也只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讲台上教学生在讲台下听。

长此以往,学生会在教室发呆,对教师所讲的阅读技巧并没有记在心上。针对这些情况,教师要及时更改,并结合信息化教学工具,为学生提供更多有趣的阅读教学模式。

二、提高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策略

(一)推荐学生感兴趣的读物

人只有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才会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探索、去学习。对于课外阅读也一样,学生只有对这个事情感兴趣,才会愿意花时间去阅读。阅读重在情感阅读,学生在阅读的时候投入个人的情感,才会体会到书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只有当学生感同身受,才会对文中所讲的内容感兴趣。例如:这个阶段的学生,他们勇敢无惧,有着冒险的精神,聪明活泼是这个阶段学生的代名词。小学生的好奇心是很重的,一些冒险的书籍是受到儿童喜爱的。针对学生当前的个性,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相关的册本,比如《木偶奇遇记》《海底两万里》等,这种有趣的情节会让学生对书中的内容更感兴趣,这些课外书籍里面有很多优美的语句和脑洞的思维,都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素材的积累。当然更多的是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二)教师的引导

没有方向的努力是白费的。有一个好的阅读方法,会让学生在阅读的时候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就不会盲目,只是想看热闹一样阅读书籍。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阅读方法,养成好的阅读习惯。比如教师可以从课本内容出发,进而引出更多相关的课外阅读书籍。例如:在学习课文《精卫填海》这篇神话故事前。教师可以提前布置,让学生课前预习。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前会翻阅相关的资料、书籍或者文章,在上课的时候就会踊跃回答教师的问题,增加自信心。在上课的时候不会处在一种茫然的状态,而是积极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认真地回答教师的每一个问题,这样学生的注意力也会集中到课堂上面来。教师在讲《精卫填海》的时候,可以以提问的形式引起学生的兴趣,比如问学生,“大家知道精卫是什么吗?”这时学生会竞相回答精卫是一只鸟。接着教师问学生,“它要干什么呀?”学生回答它要把大海填满。这时教师可以笑着提问学生:“那一只小鸟,叼着石子,它可以把大海填满吗?”这时学生会回答教师不会。教师(故作疑惑)提问学生“为什么呢?同学们,可以告诉老师吗?”这时学生会更加积极地回答教师,解答教师的疑惑。因为大海很大,小鸟很小。“原来是这样啊!”这样教师将自己的疑问转给学生,学生回答了教师的疑惑,会有满满的成就感。课堂气氛也会被带动起来。课堂氛围是极好的,学生也会跃跃欲试,回答教师的问题。比起让学生自己阅读这本书,教师提前跟学生讲一下大概内容会激起学生对这本课外读物的兴趣,在课后也会愿意花时间读这本课外读物,去寻找一下这本书里面有没有“海绵宝宝”这种神奇的生物。接着教师将学生的思维重新拉回到课堂教学里面来,跟学生讲一下,为什么精卫想要填海。学生的兴致被带动了起来,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任务也会格外顺利。

(三)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一个好的习惯是可以陪伴孩子一生的。而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好习惯的基础阶段,也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开始阶段。那么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学生零碎的课余时间,带着学生去阅读。在教室的一角,可以放一个课外读物书柜,上面放一些学生喜欢的读物,在课后空余的时间里,教师组织学生在教室里静静地阅读书籍。引导学生准备一个属于自己积累的小本子,在遇到自己感兴趣的词语或者优美语句,可以随时记到本子上面。在阅读书籍的时候要试着揣摩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这样边想边记学生就会投入阅读中来,也不会发呆走神,当然要控制学生阅读的时间,因为长时间的阅读会让学生眼睛过于疲劳。教师还可以安排一周一节固定的阅读课,带着学生一起去阅读。教师在学生阅读的同时加以引导和讲解,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

三、结语

养成好的阅读习惯,对于儿童的身心发展和适应社会的能力都是很有帮助的。学生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养成很好的耐性和自控能力。每一本经典读物都是时间沉淀下来的优秀文章,其中的内容和深意是值得学生学习和揣摩的,在思考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会体会到阅读的乐趣,沉浸在文章带给自身的愉悦中。

猜你喜欢

感兴趣学生会书籍
鲁迅与“书籍代购”
学校“书记有约”走进学生会改革
更 正
AOS在书籍编写的应用
书籍
学联选举结果名单
书籍是如何改变我们的
高校学生会组织的构建及运行
基于Grails的学生会工作管理系统研究
现在是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