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读写结合模式的探讨

2020-01-09江苏省连云港市大岭中心小学孙玲艳

天津教育 2020年30期
关键词:文本小学生阅读教学

■江苏省连云港市大岭中心小学 孙玲艳

一、读写结合模式分析

读写结合模式就是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阅读教学,是通过阅读提高学生语言综合能力,语言综合能力是学生开展所有学习活动的基础和保障,阅读的过程就是吸取文字经验与学习经验的过程。写作教学,是通过写作提升学生思想情感表达能力与写作水平,使学生能更好地将自己的想法以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表达,两者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相结合,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才能有效提高小学生读写能力。

“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读和写作为学生开展各种学习的重要方式,渗透在各个学科之中,也就是读写结合不仅奠定了小学生语文学习基础,对强化各学科之间的联系也具有积极的影响。新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小学生开始接触更多材料写作,基于此,强化写作与阅读的联系,更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写作水平,读中写、写中读,两者相辅相成,大大提高了小学生学习效率。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模式的应用,是通过读书、读诗等方式提高学生语文积累,强调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读写结合关键作用是实现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双重发展,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教学效果。读写结合有效提高了小学生整体学习能力的提升,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与教学方法。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模式的应用

(一)阅读中进行文本仿写,丰富写作内容

小学阶段写作教学还处于初级阶段,小学生刚刚接触作文,对写作的技巧、情感的运用、词语的驾驭等还不熟练,阅读是提高小学生这方面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通过大量的文本阅读,不仅可以丰富小学生词句积累量,还能陶冶学生情感,使小学生在写作中能自然地流露情感。基于此,在阅读教学中合理开展文本仿写是非常必要的,仿写训练能促进读写结合教学的实施,还可以拓展教学内容,丰富学生写作内容。教师通过组织学生阅读指定的文本内容,让学生进行片段、语言、结构的仿写,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比如:在《富饶的西沙群岛》阅读教学中,教师将课本第四自然段作为阅读范本,让学生参照这个自然“总——分——总”的结构形式进行一段仿写,内容不限。有的学生仿写了自己家的宠物,写出了小宠物的可爱、憨态,也表达了自己对它们的喜爱;有的学生对秋天的景色进行描写,写出了秋天的美丽……通过开展这样的仿写训练,学生的写作热情高涨,写作内容丰富,其中的情感渗透也十分充实,在阅读基础上的写作训练,更容易引发学生联想和想象,也更能激发学生的情感表达。

又如:《找春天》一课教学中,教师以课文中“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那就是春天的琴声吧!”一节为例,让学生结合自己对春天的印象,模仿课本的中的排比句式,写一段有关春天的文字,或者根据自己曾经看到过的自然景色展开一段排比描写,通过这样的训练,为学生写作奠定基础。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好词好句,在日后更高层次的写作中,学生就能驾轻就熟地运用词汇和语句。

(二)利用文本“补白”,拓宽写作途径

“留白”作为一种写作手法,能为读者带来想象的空间,可以实现读者思绪的延伸,这样的写作手法更容易引发读者与作者的共鸣。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文本中的“留白”素材,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激发学生相似的情感,让学生能更好地体悟作者的写作意图,感受作者的经历,感同身受地体会文本的思想和内涵,通过这样的方式对“留白”进行填补,这样的阅读意境深远,对学生写作创意、写作思维的培养有非常大的帮助。

例如《三顾茅庐》一文,教师可以通过“背景补白”的方式,使学生理解文章表达的中心思想。通过“补白”,激励学生通过上网搜索、查找书籍等方式去了解文章的时代背景和人物介绍,在课前将对背景材料的补白在学习小组内进行交流,可以使学生快速进入文本情境,有助于正确解读文本。再比如《蒲公英》一课,对课文最后一段的理解的是难点,如何让学生通过对“落在泥土里的种子”去理解对生活的脚踏实地呢?我采用了对文本内容的“补白”方式,引导学生将自己想象成是“那一粒落到沙漠或者湖泊里的种子”,就在自己的生命尽头时,内心会有什么想法呢?这样的问题可以使学生的情感被充分激发出来,知道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填补文本“补白”,可以帮助学生自己解读文本,在表达自己创造性的解读过程中与作者、与文本产生思想与情感的共鸣,让课堂教学更具实效。

(三)结合文本特点,把握写作技能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模式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文本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通过组织写作训练,让学生更好地体验某种文本特点的意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鉴赏能力、审美素养,写作水平都会得到提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样的方式,促进读写结合模式的实施,促进小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提升。

(四)借助写作练习,形成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小学生提高阅读水平,丰富写作积累的关键。因此,在小学读写结合模式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利用合理的写作训练,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意识,养成学生定期阅读的习惯。写作与阅读是小学生获取和提炼信息的主要途径,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记录日记、写读后感的方式,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比如:教师定期开展“读后感竞赛”,让学生每周阅读一本名著或者儿童读物,将阅读的感想、好词好句记录在本子上,课上教师让学生将自己写作的内容分享给大家,看看哪位学生读后感写得最真切、最流利,给予他们一定的奖励,带动全体学生阅读与写作积极性,促进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

三、结语

小学是奠定学生阅读与写作基础的重要阶段,小学语文教师要从小学生的学习特点与认知规律出发,通过读写结合的方式,激发小学生读写兴趣,促进小学生阅读与写作素养的形成。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发现,阅读结合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通过阅读能带动学生写作,通过写作又可以深化学生阅读,实现了学生的阅读积累与写作能力的不断提升,真正做到了“下笔如有神”,本文从两个对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模式展开了分析,旨在助力我国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创新与改革。

猜你喜欢

文本小学生阅读教学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我是小学生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