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基础物理课“学案导学”教学有效性研究

2020-01-09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库车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阿克苏工业技师学院郭志清

天津教育 2020年30期
关键词:物理课学案导学导学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库车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阿克苏工业技师学院) 郭志清

新课程理念的推陈出新使诸多崭新教育手段应运而生,其在相当大程度上影响着现有教育形态,“学案导学”便是众多新型教育手段之一,和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存在差异,其特征是实现学案和导学的有效融合,通过学案来执行导学工作,导学工作依托学案展开,以引导为重点,旨在将传统的“要我学”的模式转化为“我要学”。所以,要想把课堂教学变得更为科学合理,让学生真正学习到物理知识,教师就有必要展现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充分掌握导学的时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学生成长,将抽象的物理知识变得更为具象化,满足学生的多元化成长需求。

一、编写学案是开展“学案导学”工作的前提要素

导学案无疑会成为新兴课堂的重要支撑,高质量的导学案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导向标和船舵,导学案具备极为重要的作用和位置。中学基础物理课程教师在编写导学案的时候需要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确定符合学生实际需求的学习目标

在编写教学案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及时转换自身的角色,将导学案中涉及的“学习目标”和传统教学互动中的“教学目标”进行有效区分。教师所设计的学习目标需要以学生为核心,充分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后续学习提供相应的方向引导,以此满足学生的多元化成长需求。明确关注学习目标的表述程度,尽可能不使用概括性词语,而是要保证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具备良好的可操作性,应用语言需要做到精确完整、通俗易懂,以此满足学生的多元化成长需求。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物质的三种状态的知识内容的时候,可以先为学生设计诸如下列的教学目标:明确物质的三种状态的变化情况及其相互关联性,和其他同学共同讨论在生活中常见的三态变化……此种学习目标对学生自身知识储备的要求较为显著,同时还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技能应用能力,同时在学生交流互动的过程中,学生还能够充分理解到基础物理课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二)设计符合学生认知的预习作业

良好的课前预习工作将会为课中教学提供促进作用,能够在相当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需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教育引导,保证学生能够在课前预习的过程中收获知识,而这无法脱离合理的预习作业的支撑。物理课程的涉猎范围非常广泛,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存在密切关联,可以说物理来自生活,其最终也将会被应用在生活中,教师所开展的教学活动需要充分结合此项特征,全方位地增强物理预习作业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的联系,通过此种方法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理。在正式开展课堂活动前,教师可以将学生拉近物理课堂中,这样便能够促使学生主动探索知识。例如,在带领学生学习“汽化”的知识内容前,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行查阅资料,寻找关于汽化的资料,并寻找自己生活中常见的汽化现象,同时和自己的家长相互交流沟通,用于形成对课堂学习知识的深入了解,后续课堂学习效率将会因此而显著提升。

二、中学物理课“学案导学”的实行方法

(一)“学案导学”需要抓住时机

在利用“学案导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紧紧抓住机会,当学生处于预习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大量疑惑,通过科学合理的思考与讨论仍旧存在似懂非懂的地方,此时便需要教师作出的合理点拨,引导学生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究思考,这样便能够达成高效教学的重要目标,有效满足学生的多元化成长需求。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自由落体”的相关知识的时候,有些学生不知道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和什么有关系,此时教师可以将“伽利略的比萨斜塔实验”作为案例,在未讲解最终结果的情况下,要求学生判定是质量大的球先落地还是质量小的球先落地。当学生不知道自己应该思考什么的时候,教师便需要予以上述引导,帮助学生产生疑问,分析疑问,最终解答疑问,这将会帮助学生形成更为深刻的记忆。由此可以明确,导学过程中的时机把控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将会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节奏和学习兴趣。

(二)“学案导学”需要注重引导

教师通过对“学案导学”模式的深度应用能够在相当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的成长,而教学引导作为“学案导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是教师需要关注的重点,这样便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理。反之,如果教师所提供的教学引导不够科学合理,则会导致学生思维僵化,课堂活动失去应有的活力,无益于学生的深度成长与发展。教师需要通过合理设计“导学”环节的方式,引领学生参与到思索、验证、探讨的过程中,最终获取学习结论,充分感悟到成功的乐趣,这将会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认知能力。

三、结语

总之,基础物理课程是中学教育体系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深入接触世界、了解世界的钥匙,在传统的中学基础物理课教学中,教师通常占据课堂的主体地位,所开展的教学活动并未过多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而导致物理教学效率难以提升。而在当前,“学案导学”模式横空出世,其能够在相当大程度上展现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同时还能够促使课堂更为灵活开放,因而教师有必要作出深入研究应用,正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猜你喜欢

物理课学案导学导学
跳出专业视阈谈大学物理课与微积分的糅合教学
基于自主学习的初中化学“学案导学”实践研究
运用“学案导学”课堂教学策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效能
“阉割课堂”,本不是“学案导学”的错
“学案导学”之我见
动起来的物理课
神奇的液体表面张力
从高中物理课选修情况看执行大学物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