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

2020-01-09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博白县新田镇中心小学庞海林

天津教育 2020年30期
关键词:校本教研核心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博白县新田镇中心小学 庞海林

一、基于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

(一)校本课程内涵

校本课程是基于学校特色化教育背景下,采取“基于学校”“以学校为本”的开发建设原则,解决学校教学实践中面临的阻碍,通过学校教研人员的研究讨论和科学评价,制定解决学校教育中存在的既定问题、规避教育风险的方案。校本课程不等同于校本教材,诸如课程纲要、教学内容、实施方案、评价标准等,都属于校本课程的范畴。换言之,其不一定是教科书或者教案,也可能是一种指导思想或者教学评价方式。

(二)学生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新世纪提出的基础教育教学方案架构,其本质是人本主义,并着重强调学生的身体健康、文化艺术、学习认知等七个维度的素质培养,中国对“核心素养”的研究已经有十余年,2014年教育部将其以政策的规定提出,中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建设开发的实践意义

(一)充实中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促进跨学科能力素养的培养

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教育事业在政策引导和教研人员不懈努力之下逐渐完善,同时,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也应重视一定的地域性和特色性,强化对学生的教育引导,以校本课程开发的形式提升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定向打造有学校特色、有区域风格的高素质人才势在必行。构建适合校情、适合学情的符合核心素养培养的校本课程,能丰富、充实我国的课程体系,为课程建设的理论研究提供支撑性个案,并能以教学研究的形式形成育人合力,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向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靠拢。

(二)探索学科校本课程编制模式,丰富校本课程内涵

目前中国各教育组织和集体对校本课程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理论性研究或者地域文化教育校本中,经验不多、覆盖面不广,或者还有一些学校,单纯借鉴市重点中小学的校本编写经验来仿照编制。因此研究资料积累不充分、实践性与理论建构不对等、校本教材实践数据不充分等问题,都成为影响本校乃至博白地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效果,因此定向探索某一学科的校本课程,并以学科校本课程开发为基本,整合为学校的校本课程体系,可有效实现校本课程内涵的扩充。

(三)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解决育人问题

在“核心素养”落地最重要的是解决两大育人问题,即为“立什么样的德、育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在素质教育扎根人心的背景下,分数不是最重要的,全面的能力才是核心,换言之,就是发挥不同学科教育优势,发挥合力实现“全面育人”。落实立德树人是提升教育竞争力的紧迫任务,而扎实步伐,各科教育稳扎稳打,有效融合学校教学理念,才能实现学生的“全面培养”。

三、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路径探索

(一)明确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适应教育教学发展需要

2014年教育部颁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各学段学生需要发展核心素养体系。”为中国教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基于国外研究学者的探索和国内学者的研究之下,基于国家教育情况、学校情况和学生素质水平,进行课程改革和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令“立德树人”教育方针落地的根本。各学校在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时候,需要以指导思想为开发原则,实现校本课程开发的专业化、严明化,还要适应本校的教育教学发展需要,以本校的校风校训为依托,实现校本开发的特色化。同时,在校本课程的实施上,应坚持《意见》指导,制定合理有序的实施规范、管理流程、总结改进模式。基于时代发展的需要,“核心素养”的内涵势必会再度扩充,届时我们的校本课程也要随着内涵变更而与时俱进。

(二)做好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工作,明确开发流程

1.明确工作原则

校本课程应贴近当地社会风土,贴近学生生活,并以提升学生的发展水平为根本,既要做到辅助基础教学开展,也要做到适应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消除学习成绩屏障,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匹配校本课程并融入校本课程。另外,还要规范建设,不随意、不刻板、不盲目,实现核心素养、办学特色的融合。

2.做好组织保障

将校本课程的开发严格重视、加快落实,学校就应统筹协调,做好工作准备和工作部署,打造一支强有力的校本课程教研班子。学校校长统筹组织管理委员会,并以教研组组长、班主任、学生代表、家长代表为主体成员,做好工作统筹和意见反馈。

(三)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推动课程改革和校本课程融合

课程开发和实施应秉承“以人为本”的原则,并围绕学生需求和学校发展需要定向设计校本内容,积极打造课程改革和校本课程开发两不误的教研新常态。定位学生的“全面发展”,从学生的文化基础水平、自主发展能力和社会参与责任三方面,实现全方位发展、精准发展。打造教学课程质量评价和校本课程开发实施双向机制,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是校本课程的改进和弥补之处,校本课程的开展效果和开展质量,以是否辅助学校基础教育改革为检测标准。一切校本课程都要以方便开展、科学有效的原则建设,力争成为学校基础教育的跳板。

四、结语

总而言之,校本课程的开发应建立在提升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上,以提升学生整体素质为目标不断发展,以校本课程加强对学生的正确行为引导和教学指导,打造全方位多层次的校本课程开发和实践模式,积极进行教研摸索,构建真正适合本校学生发展提升、进步的特色化校本课程。

猜你喜欢

校本教研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