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沟通艺术在小学班主任管理中的巧妙运用

2020-01-09菏泽市牡丹区实验小学邵长霞

天津教育 2020年30期
关键词:二者管理策略班级

■菏泽市牡丹区实验小学 邵长霞

班级管理有两个重要的主体,其中实施管理策略和方法的主体是班主任,接受教师管理方法和策略的主体是学生,二者的相互配合实现了班级管理效果的提升。当然,二者配合良好这是一种理想的状态,在小学班级管理实践中经常会出现学生不配合教师工作的情况,所以班级管理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多方面总结实践发现学生不配合教师的工作多和沟通有显著的关系,所以在班级管理实践中强调沟通非常必要。

一、沟通的作用和价值分析

沟通是信息传递和获取的重要途径。就现阶段的研究分析来看,信息的采集、传送、整理、交换,无一不是沟通的过程。通过沟通,交换有意义、有价值的各种信息,生活中的大小事务才得以开展。以班级管理为例,教师制定的管理策略是从班级整体发展所考虑的,但是学生的立足点和教师的问题出发点是不同的,所以二者会存在分歧,如果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教师和学生会误解彼此的用意,这样一来,学生不会主动配合教师的工作,教师的工作开展也会困难重重。通过有效的沟通,明白学生的困惑,同时学生也更加清楚教师的意图,二者的配合会更具实效性,最终的班级管理工作效果也会显著提升。

班级管理实际上就是对班级的学生行为和个体关系进行协调,同时也是协调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因为教师的思维方式和学生的思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而且双方的问题考虑出发点明显不同,所以没有有效的沟通,二者很容易处在对立面,这对于工作的开展非常不利。所以在班级管理中,掌握沟通技巧,实现与学生的矛盾化解,进而促进二者关系和谐,最终的班级管理效果会更加突出。

二、班级管理实践中班主任沟通的问题总结

(一)沟通过程中的位置问题

从实践总结来看,在目前的班级管理实践中,班主任沟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位置方面。所谓的位置问题,具体指的是在班级管理的沟通中,班主任将自己和学生放在了不对等的位置上。从身份属性来看,班主任是管理者,学生是接受管理者,但是从班级管理的整体性考虑,二者的地位是对等的,因为没有学生的配合,管理者的策略和方法是无法推进实施的。所以在管理的过程中,要获得比较好的沟通效果,班主任需要将自己放在和学生对等的位置上。这样的沟通角色关系不会让学生产生压抑感,学生在和教师沟通的时候也会更加自然。简而言之,沟通的双方应该是地位平等的,但是目前的班主管管理工作中,教师与学生沟通时地位平衡性存在问题,从而影响了沟通效果。

(二)沟通过程中的交换问题

所谓的交换问题具体指的是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和学生的沟通并没有达到信息交换的目的。班主任和学生在进行沟通的时候要完成两个任务,其一是将自己的思考与想法向学生阐述,使其能对班级管理策略有基本的认知和了解,其二是需要掌握学生的基本看法以及对班级管理的具体要求。但是在实际沟通中,大部分教师只完成第一项任务,第二项任务没有完成。在没有完全了解学生想法的基础上,班主任要开展班级管理,需要基于学生的行为进行猜测,从而制定管理策略,但是猜测的内容在很多时候并非学生真正的需求,所以管理策略与实际需要是有差异的,这种情况也影响了班级管理的具体推进,简言之,在沟通的过程中,信息交换的不对等问题对班级管理产生了不良影响。

(三)沟通过程中的引导问题

在班级管理实践中,班主任与学生的沟通还表现在引导方面。所谓的引导指的是在沟通的过程中,教师没有适时进行引导,让学生说更多的话。就沟通的目的来看,一方面是让学生了解教师的做法,另一方面是要了解学生自己的思考以及班级学生的动态。因为班级学生在一起的时间比较长,所以教师的管理策略实施后学生的具体反应,同学之间的了解是比较多的。在与教师的沟通中,教师引导学生讲更多的事实情况,可以更好把握班级学生的动态以及想法,这于管理策略改进等有重要的内容。

三、班级管理实践中班主任沟通的策略与方法

(一)在沟通中强调地位的平等性

1.在沟通中注意讲话的语气。在教学中,教师是管理者,学生是被管理者,所以很多教师在沟通的过程中会不自觉使用管理者的语气和态度,这种情况会给学生造成心理上的压力,所以学生无法真心实意地和教师沟通。基于此,教师在和学生沟通时要尽可能使用平和的语气,从而消除其对学生造成的心理压力。2.在沟通中教师需要充分尊重学生,即在学生讲话的时候,教师要做一个合格的倾听者,不打断,并基于鼓励,这样,学生往往会在不经意间说出更多的内容。3.在沟通中,教师要禁止命令、要求之类的语言,这是平等沟通的大忌。总之,在沟通中,教师和学生处在平等的地位上,减小学生心理压力,沟通的效果会更显著。

(二)在沟通中重视话题的铺垫

在班级管理实践中,班主任和学生的沟通要取得良好的效果,还要重视沟通中的铺垫。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小学生在单独面对教师的时候心理上会有一种紧张感,这种紧张感会影响学生的具体表达,所以在教师和学生沟通之初,学生的心理处于紧张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是无法获取有用信息的。所以在沟通之初,教师可以和学生交流一些无关紧要的内容,逐渐缓和学生的心理紧张状态。再者,教师通过和学生进行日常交流,二者的关系可以迅速拉近,如此一来,学生的心理状态会更加放松。在心理放松的情况下,教师自然而然进行话题的引导,学生会在此基础上与教师进行高质量的沟通。

(三)在管理实践中做到宽严相济

为了实现沟通的有效,在日常的管理中,教师需要做到宽严相济。所谓的严主要指的是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而所谓的宽指的是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以伙伴的姿态出现,从而与学生构建良好的关系。这样,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会显著提升。当学生对教师建立足够信任的时候,二者的沟通氛围会更好,沟通效果也会更加突出。

四、结语

综上所述,班主任是小学班级管理的重要实施者,其在班级管理策略制定和实施的时候不仅要考虑班级的整体情况,还要对学生的实际需要进行考虑,这样,班级管理策略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才会更加突出。沟通是了解学生实际需要的重要途径,所以强调高质量的沟通十分必要。

猜你喜欢

二者管理策略班级
论减税降费背景下的企业财务管理策略
班级“四小怪”
Sweden's Icehotel went all out for its 30th anniversary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摇曳
不称心的新班级
班级被扣分后
译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