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分层的高中数学教学探讨

2020-01-09山东省平度市第九中学

天津教育 2020年30期
关键词:数学教师习题学困生

■山东省平度市第九中学 宋 强

在新课改中,强调高中数学教学需要注重高中生的个体发展,充分调动高中生的能动作用。那么,这就需要数学教师使用分层教学的方法,按照学习成绩将高中生合理地进行分类,然后针对每个类型学生的学习特点采用适用的教学方法,调动高中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可以提升高中生的数学学习效果。

一、了解学生的数学差异化区别,展开分层教学设计

从高中班级包含的高中生类型来看,随着学习、生活、家庭状况的不同,每个高中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均有所差异,这就需要高中数学教师利用差异化的态度对待每个高中生。但是,就目前的高中数学教学情况来看,诸多数学教师依然使用“统一而论,偏向优良”的方法,虽然这种方法可以改善班级内的数学成绩平均水平,但是让其他更多的高中生认为教师有失公允,渐渐地就会缺乏数学学习积极性,从而导致数学成绩逐渐下降。那么,针对该类型问题,就需要数学教师从高中生的个体发展角度出发,在充分尊重高中生的能动作用的基础上,展开差异化的分层教学设计,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其一,在高中数学教学工作中,每个高中数学教师不只教学一个高中班级,会同时教学多个班级,所以为了了解每个班级的数学学习实力,数学教师可以分析对比每个班级的周考、月考数学成绩,这样就可以判断出每个班级在数学解题中存在的优势和缺陷,数学教师可以依据该数据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从而可以慢慢改善每个高中班级普遍存在的数学学习问题。

其二,在每个高中班级中都有若干优等生和学困生,有些班级优多差少,有些班级差多优少,如果数学教师依然使用统一教学的方法,势必会造成教学效果明显差异化的问题,所以为了避免该问题的发生,数学教师必须针对每个班级内的学习情况,施以相应的数学习题训练,尤其对于基础性的数学习题练习。因为,从近年来高考数学试卷的考试题目来看,诸多数学题目旨在考查高中生的基础数学能力,但是由于许多高中生的复习思路没有注重基础性题目,导致高考失分问题频频发生。那么,数学教师需要以因材施教的态度对待习题训练设计,一方面对待成绩中下水准的学生需要设计大量的基础性数学习题,以此巩固学生的数学基础解题能力,另一方面对待成绩中上水准的学生,需要更多地设计拓展性数学习题,迅速升华高中生的数学解题能力,促使高中生突破自身的数学学习瓶颈。

二、制定差异化的教学目标,展开课堂分层教学

一方面,制定班级差异化的教学目标。在诸多高中学校中,由于每年从初中升入高中的学生数量众多,有些学校会将学生划分为若干普通高中班级进行教学,虽然有利于展开数学教学工作,但是这样并未将学生资源的效用发挥至最大化,使其有可能造成人才流失。那么,高中学校需要在每年中考结束后,先统计成功考入本校的高中生成绩分布情况,将成绩优异的高中生单独组建为重点班级,将其他成绩普通的高中生均匀地组建为普通高中班级,并且在分配教学资源上,为重点班级配置更为优异的教师资源、难度更大的数学习题资源,这就可以为开发重点班级学生的深层数学学习能力建立基础。而且,重点班级的学生也是每年可以为学校创造更高水准的高考分数线的储备人才。那么,对于普通班级的学生而言,相对重点班级配置的教师资源较为普通,提供的习题资源难度更小,不过这也符合普通班级的数学学习需求。因此,通过这样的差异化分班方式,使其可以将高中学校的学生资源效用发挥至最大化,既可以提升普通班级的基础性学习能力,又可以提升重点班级的拓展性学习能力,从而提升高中学校的整体数学成绩,这就可以达到分层教学的教学效果。

另一方面,制订学生差异化的教学目标。在以往的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存在在课堂上偏向提问优等生的习惯,其他普通资质的学生失去回答课堂提问的机会,这就会挫伤高中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不利于提升高中数学的教学效果。所以,数学教师需要注重课堂中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既要有针对性地提问学习能力更强的优等生,也要有针对性地提问学习能力较弱的学困生,平衡学生的学习心态,从而可以慢慢地培养高中生的数学学习基础。

三、开展差异化的教学评价,提升高中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每个高中班级中,由于存在不同学习情况的优等生和学困生,所以这些学生的学习心态也会存在区别,这就需要高中数学教师注重每个学生的学习心态,在适当的时候给予适宜的教学评价,既可以起到激励作用,又可以起到纠正改善的作用。那么,这就需要数学教师先要合理地分析每种类型学生的个人情况,使其可以采取行之有效的评价方式。一方面,对于优等生而言,由于该类型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成绩较为突出,所以通常学习自尊心很强,一旦出现学习失误,就会懊恼不已,为了不影响优等生的学习心态,这就需要数学教师积极地进行安抚和鼓励,同时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合理地进行纠正,从而可以重新帮助优等生建立学习自信心。另一方面,对于学困生而言,由于该类型学生不注重数学学习,常常在基础性的题目出错,并且经常在数学课堂上表现出消极的学习情绪,要想改善该类型学生的学习问题,这就需要数学教师耗费较多的课余时间,深入地了解和接触学困生的个人生活,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给予鼓励性的评价,从而可以帮助学困生慢慢改善数学学习问题。

比如,当数学教师在教学《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时,当教师向优等生进行提问时,如“小A同学,请问余弦定理共有多少种形式”,如果优等生不能及时作答而着急时,数学教师可以说“不要着急,慢慢想,你可以试着更换三角形的角度思考哦”,这就既可以给予高中生自信心,又可以给予适当的解题思路,从而可以帮助高中生进行答题。当教师向学困生进行提问时,如果遇到学生不闻不问的情况,教师不能当堂训斥学生,避免学生因叛逆心理激化学习矛盾的问题。所以,数学教师可以在课余时间内与学生进行谈心,并且可以通过家访了解学困生的生活和学习状况,慢慢与学困生建立信任感,并且在接触的过程中不断鼓励学困生,这可以帮助学困生逐渐建立学习自信心,慢慢地提升学困生的数学学习能力。由此可见,通过差异化的教学评价,既可以充分尊重高中生的自尊心,又可以起到促进高中生学习的作用,从而有助于展开有效的高中数学分层教学工作。

四、结语

综上所述,分层教学最为明显的特征就是差异化,所以数学教师需要注重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评价,将分层教学方法带入高中数学课堂内,从而可以提升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数学教师习题学困生
从一道课本习题说开去
一道课本习题及其拓展的应用
抓住习题深探索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高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谈初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