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蝼蛄的研究进展

2020-01-03刘因华赵远张菊夏海梅何鹏飞王胤骁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0年12期
关键词:蝼蛄药理作用化学成分

刘因华 赵远 张菊 夏海梅 何鹏飞 王胤骁

摘要:蝼蛄是一种重要的动物药材,其药用历史悠久,药用价值极高,并且安全无毒。通过从蝼蛄在医药典籍中的记载、分类、化学成分、炮制加工、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为蝼蛄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蝼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进展

中图分类号:R9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20)12-0081-05

蝼蛄为昆虫纲、直翅目、蝼蛄科昆虫,俗名拉拉蛄、土狗、天蝼、地拉蛄等[1-2]。蝼蛄始载于《吕氏春秋》[3],其药用历史悠久,在很多医药典籍中均有记载。1992年版《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材第一册》记载:“蝼蛄为蝼蛄科动物蝼蛄(Gryllotalpa africana Palisot et Beauvois)或华北蝼蛄(Gryllotalpa unispina Saussure)的干燥体;味咸性寒,归胃、膀胱经;有利水、消肿、解毒的功效;用于小便不利、瘰疬、痈肿恶疮”[4]。由此可见,蝼蛄有多种药用功效,是一种重要的动物药材。本文从蝼蛄在医药典籍中的记载、分类、化学成分、炮制加工、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为蝼蛄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1 蝼蛄在医药典籍中的记载

《神农本草经》 记载:“主产难,出肉刺,溃痈肿,下哽噎,解毒,除恶疮”[5]。苏颂曰:“治石淋导水,用蝼蛄七枚、盐二两,新瓦上铺盖焙干,研末;每温服一钱匕,即愈也”[6];《本草图经》记载:“治‘石淋、‘水肿,利大、小便;治瘰疠,骨鲠,治口疮立效”;《延年方》记载:“脐风出汁”;《总录》记载:“牙齿疼痛”;《千金方》记载:“塞耳治聋”;《救急方》记载:“箭镞入肉”;《本草从新》记载:“通便而二阴皆利,逐水而十种俱平,贴瘰疠颇效,化骨鲠殊灵”[5];《别录》记载:“蝼蛄生东城平泽,夜出者良,夏至取,暴干;治鲠用脑,吞之瘥,亦治刺不出,传之即出”;《本草纲目》记载:“蝼蛄入药用雄;通石淋、治疗瘰疬骨哽”[7-8];《弘景医案》记载:“自腰以前能止大小便,自腰以后能下大小便”;《普济方》记载:“如男子病,土狗用身;如女子病,土狗用头”;《玉楸药解》云:“清利湿热”;《本草汇言》记载:“蝼蛄因得湿土秽壤而生,性善钻利,故本药主水脏壅逆;水道不通,二便闭,胀欲死,或水气泛滥致成水肿胀满,腹大如鼓,面浮,喘急不得卧者,服此,停水大行,胀消而喘定”[9];《日华子本草》曰:“治恶疮,水肿,头面肿”[10];朱丹溪指出:“蝼蛄治水甚效,但其性急,虚人戒之”;1980年版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药品标准》记载:“蝼蛄为蝼蛄科昆虫蝼蛄 Gryllotalpa africana Palisot et Beauvois 的干燥虫体”[11]。由此可见,蝼蛄的药用历史悠久,在很多医药典籍中均有记载,它具有多种药用功效,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

2 蝼蛄的种类及鉴别

2.1 蝼蛄的种类 蝼蛄为昆虫纲(Insecta)直翅目(Orthoptera)蝼蛄科(Gryllotalpide)蝼蛄属(Gryllotalpa)动物[12]。蝼蛄属有30余种,我国境内已发现6种:华北蝼蛄(Gryllotalpa unispina Saussure)、东方蝼蛄(G.orientalis Burmeister)、台湾蝼蛄(G.formosana Skiraki)、金秀蝼蛄(G.jinxiuensis You et Lin)、河南蝼蛄(G.henana Cai et Niu)和普通蝼蛄(G.gryllotapa linnaeus),其中东方蝼蛄G.orientalis Burmeister和华北蝼蛄Gryllotalpa unispina Saussure为药用品种。根据专家考证,过去称为“非洲蝼蛄(G.africana Palisot)”的种应为“东方蝼蛄(G.orientalis Burmeister)”[13]。

2.2 螻蛄的主要形态特征和分布区域

2.2.1 华北蝼蛄 华北蝼蛄的个体较大,颜色较浅,胖头大腚;成虫体长约为35~55 mm,黄褐或浅黑褐色,有一个强壮发达的前胸背板和一对有力的开掘式前足;在后足胫节背侧内缘有一个棘刺,也称单刺蝼蛄。若虫体较大、色较浅;雄性生器粗壮,后角长,端部较平;阳茎腹片向两侧延伸,末端分叉,整体呈“W”状。它分布于北纬32°以北的江苏、河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13-15]。

2.2.2 东方蝼蛄 东方蝼蛄体长约30 mm,长翅,类似单刺蝼蛄,前足腿节下缘正常,较平直;后足胫节内侧具3枚背刺(连端刺共7枚);雄性生器后角短,端部平凹,位于腹突之上;阳茎腹片向两侧延伸呈“M”状。它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以南方各省较为普遍。

2.2.3 台湾蝼蛄 台湾蝼蛄分布于台湾、广东、广西、江西、四川。

2.2.4 金秀蝼蛄 金秀蝼蛄分布于广西。

2.2.5 河南蝼蛄 河南蝼蛄的体长约20mm;后翅短于前翅,其它类似东方蝼蛄。它分布于河南省伏牛山、大别山和秦岭。

2.2.6 普通蝼蛄 普通蝼蛄分布于新疆。

2.3 蝼蛄的鉴别

2.3.1 气相色谱分析法鉴别 据报道,Castner.james L用气相色谱分析不同种表皮脂类成分后,发现种间有明显的区别,同种的两性之间也有一定的差别,因此,该法可用于蝼蛄的种间分类和鉴别。

2.3.2 近红外分析法鉴别 据报道,不同种类的蝼蛄聚类关系较远,而同种类的蝼蛄聚类关系较近,因此,可用近红外分析法进行蝼蛄的分类和鉴别[16-17]。

2.3.3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鉴别 据报道,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能够获取不同蝼蛄种以及混乱品种的指纹特征图谱,依照它们的特征峰可以进行鉴定研究[18]。

3 蝼蛄的化学成分研究

3.1 微量元素 据报道,蝼蛄体内的微量元素(P、Ca、K、Mg等)和宏观元素(Fe、Zn、Mn、Ti、Sr、Se、Mo等)含量丰富,其中K元素的含量比一般利尿中药更高,其中Fe、Zn、Cu、Mn、Se、Sr等微量元素的含量比其他抗癌中药高,这可能与蝼蛄解毒、排石和抗肿瘤等功效有较为密切的相关性。

3.2 氨基酸类 据报道,蝼蛄中含有13种氨基酸(主要有天门冬氨酸、组氨酸、丙氨酸、酪氨酸、谷氨酸、脯氨酸、苏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甘氨酸等),其中脯氨酸含量最高,天门冬氨酸、苏氨酸及酪氨酸含量最低。

3.3 生物碱和蒽醌类 牛兰岚[19]从蝼蛄70%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出4 个新黄杨生物碱化合物(Gryllotalpa A、Gryllotalpa B、Gryllotalpa C 和 Gryllotalpa D)和3个已知化合物(3-氨基,5-异丙基环戊内酰胺、2-氨基嘧啶和甘油);刘年珍等[11]从蝼蛄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2-甲基-1,6-二羟基蒽醌-3-O-β-葡萄糖苷、2-甲基-1,3,6-三羟基-蒽醌、2-甲基-1,6-二羟基蒽醌-3-O-β-葡萄糖-(2′→1″)-α-鼠李糖苷、小檗碱、巴马汀、2-methyl-1,6-dihydroxy-9,10-anthraquinone-3-O-(6′-O-acetyl)-α-L-rhamnosyl-(1″→2′)-β-D-glucoside。

3.4 脂肪酸类 郭澄等[20]用超临界CO2萃取东方蝼蛄药材的脂肪酸,测得提取物中总脂肪酸含量为83.29%。

4 蝼蛄的炮制加工

《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记载:“夏、秋二季捕捉蝼蛄,除去杂质,置沸水中烫死,晒干或低温干燥”[21]。《全国中药炮制规范》记载:“取净蝼蛄置容器内,用文火加热,焙至老黄色,有香气逸出为度,取出摊凉,即为焙蝼蛄”[22]。《四川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记载:“取净蝼蛄,照米炒法炒至米粒微黄色,除去米粒,放凉,即为米炒蝼蛄;米炒蝼蛄可减轻对胃的刺激性,有一定减毒作用”[23]。由此可见,蝼蛄的炮制加工方法有多种。

5 蝼蛄的药理作用研究

5.1 毒性实验 张颂等[24]通过实验研究证明蝼蛄对家兔和小白鼠的毒性很小,虽经常餵飼亦未出现中毒现象,实验小白鼠健康情况良好,发育正常,所有母鼠均怀孕生育,生产之幼鼠发育良好;实验家兔体重未减轻,活动及一般状况均正常。笔者给实验大鼠灌胃蝼蛄粉0.8 g·kg-1·d-1,连续28 d,未见任何毒性反应。

5.2 利尿实验 张颂等[24]给家兔灌胃2%蝼蛄粉(不去头、足、翼)混悬液100 mL·d-1,连续1周,白天排尿未见增加的占50%,排尿率增加15%以上者占12.5%,表明无显著的利尿作用。吴维智[25]用去头足、翼的蝼蛄治疗17例水肿病,多数患者于服蝼蛄粉后3~5 h即开始小便,其量和次数逐渐增加,在服药后第3~5 d时利尿通便作用最为显著,而消肿也最明显。熊伟等[26]将东方蝼蛄干燥虫体先用75%乙醇浸泡,然后将蝼蛄取出、晾干、粉碎,再用水煎煮,取水煎液给小鼠灌胃,发现水煎液对小鼠有较明显的利尿作用。

5.3 镇静实验 熊伟等[26]通过实验观察发现,服用上述东方蝼蛄水提物的小鼠,活动明显减少,多聚集在一起,表明东方蝼蛄水提物对小鼠具有一定的镇静作用。

5.4 抑菌实验 牛兰岚[19]研究发现,从蝼蛄中分离出的Gryllotalpa A 具有广谱的抗革兰氏阳性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活性,从蝼蛄中分离出的Gryllotalpa B对枯草芽孢杆菌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刘年珍等[11]研究发现,从蝼蛄中分离得的小檗碱、巴马汀有一定的抗病原真菌薯蓣炭疽菌的活性。张普照等[27]研究发现,蝼蛄乙酸乙酯提取液對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结核杆菌均有较强的抑菌活性。

5.5 细胞毒性实验 自加吉等[12]研究发现,东方蝼蛄提取物中有1个分离样品对3种人宫颈癌细胞株均具有明显的细胞毒性,提示该提取物中存在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物质;杨勇琴等[28]研究发现,东方蝼蛄醇提物中有2个分离组分对人类肝癌细胞具有明显的细胞毒性,提示该提物中存在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物质。

6 蝼蛄的临床应用研究

据报道,临床中以蝼蛄单、复方入药治疗各类水肿,产后尿潴留,产后瘀血癃闭,肝硬化肝腹水症,肾炎,泌尿性结石和与蜣螂同用治疗食道癌等[5]。

6.1 单方用药

6.1.1 治疗大小便不通、水肿、腹水症 据报道,蝼蛄广泛用于治疗大小便不通、水肿、腹水症等[7];吴维智[25]用去头足、翼的蝼蛄治疗17例水肿病,均有效果;朱良春[29]报道,将蝼蛄(去头、足、翼)用文火焙微干脆,研细末,用开水或米汤送服,治疗水肿;《圣惠方》中用干蝼蛄5枚,研为末,饭前用温水送服,治疗水肿胀满重症。

6.1.2 排结石 苏涟教授[8]用蝼蛄治疗多种结石症,发现其有较强的排石作用。朱良春教授[29]报道,用蝼蛄4~7个,焙干研末,开水调服,米酒为引,治疗泌尿系结石。

6.1.3 治疗胞衣不下 《延年方》用蝼蛄八枚,水煮二十分钟,温服即下。

6.1.4 治疗铜铁屑哽喉疼痛 蝼蛄(炙)研末,温水调匀,滴入喉中[29]。

6.1.5 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利水消肿 该疾病后期出现双下肢水肿等症状时,用蝼蛄利水消肿,会收到良好的效果[10]。

6.1.6 促进伤口愈合 据报道,蝼蛄提取物对剥皮基底角质形成细胞化合物具有促进作用,可加快伤口的愈合[16]。

6.1.7 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 据报道,内服蝼蛄可以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30]。

6.2 复方用药

6.2.1 利尿消肿 朱良春认为,临床上遇各类水肿,二便不利者,以蟋蟀、蝼蛄并用,其效益宏;张锡纯认为,对于“湿热、周身漫肿、心腹膨胀、小便不利”的患者,以滑石配蝼蛄,研末服用,效果明显[31]。

6.2.2 治疗尿潴留 宋许叔微《本事方》用蝼蛄、蜣螂虫各七个,新瓦焙焦黄,研末,口服治二便闭结有速效;朱良春[29]用蝼蛄两只,蟋蟀一只,菊叶三钱五分,捣烂制丸,以连钱草四两,煎水送服,治外伤引起闭尿;孙海鸣等[32]用中药汤剂配合蝼蛄琥珀散治疗尿潴留8例,效果满意。

6.2.3 治疗肝硬化腹水 朱良春报道,将蟾蜍8 g,蟋蟀、蝼蛄各2 g,地龙0.8  g,分别焙干研细,口服治疗晚期肝硬化腹水;徐书用中药汤剂并配合消水散(肉桂5 g,盐黄柏 10 g,盐知母 10 g,蝼蛄 20 g)治疗原发性肝癌腹水[33];陶念唐[34]用蝼蛄20 g,肉桂5 g,盐水炒黄柏10 g,盐水炒知母10 g,治疗肝硬化腹水;章次公先生用蝼蛄(去头、足、翼)、蟋蟀各两对,黄芪三钱,地必虫一钱半,研细末,口服治疗肝硬化腹;朱良春用蝼蛄(去头、足、翼)、蟋蟀各2对,生黄芪10 g,地鳖虫5 g,研细末,口服治疗肝硬化腹水[35]。

6.2.4 急慢性肾炎 谢贻亿[36]以蝼蛄为主,辅以中药施治,治疗小儿急性肾炎36例,效果显著;苗医用蝼蛄(去头、足、翼)1个,放入绿壳鸭蛋中,蒸熟后吃蛋,治疗急性肾炎[37];朱良春以炙蟋蟀和炙蝼蛄(去头、足、翼)为主药,配伍黄芪、附片,治疗慢性肾炎引起的水肿[38];朱良春用焙蟋蟀、炙蝼蛄(仅用躯干)各30只,研末,以黄芪水送服,治疗慢性肾炎之水肿,效果明显[39];杨洋[40]研究发现,芪蝼肾炎方(由黄芪、蝼蛄等组成)对慢性肾炎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6.2.5 拔铁屑、竹木刺 蝼蛄5~10只,黄糖5~8钱,共捣烂敷之(另加川续断五钱,冰片二分,效更佳),3~6 h后,异物可自行退出[29]。

6.2.6 治疗前列腺肥大所致癃闭 陈元等[41]用蝼蛄汤治疗前列腺肥大所致癃闭,疗效满意。

6.2.7 治疗精液不液化 张新东[42]等用苗药前列倍喜胶囊(主要成分蝼蛄、皂角刺、刺猬皮、猪鬃草、王不留行等)治疗精液不液化180例,效果显著。

7 小结

蝼蛄的药用历史悠久,在大量医药典籍中均有报道。历代医家用蝼蛄单方和复方治疗各类水肿、尿潴留、产后瘀血癃闭、肝硬化肝腹水症、急慢性肾炎、泌尿性结石、产后胞衣不下、膝关节骨关节炎等疑难杂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未见中毒反应报道。现代药理研究报道也显示:蝼蛄不但没有毒性,而且具有利尿消肿、镇静、抗菌、抗肿瘤等作用。可以说,蝼蛄的药用价值极高,并且安全无毒,值得深入研究和使用。近年来,蝼蛄的药学研究成为热点,其本草考证、化学成分、鉴别方法、加工炮制、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等研究报道逐渐增多,為蝼蛄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参考。随着各方面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蝼蛄很有可能成为一种极具前途、应用更加广泛的昆虫类中药材。

目前,我国的蝼蛄资源丰富,东方蝼蛄(G.orientalis Burmeister)和华北蝼蛄(Gryllotalpa unispina Saussure)两个药用品种的分布范围广,除野生资源外,人工养殖技术已成熟[43],已实现人工规模化养殖,这为蝼蛄的深入研究和产业化开发奠定了基础。今后,要加强蝼蛄的鉴别方法、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机制等基础研究工作,为临床用药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光泉.蝼蛄可入药[N].上海中医药报,2006(5):19.

[2]范丽清.闲话蝼蛄[J].科普之窗,2009(5):54-55.

[3]魏道智,郭澄,刘皋林,等.蝼蛄的本草考证[J].中药材,2003,26(4):284-286.

[4]卫生部.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材第一册(1992年版)[M].北京:卫生部药典委员会,1992:101.

[5]魏道智,郭澄,刘白本林,等.中药蝼蛄中微量元素与临床药效的相关性分析[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02,9(10):64-67.

[6]刘向东,张景龙,王永生,等.《本草图经》药用昆虫考[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1991,7(3):48-53.

[7]魏道智,郭澄,郑汉臣,等.蝼蛄的化学成分和临床应用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2,13(7):427-429.

[8]苏涟,陈集才.《滇南本草》方药新用拾遗[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1997,20(4):44-45.

[9]杨洋.芪蝼肾炎方治疗气虚络阻、风湿袭肾型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的临床观察[D].哈尔滨: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2015.

[10]王东梅,潘敏娟.虫类药物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J].中医研究,2012,25(7):57-59.

[11]刘年珍,何雨晴,卢辛甜,等.蝼蛄化学成分及其抗菌活性[J].中成药,2019,41(6):1295-1297.

[12]自加吉,张成桂,杨勇琴,等.东方蝼蛄提取物对3株人宫颈癌细胞的细胞毒性研究[J].平顶山学院学报,2017,32(5):54-57.

[13]郭澄,魏道智,刘皋林,等.蝼蛄的本草考证与资源分布[C].全国第5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宁夏银川,2002:321-325.

[14]姜丰秋,姜达石.华北蝼蛄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J].林业勘查设计,2009(2):86-88.

[15]蔡柏岐,牛瑶.我国三种蝼蛄的雄性生殖器鉴别[J].昆虫知识,2002,39(2):152-154.

[16]范雪迎,穆婷,高培,等.蝼蛄药学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3):5743-5744.

[17]魏道智,郭澄,吴秋业,等.蝼蛄的近红外光谱鉴别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4,29(7):639-640.

[18]郭澄,魏道智,郑汉臣.中药蝼蛄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研究[J].药学实践杂志,2005,23(11):366-369.

[19]牛兰岚.节肢动物蝼蛄和独角仙抗菌活性成分的分离及结构鉴定[D].郑州:河南科技大学,2015.

[20]郭澄,魏道智.超临界萃取蝼蛄脂肪酸成分及其气相色谱-质谱分析[J].分析化学,2006,34(S1):15-18.

[21]贵州省药品监督管理局.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2003年版)》[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3:412.

[22]卫生部药政管理局.全国中药炮制规范(1988年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367.

[23]四川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四川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15年版)[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237.

[24]张颂,杭秉倩,张香莲.蝼蛄的利尿作用与毒性实验[J].新中医药,1958,9(4):22-22.

[25]吴维智.蝼蛄治疗17例水肿病的疗效观察[J].江苏中医,1961(1):19-22.

[26]熊伟,张晓娟,杨勇琴,等.东方蝼蛄水提物对实验动物利尿和镇静作用的研究[J].生命科学仪器,2015,13(6):34-37.

[27]张普照,靳亮,万红娇,等.11种昆虫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6,22(7):161-164.

[28]杨勇琴,张成桂,自加吉,等.东方蝼蛄醇提物对3种人类肝癌细胞株的细胞毒性研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7,26(15):66-69.

[29]朱良春.蝼蛄、蟋蟀的临床应用[J].江苏医药,1978(3):24-25.

[30]章寅.近10年膝关节骨关节炎虫类药的使用分析[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4,26(2):178-179.

[31]胡渊龙,董桂鑫.张锡纯滑石药对探析[J].国医论坛,2018,33(1):60-61.

[32]孙海鸣,林锦泉,杨邦忠,等.中医汤剂加蝼蛄琥珀散治疗尿潴留8例[J].中西医结合应用临床急救,1996,3(1):32-32.

[33]徐樱,翟昌明,黄一茜,等.徐书运用经方治疗原发性肝癌经验[J].四川中医,2019,37(3):13-15.

[34]孟景春.蝼蛄消肝硬化腹水[J].江苏中医,1995,16(9):21-21.

[35]潘峰.朱良春教授运用虫类药经验点滴[J].江苏中医药,2007,39(7):16-17.

[36]谢贻亿.蝼蛄为主治疗小儿急性肾炎36例[J].浙江中医杂志,1994,29(4):162-162.

[37]龙滢任,龙薪臣,龙彦合,等.苗医常用治验动物类药物辑录[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2,(7):28-30.

[38]陈珑.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温振肾阳”法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临证经验及学术思想研究[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17.

[39]朱泓,陈珑.国医大师朱良春治疗肾脏病常用单味药举要[J].江苏中医药,2019,51(5):10-13.

[40]杨洋.芪蝼肾炎方治疗气虚络阻、风湿袭肾型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的临床观察[D].哈尔滨: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2015.

[41]陈元,聂诗忠,李漾明.自拟蝼蛄汤治疗前列腺肥大所致癃闭[J].中国民族民間医药杂志,2005(75):230.

[42]张新东,金保方,周玉春,等.前列倍喜胶囊治疗精液不液化180例临床研究[J].中华男科学杂志,2009,15(7):665-668.

[43]黄菊林.蝼蛄的养殖技术[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5(2):30.

(收稿日期:2020-06-24)

基金项目:2018年云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院级项目(ZYY2018013)

作者简介:刘因华(1981-),男,主管药师,研究方向:中药学。

猜你喜欢

蝼蛄药理作用化学成分
胡椒碱的药理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中药大黄在临床应用中的功效以及对其药理作用分析
一只蝼蛄里的尊重
不靠谱的蝼蛄
山荆子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金线莲的研究进展
九龙藤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
核桃青皮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一只蝼蛄里的尊重
地球有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