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阴虚阳亢型眩晕中医特色疗法的研究进展

2020-01-03何海燕陆竹仙尹丽华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0年12期
关键词:眩晕综述

何海燕 陆竹仙 尹丽华

摘要:通过对阴虚阳亢型眩晕的相关中医特色疗法进行归纳、收集和分析,从耳穴疗法、穴位贴敷疗法、刮痧疗法、耳尖放血疗法的取穴部位、操作方法、治疗效果等方面进行梳理,以期为临床上护理阴虚阳亢型眩晕患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同时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

关键词:阴虚阳亢;眩晕;中医特色疗法;综述

中图分类号:R255.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20)12-0078-04

祖国医学将原发性高血压归为“眩晕”范畴,可分为不同的证型,其中以阴虚阳亢证居多[1]。现代医学认为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特点的临床综合征,亦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目前,我国高血压的发病率仍呈上升趋势,其中成人的发病率为23.2%(≈2.445亿)[2-3]。有研究表明血小板参数与眩晕患者阴虚阳亢证关系密切,同时容易产生脑梗死、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等并发症[4-6],使患者的生存质量下降。目前国内针对此类型的患者的中医治疗技术多种多样,没有一套特定的标准可供使用,护理人员在选用护理技术时也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本文通过归纳、收集相关文献中的中医特色治疗技术,以期为临床上护理阴虚阳亢型眩晕患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同时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

1 耳穴疗法

1.1 取穴部位及操作方法 魏思宁等[7]取穴肝、肾、角窝上、耳背降压沟、耳尖,各穴位按压50 s~1 min,以能耐受为度。余晓燕[8]取穴交感、神门、降压点、肾,按压各穴位4~5次/d,每穴10~15 s。郁丘婷等[9]取穴肝、交感、神门、降压沟,每天定时按压3次,每穴每次按压60下。辛意等[10]取穴交感、内分泌、神门、肝、肾、降压沟、脾,每日按揉3~5次,每次5 min。陸妍等[11]对基于文献研究耳穴贴压治疗高血压病的选穴特点与原则进行了研究得出高血压病应用频次较高的穴位依次为降压沟、神门、肝、心、肾、交感、皮质下、降压点、内分泌。任珍等[12]通过基于文献挖掘的中药外用辅助治疗高血压用药规律及分析发现,耳穴贴压以降压沟、皮质下、神门为主。从上述可知耳穴贴压治疗阴虚阳亢眩晕可取的共同穴位为肝和降压沟,其他穴位的选取及按压时间和频次尚不确定,仍要进行针对性的研究。

1.2 治疗效果 魏思宁等[7]研究发现耳穴压豆对阴虚阳亢型高血压即时降压治疗效果较好。梁兜选[13]对耳穴埋豆联合穴位按摩在眩晕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耳穴埋豆联合穴位按摩治疗眩晕病阴虚阳亢证的效果较好。陈冬梅等[14]选取60例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失眠患者进行耳穴压丸治疗,分析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睡眠质量差异,结果表明实施耳穴压丸后患者失眠症状得到有效改善。唐晓婷等[15]研究显示,耳穴压丸对社区阴虚阳亢型更年期高血压效果良好,能够有效控制血压变化。也有研究显示耳穴压豆对改善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一定的效果[10]。但在郁丘婷等[9]研究中认为,虽然耳穴贴压联合西药可有效地降压,但收缩压降幅痰湿壅盛组大于阴阳两虚组,舒张压降幅肝火亢盛组大于阴虚阳亢组。从上可知使用耳穴贴压对阴虚阳亢类患者有一定的降压作用,也可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但是对耳穴贴压是否能作为此证型有效降压的选择,并且是否需要联合其他中医特色治疗技术还需后续学者的研究。

2 穴位贴敷疗法

2.1 穴位选择及贴敷时间 李晓曼等[16]研究中贴敷神阙穴,单侧太溪穴和太冲穴,次日对侧太溪穴和太冲穴,每穴每日贴敷8h。肖绍坚等[17]研究中取穴单侧涌泉穴、太冲穴,每次贴敷2~3 h。王楚雨[18]研究中取双侧穴涌泉、神门、内关、曲池、三阴交、太冲,每次贴敷6~10 h。李建[19]取两侧穴位内关、涌泉、三阴交、曲池、神阙。从上可知治疗此证型的患者大部分取穴为涌泉和太冲,但穴位贴敷时间各有不一,仍需大量的研究来确定。

2.2 治疗效果 王楚雨[18]研究显示,穴位贴敷联合疗法对于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有效率优于单纯口服西药,临床症状改善更明显。也有研究表明,降压药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能有效降低高血压阴虚阳亢证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对收缩压的降压作用更加明显[16]。肖绍坚等[17]通过对自拟降压散穴位贴敷治疗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91例进行研究,发现自拟降压散穴位贴敷可以进一步控制血压,减少血压波动。李颖等[20]研究中,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眩晕3号方内服以及穴位敷贴涌泉穴、耳穴贴压治疗显示:眩晕3号方联合穴位敷贴、耳穴贴压治疗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疗效优于常规西药治疗,可降低中心动脉压水平。魏思宁等[21]研究表明,对老年阴虚阳亢型1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中药巴布剂穴位贴敷,有助于降低患者收缩压。综上所述穴位贴敷可降低血压,但其对阴虚阳亢型高血压仍需要更多的研究。

3 刮痧疗法

3.1 操作方法 丁劲等[22]研究中,先刮拭颈部后正中风府至大椎,颈部两侧夹脊穴循行区域、颈部外侧风池至肩峰循行区域;其次刮拭背腰部夹脊穴及两侧足太阳膀胱经循行区域;刮完后平躺刮拭颈部人迎穴区,上肢手阳明大肠经曲池至手三里区域,下肢外侧足阳明胃经足三里至丰隆区域,太冲穴区点按刮拭;最后坐位刮拭头部两侧太阳至风池、头部正中百会至印堂、风池、风府穴区;刮拭时以能忍受为度,每条线刮拭10次,宽约6 cm。张小芳等[23]以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阴肾经循行部位为主,头痛眩晕者加足太阳膀胱经和头部督脉,肝经重点刮拭行间穴、太冲穴、曲泉穴;肾经重点刮拭太溪穴、涌泉穴、大钟穴、然谷穴、复溜穴;足太阳膀胱经取肝俞穴和肾俞穴,头痛眩晕者,可加取太阳穴、眉弓、百会穴、风池穴、合谷穴、曲池穴,颈椎两侧;每个部位刮治15~20次,15 min/次。李丽[24]的研究中刮痧选取百会、天柱、风池、肩井、风市、曲池、人迎、足三里。综上,关于此类的研究较少,对于刮痧的部位、力度和频次还需更多研究的支持。

3.2 治疗效果 丁劲等[21]指出刮痧联合足浴疗法能够有效降压,同时改善睡眠质量。张小芳等[22]的研究结果表明依据患者出现的不同临床症状采取辨证刮痧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压,并提高生活质量。李丽等[23]的研究表明采用循经刮痧联合子午流注择时穴位按摩能够疏通经络,对血压控制水平也有明显改善。综上所述刮痧可联合其他中医特色治疗来降低患者血压,提高生存质量和改善睡眠。

4 耳尖放血疗法

徐曼等[25]对耳尖放血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短期疗效的观察进行了研究,通过对58例原发性高血压采用交叉实验的方法,结果表明耳尖放血与服用降压药相比,在短时间内的降压效果优于服药组。

5 小结

中医特色疗法治疗阴虚阳亢型眩晕,主要从耳穴贴压、穴位贴敷、刮痧、耳尖放血几方面作为辅助治疗,具有一定的疗效。眩晕(原发性高血压)为慢性疾病,病程长、并发症多、预后不良,为延缓疾病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应从不同的方面来进行研究,以期给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KH1]

参考文献:

[1]金建宁,楚国庆,李建红,等.中医辨证治疗初发高血压病[J].河南中医,2016,36(5):807-808.

[2]帕力旦·吾布尔,祖力胡马尔·玉素甫,杨明霞,等.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证型与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9,17(3):330-333.

[3]Wang Z,ChenZ,ZhangL,et al.Status of hypertension in China:results from the China hypertension survey,2012-2015[J].Circulation,2018,137(22):2311-2356.DOI:10.1161/CIRCULATIONAHA.117.032380.

[4]封锐,魏艺,胡元会,等.老年高血压不同中医证型的临床特征及血小板参数分析[J].上海中醫药杂志,2016,50(10):20-23.

[5]雍苏南,龙远雄,阳赣萍,等.高血压病合并脑梗死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17,26(9):1519-1521,1568.

[6]雍苏南,谭元生.高血压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合并病的相关性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8,45(5):914-916,后插1.

[7]魏思宁,王鸿庆,郭栋.耳穴压豆疗法对不同证型原发性高血压即时降压疗效比较[J].山东中医杂志,2016,35(4):328-329,353.

[8]余晓燕.基于中医养生理论的集束化干预对高血压的疗效观察[J].浙江临床医学,2017,19(12):2270-2271.

[9]郁丘婷,胡春蕊,赵外荣,等.耳穴贴压联合西药治疗社区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8,52(12):44-47.

[10]辛意,吴春燕,刘新颖.耳穴压豆对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临床观察[J].继续医学教育,2019,33(7):155-157.

[11]陆妍,李琛,杜宇征,等.基于文献研究耳穴贴压治疗高血压病的选穴特点与原则[J].中国针灸,2017,37(7):779-783.

[12]任珍,白明,苗明三.基于文献挖掘的中药外用辅助治疗高血压用药规律及分析[J/OL].世界中医药:1-5[2020-03-29].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5529.R. 20200309.1643.044.html.

[13]梁兜选.耳穴埋豆联合穴位按摩在眩晕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8,25(14):173-175,179.

[14]陈冬梅,张小彩,魏明,等.耳穴压丸对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16):113.

[15]唐晓婷,安光辉,龚杰,等.耳穴压丸对社区阴虚阳亢证型更年期高血压疗效评价[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11):95-97.

[16]李晓曼,叶建芳.降压药物联合穴位敷贴治疗阴虚阳亢证高血压[J].吉林中医药,2018,38(7):853-856.

[17]肖绍坚,黄希,肖敏.自拟降压散穴位贴敷治疗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91例[J].福建中医药,2019,50(2):19-21.

[18]王楚雨.穴位贴敷治疗高血压(阴虚阳亢型)的临床疗效观察[D].吉林:长春中医药大学,2019.

[FQ(122。175mm,X,DY-W][SQ+1mm][CD=175mm]

[19]李建.中医穴位贴敷治疗高血压的研究进展[J].内蒙古中医药,2019,38(10):162-163.

[20]李颖,裴雯,黄桢,等.眩晕3号方联合穴位敷贴、耳穴贴压治疗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J].河南中医,2019,39(5):710-712.

[21]魏思宁,彭伟,刘杨,等.中药巴布剂穴位贴敷对老年阴虚阳亢型1级原发性高血压的干预研究[J].山东中医杂志,2019,38(11):1042-1045.

[22]丁劲,李向丽,宋宗惠,等.刮痧联合中药足浴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失眠患者的临床观察[C].//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2016:230-235.

[23]张小芳,莫辛欣,潘晓彦.辨证刮痧对老年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患者血压及中医证候影响的研究[J].中医药导报,2017,23(10):83-85.

[24]李丽.循经刮痧联合子午流注择时穴位按摩法对阴虚阳亢型眩晕的临床干预效果[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24):3-4,6.

[25]徐曼,段培蓓.耳尖放血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短期疗效的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6,35(17):117.

(收稿日期:2020-06-23)

基金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建设项目(2018205);云南省卫生计生委内设机构研究项目(2018NS0039)

作者简介:何海燕(1996-),女,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医护理。

通信作者:尹丽华,E-mail:2534041268@qq.com

猜你喜欢

眩晕综述
SAPHO综合征1例报道并文献综述
基于迁移学习模型的小样本学习综述
知识追踪综述
共指消解技术综述
面向自动问答的机器阅读理解综述
施工机群配置优化研究综述
施工机群配置优化研究综述
从痰辨治高血压病经验浅谈
常规针刺加四关穴治疗肝阳上亢型眩晕33例临床观察
突发性耳聋伴眩晕的临床特征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