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推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研究进展

2020-01-03张静灏高金赢曹俊杰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0年12期
关键词:推拿针灸综述

张静灏 高金赢 曹俊杰

摘要:通过检索近5年肩关节周围炎(Periarthritis of Shoulder)的相关文献,综述针灸、推拿治疗肩周炎的研究进展,说明针灸、推拿治疗肩周炎有较好的疗效,且较其他疗法有一定的优势,并对其作用机制作了简要的探讨。

关键词:肩关节周围炎;针灸;推拿;综述

中图分类号:R68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20)12-0075-04

肩关节周围炎(Periarthritis of Shoulder)是一种常见的肩关节疾病,常累及肩关节周围滑囊、肌腱、关节囊、肩周肌等软组织。其主要临床特征以肩臂疼痛、活动范围受限为主,患肩常夜间疼痛明顯,干扰睡眠,不仅造成肩关节的活动障碍,还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产生严重影响,久而久之引发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1]。中老年人多发,集中发病年龄在55岁上下,女性常多于男性,因此也被称为冻结肩、五十肩等[2]。虽然肩关节周围炎可一定程度自愈,但在较长的自愈期内,肩关节周围炎患者需忍受较大的痛苦。目前西医对肩周炎的治疗多以物理治疗、口服NSAIDs药物、关节腔注射类固醇激素等非手术方法以及关节镜下松解、神经阻断术、开放手术等手术方法治疗,疗效欠佳[3]。近年来,以针灸、推拿为主的中医外治法在治疗肩周炎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现将近5年针灸、推拿治疗肩周炎的进展概况综述如下。

1 中医对肩周炎病因病机的认识

中医学认为肩周炎属于“漏肩风”、“痹证”等的范畴。在《灵枢》中记载“肩痛”、“肩不举”,并将其描述为“肩痹”、“肩似脱”。病名最早载于《针灸资生经》,《针灸甲乙经》描述为“肩背痹痛,臂不举,寒热凄索”,并将其称之为“肩重”、“肩似拔”、“肩背痛”、“肩背痹”、“肩胛周痹”等。“肩头冷痛”、“肩不举”、“肩中热痛”的病名见于《普济方》。《备急千金要方》和《临证指南医案》中“肩胛痛”,《金匮要略》的“中风历节”、“肩不遂”等,均是对肩周炎的记载[4]。湿、热、风、寒等邪气阻滞人体经络,阻碍正常的气血运行,导致肢体关节、筋骨等处发生疼痛、酸楚、麻木等不适,关节僵硬、屈伸不利、甚至发展成关节变形而活动受限,是为痹症。《素问·评热病论》,指出其发病与患者身体虚弱、饮食劳倦内伤、精气不足等因素有关[5]。《诸病源候论》中记载:“此由体虚,腠理开……邪客关机,则使筋挛。”因感受风寒湿邪,气血不和,致局部粘连,从而出现局部疼痛,活动受限。肩周炎主要有湿痹风寒、气血不足,经络气滞、肝肾不足等证候。其病机既有正虚,又有实邪;热证少见、寒证多见;风寒湿等外邪为标,气血、肝肾亏虚为本,乃本虚标实之证[6]。总之,肩关节周围炎总的病因病机归结于机体筋脉失养,卫气不充,腠理失固,感受风寒湿邪,筋脉阻滞,不通则痛。

2 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应用

中医认为肩周炎的发病主要与肝、脾、肾发病相关,针刺治疗可调节人体脏腑阴阳的盛衰,恢复正常生理功能。针灸治疗具有起效快、操作简便、费用低廉、无副作用等优点。经由几千年的历史表明,针灸疗法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并且可以获得显著的治疗效果[7]。针灸治疗肩关节周围炎常用的取穴方法主要是局部选穴、阿是穴以及循经取穴。阿是穴即选取肩关节周围的压痛点,“灸刺皆验”为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所言。肩三穴由肩前穴、肩贞及肩髃组成,肩前为局部奇穴,皆为局部选穴;手三阳经穴选取:肩髎、肩髃、肩贞。针刺可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缓解疼痛[8]。研究表明针灸治疗具有改善患肢毛细血管的收缩及舒张,改善动脉的痉挛,调节交感神经等生理功能,有利于改善肩周关节组织微循环等功效[9]。

蔡圣朝等[10]强调肩周炎可分为三期配合不同的补泻手法。缓解期治疗以益肾健骨、补肝柔筋为主;疼痛期治以活血消肿、通络止痛为主;粘连期则以松粘解挛为主。一个疗程为7 d,休息1 d,再进入下一个疗程。研究结果显示“环臂八针”可显著改善患者肩部疼痛,减轻炎症水肿,改善关节活动度。关翔鑫[11]收集80例肩周炎患者,治疗组采用温针灸,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结果治疗组患者治愈率57.5%,高于对照组的30.0%,表明温针灸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肩周炎起效迅速,易于被患者接受。冯筱清等[12]将7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在臭氧水穴位注射的基础上加用温针灸治疗来观察肩关节周围炎缓解情况。治疗组35例经治疗后总治愈率为94.3%。对照组总治愈率为85.7%,证明加用温针灸治疗具有祛湿除寒,温通经络,行气活血功效,优点在于治疗周期短,操作简便且无不良反应。朱卫等[13]将86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针灸针刺肩痛穴并配合肩关节功能锻炼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肩凝口服液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2组治疗后VAS评分均降低,提示2组肩周炎疼痛症状均有所改善,而且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93.02%优于对照组的79.07%。显示针刺肩痛穴配合自拟中药肩凝口服液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疗效肯定,具有简便价廉的特点。王光辉等[14]收集6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3组的针刺深度分别为40、25、15 mm,在完成4周治疗后,3组的疗效评价分析均可评估为治疗起效,视觉模拟(VAS)评分、肩关节活动度(Melle)评分都出现显著的降低;与B、C组对比,A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A组治疗痊愈率明显高于B组和C组;治疗后A组VAS评分相对低于B组和C组,治疗后,A组Melle评分降低明显低于B、C组。结论显示肩三针对肩周炎有一定的临床疗效,进针深度则与治疗效果呈正相关。吴元建等[15]采取埋针治疗36例肩周炎疼痛患者,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情况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法进行评价,在阿是穴上沿皮肤横刺入体内,隔日进行1次埋针,经过3次治疗,36例患者有效率达91.67%。埋针优点在于其操作简便,起效快,针刺痛感轻微,治疗作用持久。刘而君等[16]将64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CPM联合口服塞来昔布胶囊治疗,治疗组采用揿针痛点埋针联合CPM治疗。治疗后观察2组治疗前后肩关节活动度各项指标、VAS、CMS评分的变化,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后肩关节活动度、VAS评分、CM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显示揿针是一种新型皮内针,以长时间留针、浅刺穴位为特点,揿针痛点埋针联合CPM可改善肩关节活动度,减轻疼痛症状,较传统针灸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何煜等[17]研究80例肩周炎患者,对照组采用口服舒筋活络汤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浮针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75.0%。结果显示浮针配合口服舒筋活络汤可降低NOS和GM-CSF水平,显著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

3 推拿治疗肩周炎的临床应用

肩周炎若不及时治疗会发展成肩关节慢性粘连甚至形成冻结肩,推拿可松解肩周软组织以促进肩关节功能的恢复[18]。推拿是中医传统外治法之一,具有止痛解痉、舒筋通络、滑利关节之效。对肩关节病变部位推拿可缓解病痛,同时也可改善炎症代谢,消炎止痛,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舒适[19]。

杨晓伟等[20]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6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随机分为脊柱微调手法组(B组)和传统手法组(A组)各48例。B组患者给予脊柱微调手法治疗,A组患者给予传统手法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采用现在疼痛状况评分(PPI评分)、VAS评分等评价患者的肩关节疼痛程度,采用Constant-Murley肩功能评分系统中日常功能活动(ADL)、肩关节活动度(ROM),并比较2组患者肩关节的影像学改善情况。治疗后,A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1.25%,B组为95.83%,2组患者的PPI评分、VAS评分明显降低,显示脊柱微调手法治疗肩周炎具有较好的疗效。牟小玲等[21]收集80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对照组给予外用奇正消痛贴膏、内服氢溴酸高乌甲素片治疗,治疗组采取何氏十指推拿术联合外敷何氏中药肩舒散,治疗组治愈30例,好转8例,总愈显率为95%;对照组治愈5例,好转22例,总愈显率为67.5%。结果表明,治疗组较对照组治愈率高,疗效满意,且快速、可靠。林雅俪等[22]选取104例肩关节周围炎气滞血瘀证患者,均采取推拿治疗联合扶他林,观察组加予关节松动手法治疗。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80.77%,观察组为96.15%,结论显示患者治疗肩周炎在运用扶他林干预基础上联合推拿结合关节松动手法,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邓迎杰等[23]将冻结期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口服双氯酚酸钠缓释片治疗,治疗组采用“柔筋开结”手法推拿治疗,显示较口服双氯酚酸钠缓释片,“柔筋开结”推拿手法治疗冻结期肩关节周围炎临床效果好,且复发率低,安全性高。张博等[24]选取100例肩关节周围炎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肩周炎推拿方法,观察组则给予理筋通络手法结合复方温通散治疗,采取拿捏法、一指禅、揉法等法依次放松肩部肌肉。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复方温通散结合理筋通络手法治疗粘连期肩周炎,具有温通散寒,通络活血等功效,改善肩关节活动。罗树雄等[25]收集60例肩周炎患者,对照组用温针灸法治疗,治疗组采用推拿手法及易罐疗法治疗,10 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全部有效,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显示推拿手法结合易罐疗法治疗肩周炎可增强疗效,缩短其疗程,效果显著。

4 小结

肩关节周围炎是由于多种复杂因素引发肩关节周围肌腱、肌肉、韧带等软组织的损伤和退变,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骨关节疾病,多因风、寒、湿等外邪入侵、气血不足、外伤迁延不愈等因素致病。西醫则认为肩周炎的发生通常与肩周关节组织的慢性损伤性炎性病变有关[26]。研究表明其发病可能是因部分炎症介质、细胞因子等参与肩关节病变,致使肩关节功能受限,减轻疼痛及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是当前治疗的关键问题。西医主要应用手术治疗及非手术对症治疗,但手术治疗若操作不当易导致肩周骨折或术后再粘连,且治疗费用高昂,创伤大,恢复慢,患者接受度低。针灸、推拿是中医传统外治法,具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扶正祛邪以及扶伤止痛等功效。一方面,其能够通过力学作用,直接松弛肩周肌肉,促进局部供血循环恢复,同时又能解除肌肉痉挛与粘连,起到减轻疼痛和滑利关节等功效;另一方面,推拿的扳、松、抖等不同的手法与力道可对人体产生感觉刺激,调和脏腑功能,从而间接发挥改善人体血液循环、止痛等作用[27]。针灸可快速镇痛,加快肩部血液循环,改善局部组织微循环,促进新陈代谢,达到良好的镇痛效果,增强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自我修复功能。采取针灸、穴位埋针、推拿手法治疗等非手术方式治疗肩周炎,具有患者易于接受、安全可靠、疗程短等诸多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何煜才,陆富华.浮针配合舒筋活络汤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9,38(7):788-791.

[2]KwaeesTA,Charalambous CP.Rates of surgery for frozen shoulder:an experience in England[J].Muscles Ligaments Tendons J,2016,5(4):276-279.

[3]朱天飞,崔家鸣,陈锦富,等.肩周炎治疗方法及其疗效的研究进展[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8,33(11):1230-1232.

[4]李会会,王翔,詹红生.“凝肩”的中西医诊治进展[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9,27(9):85-88.

[5]刘雅婧,王海荣,付玲.针刺扳机点治疗肩周炎[J].中华针灸电子杂志,2019,8(3):106-107.

[6]李伟,徐洪亮等.100例肩周炎的中医证型规律分析[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7,25(9):58-64.

[7]钟坚娥,林慧敏,冯雯雯.穴位贴敷疗法联合肩三针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6,8(21):95-96.

[8]黄振俊,常智跃,张立俭.电热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肩关节周围炎[J].中医学报,2019,34(258):2463-2466.

[9]赵霞.温针灸配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172-174.

[10]王明明,蔡圣朝.蔡圣朝教授针刺“环臂八针”治疗肩周炎[J].吉林中医药,2017,37(7):664-666.

[11]关翔鑫.温针灸法治疗肩周炎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15):76-77.

[FQ(222。175mm,X,DY-W][SQ+1mm][CD=175mm]

[12]冯筱清,张薇.加用温针灸治疗肩关节周围炎70例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8,10(13):100-101.

[13]朱卫东,于世超,崔学超,等.针灸肩痛穴配合中药治疗肩关节周围炎86例疗效观察[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19,37(2):121-123.

[14]王光辉.不同针刺深度的肩三针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J].内蒙古中医药,2019,8(8):94-95.

[15]吴元建,夏豪天,章一凡,等.埋针治疗肩周炎疼痛36例[J].中医外治杂志,2019,28(2):42.

[16]刘而君,王佳怡,易展.揿针痛点联合持续被动运动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研究[J].上海针灸杂志,2018,37(12):1424-1427.

[17]何煜才,陆富华.浮针配合舒筋活络汤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9,38(7):788-792.

[18]胡怀珍,王萌萌,王旭,等.“手六针”巨刺法治疗肩周炎32例[J].中国针灸,2018,38(5):553-554.

[19]沈龙,仇琳,赵侃如,等.压痛点强刺激推拿配合药物注射治疗肩周炎的疗效[J].上海医学,2015,38(6):493-496.

[20]杨晓伟,盛锋,徐枫,等.脊柱微调手法治療肩关节周围炎临床观察[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33(5):39-42.

[21]牟小玲,贺前松,刘凌,等.何氏十指推拿术联合外敷肩舒散治疗肩关节周围炎80例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19,37(9):185-186.

[22]林雅俪,张利华,叶秒芳.推拿结合关节松动手法治疗肩周炎临床研究[J].新中医,2019,51(7):261-263.

[23]邓迎杰,史亮,方锐,等.“柔筋开结”手法在冻结期肩关节周围炎治疗中的应用[J].中医学报,2018,33(236):157-160.

[24]张博,谢心军,谢求恩.理筋通络手法结合复方温通散治疗粘连期肩周炎50例疗效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8,40(10):40-42.

[25]罗树雄,阮波,徐力康.推拿手法结合易罐疗法治疗肩周炎疗效观察[J].山西中医,2019,35(9):38-39.

[26]齐清香.小针刀配合推拿治疗肩周炎40例[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48):9356-9357.

[27]裴燕.针刀与推拿相结合治疗肩周炎的作用机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5):206-207.

(收稿日期:2020-07-15)

基金项目:上海市黄浦区卫生健康系统培育专科(2019pyzk02)

作者简介:张静灏(1982-),男,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中医治疗慢性疾病。

通信作者:曹俊杰,E-mail:nickijay@163.com

猜你喜欢

推拿针灸综述
SAPHO综合征1例报道并文献综述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基于迁移学习模型的小样本学习综述
知识追踪综述
共指消解技术综述
针灸
温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分析
从小说到电影:看《推拿》的改编
针灸围刺治疗带状疱疹56例
《中国针灸》杂志2000年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