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方中药灯银脑通提取工艺的正交试验研究

2020-01-03孙润段月娟龚云麒刘军锋杨兆祥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0年12期
关键词:提取工艺正交试验含量

孙润 段月娟 龚云麒 刘军锋 杨兆祥

摘要:目的 优选复方中药制剂灯银脑通胶囊的提取工艺。方法 对水提取过程中的加水量、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因素进行单因素实验、正交试验考察,以出膏率和野黄芩苷含量为衡量指标优选出最佳提取工艺,并放大处方验证优选工艺的稳定性。结果 优选出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加水量10倍,提取3次,每次2h。结论 综合考虑生产需求优选的工艺,验证试验证明工艺可靠稳定,重复性 较好,适合于大生产。

关键词:灯银脑通;出膏率;含量;正交试验;提取工艺

中图分类号:R92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20)12-0068-04

灯银脑通胶囊,为传统彝族药“脑瘫愈”改良而来,本品由灯盏细辛、三七、银杏叶、满山香四味药材组成,具有行气活血,散瘀通络的功效,用于中风中经络,瘀血阻络证。目前对灯银脑通胶囊研究主要是药理学方面研究,如灯银脑通胶囊联合其他相关药物对治疗脑梗死、血管性痴呆(VD)、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改善脑微循环和认知障碍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有较高的安全性和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1-4]。药物质量方面的研究较少,主要涉及药物中指标化合物的含量测定,且趋势为利用一种色谱条件同时测定多种指标化合物的含量[5-6]。尚未见对灯银脑通胶囊提取工艺研究的报道,且现存工艺较为简单,故对灯银脑通胶囊的提取工艺研究对其深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经研究表明,灯盏花素可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抗超氧化自由基,减少脑组织缺血及再灌注损伤,改善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临床症状[7-8]。灯盏花乙素(野黄芩苷)即是在灯盏细辛药材中提取所得,故本文采用野黄芩苷含量作为提取工艺研究中的一个衡量指标。本实验选用灯盏花、三七、银杏叶、满山香为主要原料,采用传统的水提法进行提取,通过单因素实验法与正交实验相结合的方式,以出膏率和野黄芩苷含量为指标,优选提取工艺,得到最适宜的提取工艺。

1 材料与仪器

1.1 仪器设备 1100 Agilent高效液相色谱仪(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电子分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公司,XSE205DU)、旋转蒸发器(瑞士Buchi,R-3)、超声波清洗仪(巩义市予华仪器有限公司)、循环水真空泵(巩义市予华仪器有限公司)、真空干燥箱(巩义市予华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1.2 原料及对照品 灯盏花、三七、银杏叶、满山香药材均购于亳州千草药业有限公司,经鉴定分别为菊科植物短葶飞蓬Erigeron breviscapus(Vant.)Hand.-Mazz.的干燥全草;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的干燥根和根茎;银杏科植物银杏Ginkgo biloba L.的干燥叶;满山香Schisandra propinqua(Wall.)Baill.为木兰科五味子属植物合蕊五味子的干燥根和茎;野黄芩苷标准品(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批号:110842-201709)。

2 实验方法

2.1.1 对照品溶液配制 取野黄芩苷对照品,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1 mL含40ug的溶液,摇匀,即得。

2.1.2 供试品溶液的配制 取本品装量差异项下的内容物,研细,取0.065 g(折合提取物0.02675 g),精密称定,置50 mL量瓶中,加甲醇适量,超声处理(功率160KW,频率50kHZ)10 min,放冷,加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2.1.3 色谱条件 以十八烷基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0.3%磷酸水为流动相A,以乙腈为流动相B,按以下梯度洗脱,流速为0.8 mL/min,柱温45℃,检测波长为335nm,进样体积10ul。理论塔板数按野黄芩苷峰计算应不低于10000。

2.2 提取物的提取工艺单因素实验法考查

2.2.1 加水体积对出膏率和野黄芩苷含量的影响 称取灯盏花、银杏叶、满山香药材粗粉各50 g,三七药材粗粉20 g,称取5份,5份药材在提取过程中的加水体积分别为 4、6、8、10、12BV,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 2 h,合并3次提取液,减压过滤弃渣,浓缩至一定相对密度(1.10~1.20/60℃),加乙醇调至含醇量70%,静置24h,过滤,滤液蒸发浓缩,真空干燥,备用。

2.2.2 提取时间对出膏率和野黄芩苷含量的影响 称取灯盏花、银杏叶、满山香药材粗粉各50 g,三七药材粗粉20 g,称取5份,加入10BV水,加热回流提取3次,5份药材在提取过程中分别提取 1、2、3、4、5h,合并3次提取液,减压过滤弃渣,浓缩至一定相对密度(1.10~1.20/60℃),加乙醇调至含醇量70%,静置24h,过滤,滤液蒸发浓缩,真空干燥,备用。

2.2.3 提取次数对出膏率和野黄芩苷含量的影响 称取灯盏花、银杏叶、满山香药材粗粉各50 g,三七药材粗粉20 g,称取5份,加入10BV水,5份药材在提取过程中分别加热回流提取1、2、3、4、5次,提取 2 h,合并3次提取液,减压过滤弃渣,浓缩至一定相对密度(1.10~1.20/60℃),加乙醇调至含醇量70%,静置24h,过滤,滤液蒸发浓缩,真空干燥,备用。

2.3 提取物的提取工艺正交试验 以出膏率和野黄芩苷含量为指标,采用水回流提取法,分别对加水体积(A)、提取时间(B)、以及提取次数(C)这3个因素进行分别考查,根据单因素实验结果,每因素选取3个水平,按 L9(33)进行正交试验,因素影响水平见表 1。

3 結果

3.1 加水体积对出膏率和野黄芩苷含量的影响 测定不同加水体积对出膏率和野黄芩苷含量的影响,结果见图1。

从图1可知,随着加水体积的增加出膏率和野黄芩苷含量越来越高,当加水体积为10BV是时,出膏率和野黄芩苷含量都基本达到最高值,随后斜率增长缓慢,从经济性方面考虑,加水体积为10BV是最合理的选择,既能达到最好出膏率和野黄芩苷含量也能降低生产的经济成本。

3.2 提取时间对出膏率和野黄芩苷含量的影响 测定提取时间对出膏率和野黄芩苷含量的影响,结果见图2。

从图2可知,随着提取时间的增加野黄芩苷含量增加,当提取时间为 2h时,出野黄芩苷含量达到较高值;而出膏率仅是稍微上升、波动,说明提取时间对其影响较小,综合考虑生产需求与操作,因此提取时间应选择2h。

3.3 提取次数对出膏率和野黄芩苷含量的影响 测定不同提取次数对出膏率和野黄芩苷含量的影响,结果见图3。

从图3可以看出,随着提取次数的增加,出膏率逐渐增加,而野黄芩苷含量在提取次数为3次时基本达到最大值;综合考虑生产需求,提取次数为3次是提取的最佳工艺。

3.4 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 以出膏率和野黄芩苷含量为指标,通过极差 R 和均值 K 的比较,优化灯银脑通提取物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见表 2。

从表 2 的正交试验结果可知,以出膏率为指标,极差最大的是11.23,可以看出提取工艺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提取次数(C),各因素影响顺序为 C>A>B,对均值分析可知,最佳提取工艺为A3B3C3。即加水体积12BV,提取时间为3h,提取次数为3次时,出膏率最高。以野黄芩苷含量为指标,极差最大的是0.87, 可以看出提取工艺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提取次数(C),各因素影响顺序为 C>B>A,对均值分析可知,最佳提取工艺为A2B2C3。即加水体积10BV,提取时间为2h,提取次数为3次时,野黄芩苷含量最高,野黄芩苷含量测定HPLC图谱见图4、图5。

4 验证试验

称取灯盏花、银杏叶、满山香药材粗粉各5000 g,三七药材粗粉2000 g,称取3份,加入10BV水,加热回流提取3次,提取2 h,合并3次提取液,减压过滤弃渣,浓缩至一定相对密度(1.10~1.20/60℃),加乙醇调至含醇量70%,静置24h,过滤,滤液蒸发浓缩,真空干燥,备用。结果见表3。

通过平行 3 次验证试验,出膏率、野黄芩苷含量的结果,其 RSD 值均小于2%,表明工艺稳定、合理。

5 讨论

本实验以灯盏花、三七、银杏叶、满山香为主要原料,研究了水提法提取灯银脑通提取物的提取工艺。分析出膏率的极差 R 和均值 K,提取次数、加水量对出膏率的影响较显著,提取时间对出膏率影响不显著。对野黄芩苷含量的极差 R 和均值 K分析后发现,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加水量对野黄芩苷含量影响均较为显著,综合考虑生产需要、实际提取过程中的成本和能耗,因此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采用加水量 10 倍,提取3次,每次 2h。验证试验结果可见小试最佳的工艺一定程度适合于生产工艺,为中试提供了相应的数据支持,该提取工艺为后续的生产及中药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陈付艳,田忠惠.灯银脑通胶囊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的疗效观察[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7,32(1):38-41.

[2]蔡洪,杨德钱.灯银脑通胶囊辅治脑梗死急性期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8,34(8):941-942.

[3]曲艳津,苏自青,李正蓉,等.灯银脑通胶囊联合奥拉西坦对血管性痴呆患者疗效及脑微循环和认知障碍的影响[J].微循环学杂志,2019,29(2):19-23.

[4]王焕程,刘佳.灯银腦通胶囊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疗效观察[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9,34(8):2338-2342.

[5]宋金玉.灯银脑通胶囊质量控制方法与野黄芩苷药动学研究[D].沈阳:沈阳药科大学,2008.

[6]李爱国,李光河.液质联用法测定灯银脑通胶囊中6种有效成分的含量[J].中国药学杂志,2017,52(9):772-776.

[7]陈维,刘福友,呼兴华,等.从肝郁血瘀论治血管性痴呆[J].辽宁中医杂志,2010,37(8):1462-1463.

[8]王佳.灯银脑通胶囊治疗呆病气滞血瘀证(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D].昆明:云南中医学院,2012.

(收稿日期:2020-07-06)

基金项目:云南省科技厅重大科技专项(2015ZJ007)

作者简介:孙润(1996-),男,在读硕士,研究方向:天然产物方向。

通信作者:杨兆祥,E-mail:yangzxky@163.com

猜你喜欢

提取工艺正交试验含量
HPLC法测定盐酸伐地那非的杂质含量
这15款零食偷偷加了好多盐
倾斜式子棉清理机工作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麒麟尾总黄酮提取及其抗氧化作用研究
基于MADYMO的航空座椅约束系统优化设计
祁山药醇提物提取工艺研究
克拉玛依油田地层水中硼和二价铁的分布特征及地质意义
HPLC法测定维吾尔药驱白艾力勒思亚散中没食子酸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