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高品质生物课堂实践

2019-12-20张海珍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9年11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高中生物教学策略

张海珍

[摘   要]中学生的心理素质处于发展中的阶段,培养其心理健康发展不仅是高中生物教学的根本宗旨,也是新时代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传统教学理念,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度挖掘和解析,确定教学目标,利用历史材料,联系实际,将其中的心理素质因素对学生逐渐渗透,在提高学生生物学习水平的同时使其身心能够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中生物;心理健康教育;高品质课堂;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33-0071-02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人的心理素质承受着越来越严峻的考验,人们也越来越意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给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有机地把良好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融入课堂教学中,不仅能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还能提高其对挫折和困难的抵抗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和生物教学良好地融合起来,预防和及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在提升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同时促进其全面发展。

一、深入挖掘教材因素,给学生渗透心理健康内容

高中生物教材里包含较多心理因素方面的内容,如进化论、基体稳态环境以及生命活动调节等,与人类生活环境及演变有很多类似的地方。对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综合提炼教材的这类内容,在讲课时逐步给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首先,教师要找准和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生物知识点,如情绪调控可与生命活动中的激素活动结合起来、学习适应性环境牵涉体液稳态环境等。教师要针对学生不同的问题作有针对性的解析,根据学生实际学习需要确定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同时,教师要注意不能片面追求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忽略对本质内容的教学,要进行融合教学,给学生进行学科型的心理健康教育。其次,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要注意根据教学内容有策略、系统地开展,不能随时随机取材,以避免使其思绪混乱或缺乏系统性而造成弊端。因此,教师可本着科学性和系统性的原则设计完整的课堂内容,即结合篇章内容由简及难地引导学生适应学习环境,潜移默化地讲授一些生活小技巧。如在进行“通过激素的调节”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先给学生讲解课本的基础知识,如抗利尿激素、肾上腺激素、甲状腺激素等相关激素的调节作用。在学生大致了解后,教师可将实际生活与知识点联系起来,如人在困难时通常会爆发身体潜能,这其中激素就起了很大的作用,就像缺水时抗利尿激素增加一样,但前提是不能自己放弃等。所以在困难中,学生要能够积極向上,迎面直对,这样才能渡过难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深入挖掘教材因素来给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能有效地提升其心理素质。

二、确定生物教学目标,培养健康的学科核心素养

高中生物教学内容烦琐,概念较多,而且一些知识点有很强的逻辑性,在学生的潜意识里认为生物学习很难,因而会产生畏学心理。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通过给学生确定学习目标,合理地设计教学任务,逐步培养其形成健康的学科核心素养。一方面,教师需要全面了解学生,根据学生学习进度帮助其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生活状态、心理情感因素以及在课堂上的表现等作综合评价,并依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给其确定不同的学习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不同学习目标的确立是为了更好地学习和发展,而不是给学生分等级,以避免其心理不满。另一方面,教师要熟悉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科学地确定对学生健康心理教育的渗透目标值以及合理地制订教学计划,要在能及时给学生排除心理障碍的同时给其解决学习上的问题,以培养学生健康的学科核心素养。如在教学“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时,教师可根据近期不同学生的学习状况,结合课堂内容给不同学生布置相应的任务,如对于动手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可让其与其他学生协同制作,对于综合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对其进行拓展讲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还要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注重整个制作过程,对其因实验而产生的心理障碍及时沟通排解,以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确定教学目标来培养学生健康的学科核心素养,不仅能引发学生的积极性,还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利用多重历史材料,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现代社会发展迅速,优秀人才迭出,但在成功的路上必然会经历许多挫折,这就对人的心理素质有了一定的要求。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可利用生物方面的历史材料来激励学生,通过对其进行自我分析检验,在改善其学习方法的同时提高抗挫折能力。首先,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使其正确面对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并积极想办法解决。对此教师可从一些生物学家的经历入手,如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发现过程、达尔文进化论的发展历程以及摩尔根研究果蝇染色体的艰辛里程等。教师可对之展开讲解,扩展学生的生物知识面,从思想上提高其对困难的抗击力。其次,教师在给学生讲历史人物事迹时,要让学生根据历史材料进行自我分析检讨,对比自身与前人的意志和成果,在教师的引导下从心理上了解当遇到挫折时要从容乐观,积极应付,在有准备和经过努力的情况下,挫折是很容易战胜的,从而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如在“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的教学中,由于这部分内容涉及不同基因型、显性隐性以及多种交配方式等,有着较强的逻辑性,因此学生在学习时有一定的困难。对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将孟德尔的事迹作简单介绍,重点突出他是如何在困难与不幸的状态下研究出遗传定律,又如何在死后被世人称为遗传学之父的。在学生对孟德尔有一个简单的了解后,教师可将学生的学习状况与其联系起来,让学生分析对比,从而能有所期望,建立学习信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历史材料来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不仅能起到对学生的心理辅导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强了其学习的动力。

四、结合教材实际内容,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

高中生正值青春发育时期,自我心理状况和情绪都不稳定,大部分学生出现青春期特有的情况,如暴躁、自闭、自卑、恐惧等不安全的心理因素,对其学习和生活造成一定影响。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结合教材实际内容来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首先,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心理教育,使学生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对此教师可依据人类的生命特征等相关内容给学生作详细讲解,使其了解到这些情绪上的多种变化是正常的、合理的,大多数人在青春期都会出现这些状况。然后按照教学内容循序渐进地给学生渗透心理教育,如遇见自己喜欢的人会自卑,这是常有的现象,也是体内荷尔蒙激素增多的作用。其次,教师也可从学生的情绪方面入手,通过给其传授一些缓解紧张情绪的小方法,如深吸一口气、保持微笑、想象自己的优点等,让其紧张情绪淡化和缓解,从而减少其焦虑。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讲清楚这样做的作用,如深吸一口气可促进激素增多,能减少不良心理,从而缓解紧张情绪。如在“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的教学中,教师应以思想与身体行为的关系为出发点,对神经系统各个器官的调节作用作详细讲解,如脊髓控制运动、小脑控制语言和逻辑思维、脑干主要控制人的呼吸等。在学生对人体的神经系统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后,教师可把一些应对焦虑心理的措施告诉学生,如深吸一口气有助于大脑皮质得到发展,左脑被刺激,從而头脑清晰、思维灵活等,要促使学生在学习具体生物知识的同时能对青春期的焦虑心理有一个应对措施,从而养成健康的心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材实际内容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不仅能有效促使学生身心优质发展,还能促进其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认知。

五、联系学生学习情况,促进其形成正确的学习观

现代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为高中生物教学带来了便利,不仅能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图片视频,还能利用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利用信息技术,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状态,联系实际以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教师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在上课时可结合课本内容,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从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再到群落的组图。然后将之和学生的综合学习状况结合起来,如学习态度影响学习心情,学习心情决定思维活动,思维活动作用于学习能力,学习能力确定学习成绩,个人学习成绩又影响班级总成绩等。通过对生物知识和实际学习情况的综合评价,促使学生了解到细节的重要性,使其能不因小事而影响学习,从而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如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教学中,教师要现结合具体课本内容先给学生从物质和能量循环的角度作详细介绍,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图片或动画使其加深了解。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比拟教学,如学习水平差—颓废;不思进取—考试成绩差—学习水平更低;学习水平低—努力学习—考试成绩好—继续努力学习—考试成绩更好等。教师要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在此过程中融入一些具体的学习措施,如学习方法、记忆和总结方法等,使其能建立学习信心,养成良好的情感态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联系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能有效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

结语: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的最大作用就是引导高中生身心优质发展,减轻其内心压力,使其全身心地投入生活学习中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及时了解和解决学生的负面心理,让其健康地学习知识,正视自身生活学习的变化,走上正确的成长轨道。

[  参   考   文   献  ]

[1]  蒋剑峰. 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J].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7(21):94-95.

[2]  蒋合涛, 罗充. 基于生物学科课程的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开发[J]. 中学生物学, 2017(7):66-67.

[3]  徐雪梅, 甘小洪. 浅析在人教版高中生物《神经系统与疾病》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8(7):85-86.

[4]  王帆. 简析如何在生物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J]. 教书育人, 2017(28):39.

[5]  欧阳芬. 探寻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及其策略[J]. 课程教育研究, 2017(7):172.

[6]  刘文达. 高中生物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J]. 甘肃教育, 2017(3):68.

(责任编辑 诺   依)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教育高中生物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大学生自杀成因及对策研究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