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殊的双胎贫血-红细胞增多序列症1例并文献复习

2019-12-14张小芳郑君文何秉燕赵东赤

医学新知 2019年1期
关键词:双胎羊水胆红素

刘 玭 魏 聪 张小芳 郑君文 何秉燕 赵东赤

发生双胎输血的重要条件是双胎胎盘间有共同的血管床,单绒毛膜双胎妊娠的胎盘几乎均存在这种血管吻合,双胎之间可互相交换血液,一旦这些吻合支发生异常就会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其中最常见的为双胎输血综合征(twin-twin transfusion syndrome,TTTS),它是一种慢性胎胎输血综合征,在单绒毛膜双胎中的发生率约为9%[1],最主要的特征为双胎之间存在明显的羊水过多及过少的情况,受血儿羊水过多(羊水最大垂直暗区≥8 cm),供血儿羊水过少(羊水最大垂直暗区≤2 cm),同时双胎的体重可相差15%~20%,血红蛋白水平相差大于50 g/L。

在临床工作中,单绒毛膜双胎儿有时并不存在羊水及体重的差异,仅表现为血红蛋白的差异。针对此类情况,2007年,Lopriore等提出一个新的定义:双胎贫血-红细胞增多序列症(twin anemia-polycythemia sequence,TAPS)[2],TAPS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慢性胎胎输血,指单绒毛膜双胎间存在明显的血红蛋白差异而不具备羊水显著差异。2013年12月我院收治一例TAPS患儿,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产妇情况 23岁,自然妊娠,孕3产0,流产2次,非近亲结婚,无遗传性疾病史,产前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提示双绒毛膜双羊膜囊妊娠,此次因“停经33+5周,阴道流液4 h余”入院,合并“妊高症,重度子痫前期,前置胎盘,胎膜早破及血小板减少”,产前胎儿超声结果如表1。产时术中可见双胎胎盘存在血管融合。

表1 孕29+5周超声检查

1.2新生儿情况 双胎,均为女性,血型均为O型Rh阳性。大女:出生体重(1.85 kg),脐带绕颈(无),羊水(清亮),Apgar评分(5'-3'),全身皮肤苍白,BP 40/22 mmHg。小女:出生体重(2.05 kg),脐带绕颈(无),羊水(清亮),Apgar评分(7'-7'),全身皮肤暗红,BP 70/45 mmHg。

1.3诊疗经过 大女(供血儿,资料见表2):入院后全身皮肤苍白,面罩给氧下SPO230%左右,立即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SIMV模式辅助通气,SPO2仍不能维持90%以上,急查血常规提示血红蛋白41.4 g/L,立即给予浓缩红细胞纠正贫血,并撤呼吸机给予NCPAP辅助通气,因其母合并血小板减少,患儿生后血小板为95 g/L,给予丙球支持治疗,症状逐渐好转,于第9 d撤除NCPAP,未给予氧疗。第16 d检测肝功能提示直接胆红素数值及占总胆红素比例均增高,给予熊去氧胆酸利胆。第21 d因血红蛋白低(91.7 g/L),再次给予浓缩红细胞输注。查心脏彩超示室间隔缺损(肌部,2 mm),肝脾B超未见明显异常,头颅MRI未见明显异常,听力筛查两侧均通过。住院26 d治愈出院。5个半月时随访复查心脏彩超示心脏形态、结构及瓣膜活动未见明显异常(卵圆孔未闭)。6个月时生长发育检测提示智力及体格发育均正常。

小女(受血儿,资料见表3):入院后全身皮肤暗红,散在针尖大小出血点,血液高粘滞状态明显,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并换血治疗(约30 m l)。因血小板低,合并肺出血、胃肠道出血,给予血浆及丙球等治疗,入院第7 d撤呼吸机,换NCPAP辅助呼吸,并于4 d后停用。因合并严重黄疸,总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均增高,给予白蛋白及熊去氧胆酸治疗。心脏彩超示卵圆孔未闭;肝胆B超未见明显异常;听力筛查无异常;头颅MRI示双侧脑室旁异常信号,考虑缺血缺氧性脑病伴少量出血,遂给予神经节苷脂营养脑细胞。出院时(33 d)总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仍高,带药(熊去氧胆酸)出院。随访至7个月时总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均降至正常(图1),肝功能直至10个月大时基本恢复正常。肝脾B超无异常。6个月时生长发育检测提示智力及体格发育均正常。

表2 供血儿部分辅助检查

表3 受血儿部分辅助检查

图1 受血儿胆红素监测

2 讨论

目前TAPS在我国的报道非常少,这与我们对该病的认识不够有关。TAPS的自然发生率为1.6%~5.0%[1,3],在激光术后的新生儿中发生率为 2% ~13%[4,5]。

诊断TAPS的前提条件为产前超声检查双胎间未见明显的羊水量异常[6]。产前及产后检查均可诊断,产前诊断主要依靠超声下监测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值速度(MCA-PSV),超声下供血儿可见MCA-PSV增加(提示贫血),而受血儿可见该值减少(提示红细胞增多)。Slaghekke[7]提出满足“供血儿大于 1.5中位数的倍数(MoM),受血儿小于1.0MoM”这一标准则可诊断。产后诊断:必要条件为胎胎间血红蛋白差异大于80 g/L,以下条件至少满足一项:①网织红细胞计数比值>1.7;②胎盘中只有小的血管吻合(直径<1 mm)。

该病例为一特殊情况,虽然双胎为双绒毛膜双羊膜囊,但术中可见双胎胎盘存在血管融合,说明存在异常血管吻合。产前B超提示双胎间羊水量未见明显差异,生后血红蛋白相差约200 g/L。因入院时对该病意识不足,未完善网织红细胞比值及胎盘血管吻合情况。但出生前1个月产科B超示B胎儿脐动脉S/D值偏高,提示缺氧,A胎儿未见异常,推测B胎儿宫内即合并慢性缺血缺氧。

TAPS的严重程度主要与出生时血液学情况相关。受血儿因红细胞增多、高粘滞血症可导致血小板减少[8],血小板计数与出生时血红蛋白数呈负相关。同时该类患儿因红细胞大量破坏,肝功能合并受损,后期可出现淤胆;而供血儿因生后明显贫血常需输血治疗。该病例中贫血儿在输注浓缩红细胞后呼吸、循环及消化等功能均迅速恢复。后期合并淤胆考虑与长期静脉营养相关,且直接胆红素数值增高幅度不大(最高值69.7μmol/L),给予口服熊去氧胆酸2个月大时黄疸降至正常;受血儿相对病情危重,因母亲合并血小板减少,红细胞增多-高粘滞血症进一步使血小板数目降低,给予血浆、丙球及地塞米松治疗,第13日血小板方恢复正常。同时该患儿因合并肺出血、血液淤滞,需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大量血红蛋白在体内代谢后引起黄疸,以直接胆红素增主为主,并导致肝功能明显受损,给予熊去氧胆酸治疗,最终肝功能(10个月)及胆红素(7个月)均降至正常。说明该情况所致肝功能受损及黄疸可恢复正常,不会引起持久及继发病变。

TAPS供血儿因长期贫血,可继发引起心脏扩大、心脏杂音。受血儿因长期血液淤滞继发心衰。Herberg等[9]报道:严重的 TTTS所致围产期心脏疾病的患儿,给予宫内激光凝固治疗(LC)后,随访至10岁,绝大多数的存活儿(无论供血儿还是受血儿)心脏功能均正常。提示在临床中若遇到宫内合并明显心脏异常的患儿,应给予LC术以提高生存质量。该例中产前B超未提示明显心脏异常。生后受血儿心脏未见明显异常,供血儿合并室缺,随访于5个半月时恢复正常。

与同胎龄的单胎盘双胎儿相比,TAPS患儿的病死率与患病率无统计学差别,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也无统计学差别[10]。该病例中,供血儿头颅MRI未见明显异常;受血儿因出现严重的血小板减少,头颅MRI检查提示双侧脑室少量出血,后期生长发育检测(6个月大时)未见明显异常,神经系统后遗症与文献报道一致。

双胎妊娠风险大,围产期单绒毛膜双胎儿除常规检查外,应进行MCA-PSV检测排除TAPS。双绒毛膜双胎儿不应绝对排除TTTS及TAPS的发生,应警惕双胎胎盘血管吻合等特殊情况。宫内发现明显心脏异常可行LC术提高生存质量。产后对怀疑TAPS患儿应常规检测网织红细胞比值,有条件者可行胎盘血管吻合。供血儿视病情给予浓缩红细胞治疗,受血儿视病情换血治疗,后期合并黄疸及肝功能异常,给予相应治疗后一般可恢复正常。受血儿在治疗过程中需高度警惕红细胞增多-血液高粘滞状态所致血小板减少等情况,特别是继发肺出血等紧急情况需积极给予呼吸辅助治疗。TAPS病例报道较少,发病机制及长期预后尚不明确,需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双胎羊水胆红素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改良酚/氯仿法提取羊水细胞DNA的应用
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值与血清总胆红素值的对比
总胆红素偏高,需警惕肝脏疾病
羊水穿刺会导致宫内感染?
怎样看待升高的胆红素
龙凤双胎
双胎妊娠的孕期胎儿监护
什么是羊水
双胞胎在妈妈肚子里怎么“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