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RP、PCT、WBC联检对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严重程度的预测

2019-12-14王晓芳王桂芳

医学新知 2019年1期
关键词:机体程度病情

王晓芳 刘 玲 王桂芳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为院外所致肺实质感染性病变类型。相关调查研究显示,CAP病死率可达8.8%~15.8%,且该疾病好发于小儿群体,对其身心健康及成长发育均造成极大影响[1~3]。近些年,随着抗生素种类增多及大量应用,CAP治疗难度增大。因此,及早诊断、准确评估病情程度并制定对应治疗措施,对改善患儿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4,5]。传统多采取C反应蛋白(CRP)、WBC等炎性指标对儿童CAP予以诊断,但此类指标极易受手术创伤、机体急性应激反应、病毒感染等因素影响,特异性较低,导致仅通过上述指标对疾病予以诊断易造成漏诊或误诊[6~8]。血清降钙素原(PCT)为新型细菌性感染特异性诊断指标,可有效辨别病毒性感染与细菌性感染,且通过测定其血清含量可有效评估感染病原体种类,利于指导抗生素用药治疗[9,10]。本研究选取我院103例CAP患儿,通过设置对照组,探讨血清PCT、CRP、WBC联合检测在病情程度预测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11月CAP患儿103例设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者103例设为对照组。研究组男56例,女47例;年龄 0.6~8.6(4.58±1.96)岁;病情程度:轻度44例,重度59例。对照组男54例,女49例;年龄0.5~9.1(4.69±2.02)岁。两组性别、年龄等临床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研究组符合《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2013修订)》中CAP诊断标准[11],并经胸部X线、病原学检查及血常规检查等确诊;②受检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并发结缔组织疾病、充血性心力衰竭、内分泌系统重度病变、血液系统及其他感染性疾病;②免疫功能低下、贫血者。

1.3方法 入院后第2 d晨起时抽取所有受检者空腹静脉血 4 ml,离心(3000 r/min,10 min)处理,取上清液,分别测定PCT、CRP、WBC水平;血清 CRP采取日立公司生产的7600-020 ISE型自动生化分析仪与配套试剂盒以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予以测定,血清PCT以Roche公司生产的Cobase-601型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分析仪与配套试剂盒予以测定,WBC以SYSMEX生产的XE-2100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配套试剂盒经血细胞分析法予以测定;各指标正常值参考范围:PCT<0.05 ng/ml,WBC<(4~10)×109/L,CRP<8 mg/L。

1.4观察指标 ①研究组与对照组血清PCT、CRP、WBC水平;②不同病情程度CAP患儿血清PCT、CRP、WBC水平;③分析血清PCT、CRP、WBC水平与 CAP病情程度相关性;④比较PCT、CRP、WBC各指标单独与联合诊断CAP的价值。

1.5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 18.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 χ2检验;血清 PCT、CRP、WBC水平与CAP病情程度相关性采用Person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血清PCT、CRP、WBC水平比较 研究组血清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清PCT、CRP、WBC水平比较/x±s

组别 n PCT(ng/ml)CRP(mg/L)WBC(×109/L)研究组103 1.59±0.10 14.14±5.13 15.24±1.43对照组 103 0.05±0.01 2.28±1.34 5.66±0.87 t 155.517 22.701 58.085 P 0.000 0.000 0.000

2.2不同病情程度CAP患儿血清指标水平比较 重度患儿血清PCT、CRP、WBC水平高于轻度患儿(P<0.05)。见表2。

表2 不同病情程度CAP患儿血清指标水平比较/±s

表2 不同病情程度CAP患儿血清指标水平比较/±s

组别 n PCT(ng/ml)CRP(mg/L)WBC(×109/L)轻度44 1.21±0.09 12.11±4.85 12.23±1.28重度 59 2.18±0.15 17.43±5.32 16.14±1.56 t 40.822 5.283 13.961 P 0.000 0.000 0.000

2.3研究组PCT、CRP、WBC水平与CAP病情程度相关性分析 Person检验可知,血清PCT、CRP、WBC水平与CAP病情程度存在明显正相关(P<0.05)。见表3。

表3 血清指标水平与CAP病情程度相关性分析

2.4PCT、CRP、WBC单独与联合诊断CAP的诊断指标比较 联合诊断敏感度(98.06%)、准确度(94.17%)高于PCT、CRP、WBC单独诊断,联合诊断及PCT诊断特异度(90.29%与90.29%)高于CRP及WBC单独诊断。见表4。

3 讨论

CAP致病因素较多,与生活环境、营养状况、身体素质及年龄等均具有一定相关性。同时,CAP可对患儿肺功能产生直接损害,对其呼吸功能产生不利影响,且病情程度越严重则损害越大,甚至可对患儿生命健康构成极大威胁[12~14]。因此,如何对 CAP进行早期诊断及病情评估成为当前研究热点,且对改善患儿治疗及预后效果极为重要。

血清炎性因子为临床诊断肺炎等炎性疾病的常用方式,WBC计数与分类为判断细菌感染及病毒感染的常用指标。王莉等[15]研究表明,部分CAP患儿白细胞计数及分类均未见异常,特别是部分病情程度较严重患儿,其WBC水平反而明显降低;且其研究结果还显示,WBC在CAP患儿中阳性率较高,在细菌性感染组中可达90%,但指标分类不明显。

CRP属急性时相蛋白,正常生理状态下其血清含量较低,若机体组织发生损伤或感染,则血清CRP含量可急剧增高,且其可调节吞噬细胞吞噬功能,并促使补体激活,清除机体内损伤、坏死及凋亡细胞组织,可有效反映机体炎症反应程度。Kurz等[16]研究结果显示,若机体发生重度脓毒血症或感染,则血清CRP含量可增高至100 mg/L;若其血清含量>50.7 mg/L,则可区分感染性炎症及非炎症反应;若其血清含量增高至100 mg/L,则提示机体发生重度感染性炎症反应。但血清CRP含量增高不仅见于脓毒症及感染,急性排异反应、心血管系统病变及外科手术等也可导致其血清含量异常增高,因此,其与WBC在CAP诊断中均缺乏良好特异性。本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血清CRP、WBC水平高于对照组,与张慧等[17]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且上述指标水平在重度患儿中高于轻度患儿,两者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同时,CRP及 WBC在CAP诊断中敏感度虽均可达85%左右,但特异度均较低,分别仅为69.90%和70.87%。

PCT为机体在细菌毒素与炎性介质产生应答反应时生成的一种物质,属降钙素前体激素,包括116个氨基酸分子,其半衰期约为25~30 h,且机体内外均具有良好稳定性,易于实施检测。相关研究显示,机体发生细菌感染后,血清PCT含量可于3~4 h时逐渐增高,并于24 h左右增高至峰值水平,而当体内感染得到有效控制后,其血清含量会逐渐降低[18]。另有国内外多项研究均指出,内毒素及细菌自感染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经高浓度内毒素刺激后,血液循环内单核细菌几乎均不生成PCT,微量前体降钙素原可快速转化为成熟降钙素,而成熟降钙素可对机体多个脏器腺体细胞产生刺激性作用,促使其生成PCT,这种反馈机制较灵敏、迅速,可于感染后2~3 h时便检测出较高浓度的血清PCT含量,且血浆内成熟降钙素不易被降解,可用于反复检测。因此,PCT在多种疾病诊断中应用较广泛[19~21]。此外,Agnello等[22]研究结果显示,CAP患儿中,细菌性感染者血清PCT含量可达(1.72±0.51)ng/m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0.05±0.02)ng/m l及非细菌感染组的(0.25±0.11)ng/m l,表明通过PCT可有效诊断儿童CAP,并可鉴别非细菌感染或细菌性感染。而本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血清PCT、CRP及WBC含量高于对照组,且随着病情程度加剧,其血清含量呈增高趋势,两者间存在明显正相关关系,表明可通过测定血清PCT、CRP及WBC含量对CAP患儿予以诊断及病情程度评估。

本研究结果表明,联合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高于血清PCT、CRP及WBC单独诊断,表明临床可综合以上三种指标进行联合检测,以此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度、特异度和敏感度,最大程度减少漏诊与误诊,避免患儿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综上所述,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血清PCT、CRP、WBC水平异常增高,通过测定上述指标水平可对社区获得性肺炎予以有效诊断,并可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各指标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降低漏诊及误诊风险,可为临床制定有针对性干预方案提供可靠依据。但本研究样本量选取较少,且为单中心样本研究,尚需多中心扩大样本选取范围进一步探究证实。

猜你喜欢

机体程度病情
HBV-ACLF患者血清miR-122和HMGB1水平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Ω-3补充剂或能有效减缓机体衰老
重症肺炎肺泡灌洗液miR-127-5p、 miR-3686、 sTREM-1的表达及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奶牛瘤胃健康、机体健康和繁殖性能的关系
精致和严谨程度让人惊叹 Sonus Faber(意大利势霸)PALLADIO(帕拉迪奥)PW-562/PC-562
男女身高受欢迎程度表
邓俊峰作品选
饲粮锌在畜禽机体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