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动康复护理与健康宣教联合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效果的改善

2019-11-22马争楣

关键词:康复差异评分

马争楣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陕西 西安 710061)

慢性心力衰竭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且高发于老年人群,具有发病率高、病程长等特点。本文为了深入探究运动康复护理与健康宣教联合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护理效果的改善,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6月~2019年5月收治的6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均于本院接受治疗,纳入时间由结束,均分成两组,各30例。对照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60~81岁,评价(64.9±4.7)岁。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61~80岁,评价(65.2±4.8)岁。对比两组各项临床资料,其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深入研究。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根据自身病情给予β受体阻滞剂、ACEI、利尿剂等常规药物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运动康复护理与健康宣教,主要措施如下:(1)运动康复护理:护理人员应当根据患者情况嘱咐患者进行早期运动,并以不出现气喘、胸闷等症状为最佳的运动强度。护理人员需每天要求患者运动两次,每次运动持续时间约30分钟,在饭前一小时或饭后两小时进行即可。(2)健康宣教:护理人员需加强对患者健康知识指导和健康知识宣传,同时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情况,并严格遵照医嘱进行服药,鼓励患者自行监测药物的毒副作用和疗效。

1.3 评价标准

1.3.1 采用SF-36生活质量调查量表[1]进行测评,主要包含了躯体活动、精力、睡眠与情感以及社会活动;得分越高则表明生活质量越好。

1.3.2 心理状态:借助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2]对两组护理前后患者的情绪波动情况进行评估,评分越高,患者不良心理情绪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此次研究涉及的所有数据一律以SPSS 19.0这一统计学软件实施处理,其中,2组患者护理后的VA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一律以(±s)表示,选择t检验,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反之则无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

经比较,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在躯体活动、精力、睡眠与情感以及社会活动等各项生活质量评分中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上述指标比较具有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对比(±s)

组别(n=40) 躯体活动(分) 精力(分) 睡眠与情感(分) 社会活动(分)对照组 53.5±4.2 37.2±5.0 54.5±4.0 50.1±4.0观察组 62.0±3.0 44.5±4.0 63.4±4.0 59.6±3.2

2.2 对比两组患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评分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评分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详见表2,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慢性心力衰竭是心脏疾病的终末期发展阶段,主要表现为反复住院、多并发症、高死亡率等特征[3]。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病程较长,且病情反复,容易导致患者发生负面情绪,从而会导致患者发生应激反应,加重患者的病情;而健康宣教能够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心态,让患者能够主动配合治疗,并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用药,也让患者学会检测疾病是否复发;在运动康复护理中鼓励患者进行早期运动,能够改善患者血管功能,增强患者心功能的能力,因此提示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较高。

表2 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比较(x)

综上所述,运动康复护理与健康宣教应用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过程中,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缓解其不良情绪,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康复差异评分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JT/T 782的2020版与2010版的差异分析
相似与差异
VI-RADS评分对膀胱癌精准治疗的价值
“互联网+医疗健康系统”对脑卒中患者HAMA、HAMD、SCHFI评分及SF-36评分的影响分析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我给爸爸评分
找句子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