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珠医疗或卖壳自救

2019-11-18支点李文卉

支点 2019年2期
关键词:潜江一体营收

《支点》记者 李文卉

A股上市公司中珠医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珠医疗”,公司代码600568)的2018年过得有些焦虑。截至12月25日,中珠医疗2018年发布了至少230条公告,平均下来,几乎每个工作日都在披露信息,密集程度令人咋舌。

更何况,密集的公告并非“捷报频传”。

中珠医疗股票在2018年1月31日出闪崩跌停,随后自2月1日开始停牌。4月28日,公司披露了重组预案,拟共计约30亿元收购康泽药业及浙江爱德。然而之后该重组方案却一再生变,最终夭折。二级市场的股价也反映出投资者的悲观情绪,复牌一个多月后的8月7日,中珠医疗市值较停牌前出现腰斩。

如果说“重组失败”是2018年上半年中珠医疗的关键词,下半年的公告则常常出现“大股东减持”“股东违规减持”“股权质押”“股东股份被冻结、被轮候冻结”等内容,怎么看也不算好消息。

中珠医疗到底怎么了?

由“壳”而来

中珠医疗的前身为潜江制药,主要从事滴眼剂、针剂、原料药等产品的生产销售,于2001年5月上市,当时号称是国家唯一眼科用药生产基地及首家眼科医药上市公司。

然而,潜江制药在医药行业的黄金时期也并没有“飞”起来,在上市的前5年,经营状况最好的是2001年,净利润也不过2114万元。

于是第一任大股东萌生退意。2003年6月,国有法人股股东湖北省潜江市制药厂、潜江市医用药塑料包装厂、潜江市医药经营开发公司分别同西安东盛集团有限公司、西安风华医药科技投资有限公司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由此,潜江制药的大股东变成东盛集团,并开始大力发展医药商业。不过经营惨淡,2005-2006年连续两年亏损后,潜江制药过上了披星戴帽的日子,到了暂停上市的边缘。

2007年7月,“接盘侠”珠海中珠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珠股份”)协议受让东盛集团和风华医药的有限售期流通股,共占公司总股本的29.97%,成为公司控股股东,许德来成为实际控制人。潜江制药随后更名为“中珠控股”。

2009年,中珠股份宣布以其名下房地产及商品混凝土业务资产,与潜江制药的部分医药业务资产进行置换,资产置换的差额部分由公司以非公开发行股份方式支付。也就是说,中珠股份正式完成对潜江医药的借壳上市,潜江医药成为中珠股份子公司。

借壳完成后,上市公司业绩迎来大爆发。

2009年至2011年,公司营收分别为20.22亿元、4.50亿元、4.6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47亿元、7376.52万元、1.83亿元。2009年剥离医药商业之后,营收锐减,但因为新增了房地产业务,净利润反而大幅增加。

2016年2月,中珠控股购买深圳市一体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一体正润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一体正润”)、金益信和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下称“金益信和”)合计持有的一体医疗100%股权,作价19亿元,将公司业务延伸至肿瘤放疗等医疗器械领域,同时更名为“中珠医疗”。公司表示“收购完成后,上市公司的业务规模、盈利能力将得到大幅提升”,主要产品有hepatest超声肝硬化检测仪、输液加热器、月亮神全身伽马刀等。

但是,中珠医疗收购一体医疗后,其业绩仅在第一年较为可观。数据显示,中珠医疗2016年实现营收10.99亿元,同比增长19.22%;净利润2.94亿元,同比增长300.72%。但这10.99亿元营收中,有62.79%是房地产业务贡献的,来自医药和医疗器械的收入占比分别为5.14%和14.46%。

2017年,中珠医疗业绩大变脸,当年实现营收9.81亿元,同比减少10.73%;净利润1.69亿元,同比减少42.43%。2018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5.16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6.85%;净利润2585.56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89.71%,其中第三季度亏损3147.58万元。

最新财报显示,医疗、医药和房地产是中珠医疗目前的三大主营业务。

业绩下滑风险犹在

对中珠医疗贡献最多的依然是房地产业务。以2018年上半年为例,房地产业务实现营收2.46亿元,占总营收比例56.23%;医疗器械收入1.19亿元,占比27.13%;医药业务收入1454.93万元,占比3.33%。

值得注意的是,中珠医疗的房地产业务受楼市宏观调控政策影响较大。2018年半年报显示,中珠医疗目前共有9个房地产项目,其中7个竣工(多半已售罄)、1个在建、1个储备,全部为珠海本地项目;房地产业务融资余额为8650万元,全部为银行贷款,资金成本并不算大。

医疗器械业务则面临军队、武警医院全面停止有偿服务政策的冲击。据了解,此前一体医疗主要收入来源是与26家军队、武警医院建立的合作项目,双方约定合作期限一般在8-15年。8月2日,中珠医疗公告称,受相关政策影响,一体医疗与上述军队、武警医院的肿瘤合作已全部终止,一体医疗合作中心业务收入和净利润存在进一步下降可能。

而且,因一体医疗终止部分肿瘤放疗中心业务,公司对于待清理状态的相关固定资产、在建工程、长期待摊费用,逐步转入固定资产清理。截至2017年末,相关资产清理余额超1亿元。虽然2017年已对该部分资产计提2905万元损失,但是固定资产清理金额依然高达上亿元,这些资产会不会在2018年产生较大损失?

雪上加霜的是,中珠医疗当初溢价收购一体医疗时,后者曾就三年业绩签下对赌协议。但2018年8月17日,中珠医疗发布公告称,因股票市场连续性下跌、流动性缺失,股份解押面临资金困难及司法冻结等因素,业绩补偿承诺方已无法履行承诺。也就是说,一体医疗高达13.89亿元的商誉存在较高减值风险(2017年就曾为此减值2.64亿元),从而影响上市公司的当期损益。

或许是业绩承压之下,中珠医疗想到了跨界。

继上半年的重大资产重组失败后,12月3日晚,中珠医疗发布公告称,公司与中国远望通信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意向书》,双方将成立合资公司(项目公司),在无人机、航天通信、军工材料和技术等方面开展合作。

该公告一出便受到监管机构关注。上交所同日晚迅速下发问询函,要求公司对计划合作的军工业务方向、具体计划和后续进展、合作对方情况等作出补充披露。对于这一问询,中珠医疗表示“无法在原定时间内予以回复”。

而且,这是中珠医疗首次布局相关军工业务领域,尚未取得行业准入资质及配备相应人员,具体合作事宜及实施进展均存在不确定性。

公告显示,中珠医疗第一期拟投资规模不低于人民币5亿元,后期根据项目公司生产销售需求增加投资,配合项目公司实现年产值不低于30亿元的目标。

从中珠医疗目前的现金流来看,能否进行后续大额投资也存疑。截至2018年三季度末,公司货币资金余额为10.92亿元,较年初减少38%;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97亿元。

会卖壳自救吗

房地产主业低迷、一体医疗业务“埋雷”、跨界受阻,在业绩提振难度巨大的情况下,如果套现离场是殊途同归,那么中珠医疗股东们的退意在2018年下半年得到了充分表达。

对康泽药业及浙江爱德的重组计划失败后,8月8日至9日,第一大股东中珠股份减持公司股份1349.35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0.68%。而截至年8月31日,中珠股份通过此前发行的可交换债,已完成换股9340.6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4.69%,持股比例下降至23.83%。

员工持股方面。6月29日至11月24日,前海开源基金管理的“前海开源中珠控股员工持股1号资产管理计划”累计减持中珠医疗1.39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6.96%,完成清仓。

从2017年开始,作为业绩承诺方的一体正润、金益信和也多次减持。2018年11月8日,金益信和甚至在未预先披露减持计划的情况下,违规减持。

更重要的是,公司10月31日公告称,中珠集团与连南瑶族自治县麦田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麦田贸易”)签署了股份转让意向书,麦田贸易有意向受让中珠集团持有的无限售条件流通股份,“该事项可能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大股东退意明显。

天眼查资料显示,麦田贸易于2018年10月26日才核准成立,主营业务为批发、零售和网上经营业务,由韩明勇独资成立。有消息称,韩明勇为广东博澳鸿基集团董事长韩庆云之子,该公司主营房地产、基建等项目,2017年营收51亿元,目前未上市。

但是,中珠股份所持的中珠医疗股份几乎被全部质押,且遭遇司法冻结,公司实控人许德来直接持有的近957万股股份也因债务纠纷被冻结。

上交所在问询函中,也曾要求中珠医疗补充披露此次股权转让事项的进展情况,以及此次合作意向的签署和控股股东股权变化是否存在关系,是否与麦田贸易进行沟通,是否会影响控股股东股权转让事项的继续推进等。

二级市场上,截至2018年12月25日收盘,中珠医疗股价已跌至2.37元,较2018年初下跌69%,市值规模为47.6亿元。

不过,如果真的要“卖壳”,中珠医疗还算一个不错的借壳标的。截至2018年上半年,公司总体资产负债率仅为14.67%,无使用限制的资金约14亿元,短期内需偿还的付息债务仅2.32亿元,公司流动性充足,长短期的债务压力均较小。不到50亿元的市值,也不算贵。

猜你喜欢

潜江一体营收
潜江小龙虾:一筐拍出28万
No.2 知乎2021年全年营收29.59亿元,同比增长119%
Epilogue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课的“四维一体”法初探
农旅一体 激情米萝
恒安国际2015年实现营收 244.5亿港元
传祺GS4200T手自一体豪华版
江汉盆地潜江凹陷致密油藏特征及成因
侦鉴一体的弊端与改造
潜江凹陷潜四下亚段油气运聚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