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混合式作业是自主与合作的必然产物

2019-11-04吴迎霞

关键词:教学手段小学数学

吴迎霞

摘   要:线上线下混合式作业的形成,促进了课下同学间的交流与探讨,同时也扩大了学生课上思维活跃的空间,在对比和碰撞中产生知识火花,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经历拓展视野、找出差异、归纳整理、共同进步的学习阶段,从而实现学生自主与合作完成学习内容。

关键词:小学数学;混合式作业;教学手段;整体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9)19/22-0070-02

21世纪的今天,人们的生活、工作,尤其我们教育和学习都离不开网络。现在的教育已不再只是解决了教材知识就完成教学大纲的时代,学生们整体素养的提高才是教育的实质目标。现代化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既提高了学生的上课兴趣,又促进了教学知识面的拓展。课上知识的掌握离不开课后作业的巩固,如今网上热论作业为“不做作业母慈子孝、一做作业鸡飞狗跳”。这对教师布置作业也提出了新的标准,即:要达到复习巩固的作用又能让学生兴致不减,亲子关系融洽和谐。所以“互联网+”助力教学的新模式也开始被越来越多的师生所接受。对于传统作业与互联网作业相结合的混合式作业的设计要点和实施策略,笔者做了一系列的收集和整理。现以“用方程来解路程问题”为例,阐述混合式作业的自主性与合作性如何进行。

一、让传统作业与网络平台共融,实现知识的良好转化与吸收

传统作业以课本为载体,以练习册、各类试卷为训练工具。学生要进行大量重复习题的锻炼,让他们感到心累、身体累、情绪产生了不稳定,再加上题型的机械性,会不自然地出现“这题做过八百遍了还不会?”妈妈生气了、孩子郁闷了,亲子关系就变得紧张了。所以随着课堂上网络平台的巧妙应用,使课堂走向了高效,气氛达到了真正的活跃。对于作业的布置教师也成功实现了网络作业与传统作业共融,“一起作业”及时对点的训练、“作业盒子”对易错点的准确提炼、“乐教乐学”的家校沟通等,都使传统作业成功与网络相结合,让评价达到快速及时,反馈和讲解达到细致与清晰,教学效果明显。

以“用方程来解路程问题”为例,课本上例题:小林家和小云家相距4.5千米。小林每分钟骑250米,小云每分钟骑200米,周日早上9:00两人分别从家骑自行车相向而行,两人几分钟后相遇?

课堂上,借助PPT的展示,学生分析出了等量关系,方程很准确地列了出来。对该习题的检验,课本上对点习题共四道,其中三道是相遇类型,一道变型习题,将相遇转化成了追击。课后作业的布置让教师煞费苦心,“一起作业”中综合习题的趣味练习,以生活实践为根基,多方位的转化题内条件,用动画直观感知相遇问题和转化为背向而行的路程问题,关键能够对习题及时的评价和讲解,这是平日书面作业中不能实现的激励手段,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力和应用力。

二、让线上与线下进行混合式作业实现知识的归纳与总结

对课本上的载体进行归纳和总结性的巩固,传统教师的找题分类、重点分析已不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因此按载体进行网络扩张,百度相似类型:相遇、相对、相向为一类;追击、相隔、提前为一类,“一起作业”不但可以针对性练习,还有及时有效的试题讲解,增加了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新认识和新思维。

“一起作业”在课时练的同步讲解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无定时的回放功能,在学生了解做题步骤的前提下同时促进其对实际问题的理解和应用。如:周永和李刚两家相距600米,他们同时从自已家出发,相向而行,经过4分钟相遇。周永每分钟走72米,李刚每分钟走多少米?

这类求速度变型为求时间的题成为一种拓展,巩固的同时激发了更高的好奇心,所以网上各式的教育程序也派上了用场,动漫的场景模拟,实时的加分鼓励,让课本知识实时再现并巩固发散。随即又增加了相隔题型的训练。如:两港相距380千米,一艘货轮和一艘客轮同时从两港开出,相对而行,货轮每小时行45千米,客轮每小时行55千米,几小时后两船相距20千米?

这样类型的转换又带动了条件的转换,混合式作业的结合,提高了学生对整个相遇问题的兴趣。有了网上实践模拟场景的重现,再回归课堂让知识得到应用和飞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达到了高潮,探究的欲望也得到了满足。

三、混合式作业的形成,提升了学生团队的素养

作业的完成从自主发展到了团队合作,笔者班里的作业要求自然成组完成,采用了合作互助的形式,在组长的引领下与其他组交流讨论,将各类习题整合在一个团队中进行商讨。再到课堂上时,大家各抒已见,课堂氛围立即高涨了很多,课堂成了学生们大比拼的练兵场,所有有关路程的新思维又得到了整合,新的变型习题又一次产生。整个学习和巩固甚至思维发散的过程都是高质量,高成效的。学生们重收集,乐整理,重交流,善总结,达到了真正意義上的提升团队思维素养。

四、混合式作业的推出,让课堂绽放了创新思维的碰撞

新课程标准提出:学会数学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是每个学生必须具备的数学基本素养。课下网络作业对课上知识巩固进行了情景再现,让课上知识得到了拓展,当再次走进课堂加固昨日所学知识时,各类型的习题在学生头脑中重现,教师再次引领进行分类归纳和整理。这样真正实现了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开发,当一次次思维碰撞的火花燃成一股激流时,总结归纳成为自然。

线上线下混合式作业的形成,真正改变了亲子间“鸡飞狗跳”的现状,促进了课下同学间的交流与探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实现自主与合作完成学习内容。

猜你喜欢

教学手段小学数学
教学和管理层面的高等教育服务思考分析
如何在电工电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据结构》中“插入”算法课堂教学实践与体会
论体育教学手段现代化的意义和作用
论《测控仪器电路》课程建设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