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探寻

2019-11-04陈如江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创设策略高中物理教学问题情境

陈如江

【摘 要】物理是一门与我们实际生活具有密切关联的学科,在高中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很多学生都对其产生了畏难的情绪,特别是文科学生。随着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入,近年来,很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能引导学生的思维,促使他们根据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但很多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往往没有把握问题创设的精髓,导致问题情境教学的效果不佳。基于此,本文就探究高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问题情境;创设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22-0136-02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部分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只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往往忽略了学生实际的学习能力,对他们采用“填鸭式”的灌输教育模式,导致很多学生对物理学习产生畏难的情绪,不能进行自主探究学习,这样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也不利于他们未来的发展。而采用问题情境教学法,教师巧妙设计教学问题,引导学生根据问题展开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开展更深层次的探究学习活动,从而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物理知识,使他们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这样一来,就能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逐步摆脱畏难的不良心态。

1   高中物理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重要意义

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创设问题教学情境,不仅符合新课标的要求,而且,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探究性学习,并根据学习的内容进行分析、思考和解答,能有效激发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他们更扎实地掌握相应的物理知识或实验技能[1]。

此外,这样还能促使学生在观察、体验滞后有所发现,有所联想,萌发出科学问题,塑造他们具备更高层次的科学精神。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不仅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还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促进他们的全面

发展。

2   高中物理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应遵循的原则

2.1  趣味性原则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想创设问题教学情境,必须遵循“趣味性”的原则。因为物理知识本身比较抽象、枯燥,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而采用情境教学法就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感受到物理知识学习的过程时充满快乐的[2]。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活化整个课堂教学,增强学生探究学习的欲望,为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奠定基础。

2.2  适度性原则

高中物理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除了遵循“趣味性”原则以外,还必须遵循适度性原则。因为学生实际的学情各不相同,对知识学习的兴趣也各不相同,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师就必须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需求,适度设计问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促使他们在问题情境中都能学到相应的知识,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3   高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策略

3.1  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

笔者在前文已经说过,物理知识与我们的实际生活具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想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学习欲望,首先必须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驗,利用他们熟悉的生活事例设计问题,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从而为高效课堂的构建奠定基础。

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七章第八节《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这样进行设计:首先,用线悬挂一个钢球,使其摆动起来,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钢球的运动现象。接着,教师再用细线悬挂一个泡沫球,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泡沫球的运动现象。在学生细致观察的基础上,教师就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

①钢球在左右两侧的高度相等吗?机械能发生了什么变化?如何改变钢球的运动状态?

②泡沫球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机械能才会守恒?

③在只受重力的情况下,物体运动机械能守

恒吗?

通过设计这样的问题,能有效促进学生思维的开发,帮助他们总结出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并能促使他们扎实掌握机械能守恒定律成立的条件。

3.2  结合实验教学进行创设

物理学科不仅要开展理论教学,同时还要开展实验教学[3]。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教学情境时,还应结合实验教学进行问题的设计,以培养学生物理思路的灵活性,促使他们更快、更好地掌握相应的物理知识,并将其灵活运用到生活实践中。

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1-1第三章《电磁感应》第一节《电磁感应现象》的知识时,教师就先设计一个小实验:事先准备好两根1 m长的铝管,接着再准备两个外形相似,质材分别是木头和磁体的小圆柱体,然后将这两个小圆柱体同时分别从铝管口的上端落下,在其下落的过程中,保证不碰触管壁。在实验开始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猜测哪个圆柱体下落的更快。然后开始实验。最终的实验结果是木块下落的更快,这一结果大大超出了学生的意料,有效激发了他们探知的热情。

3.3  借助信息技术进行创设

当前,基于信息技术的兴起的多媒体教学辅助设备已经广泛应用在教学中。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问题教学情境。

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五章《曲线运动》中《圆周运动》的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圆周运动,然后提出这样的问题创设问题情境:什么是线速度?什么是角速度?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如何推导?然后让学生根据多媒体展现的情形,带着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从而有效提高他们学习的效率,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物理教学中,采用问题情境教学法,能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思路,降低他们的学习难度,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此外,这样还能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并促进他们综合能力与素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韦余月.高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8(34).

[2]焦玉玺.高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研究[J].高中数理化,2017(20).

[3]刘思文.问题情境设置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应用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34).

猜你喜欢

创设策略高中物理教学问题情境
如何创设小学数学课堂情境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
高考新政策下高中物理教学高效课堂初探
浅议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对策研究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浅析数学方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体现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多媒体课件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