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课堂中“自我效能感”提升策略的研究

2019-10-23丁鑫鑫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自我效能感体育课堂提升

丁鑫鑫

【摘   要】  体育是学生教育实践中的主要科目,良好的体育教学质量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在当前的教育发展形势下,自我效能感培养和提升已经逐渐成为体育课堂教学的主要发展方向,但是当前的体育课堂教学显然还无法满足这样的要求。本文在深入分析体育课堂教学特点的基础上,较为详细地阐述了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和提升策略。

【关键词】  体育课堂;自我效能感;培养;提升

自我效能感是美国著名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提出的一个概念,是个体对于自己能够利用自己现有的知识和能力完成某一项特定任务或者行为的评价形式。从心理学角度来讲,自我效能感影响着人们的活动和行为。因此在教育实践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逐渐成为体育课堂教学的主要发展趋势。但从当前的实际教学情况来看,体育课堂在培养和提升学生自我效能感方面还存在着一定问题。为了切实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自我效能感不断提升,老师应积极创新和优化体育教学形式,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一、树立明确的自我效能感培养目标

一直以来,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应试技巧,是绝大多数课堂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也都离不开这几项内容。但是在这样的课堂教育形式下,即使学生的考试成绩和考试能力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不会有明显的变化,反而会抑制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发挥,使学生陷入条条框框之内,这就会给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和提升造成巨大阻碍。因此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必须在深刻认识教学问题的基础上,设立科学的自我效能感培养和提升目标。

在进行体育课堂教学之前,结合自我效能感培养的具体要求,明确每节课、每个环节的教学任务,该怎样设计教学活动完成这些教学任务,兼顾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对自我效能感培养目标进行细化,分成认知、技能等多个部分,降低知识性教育在其中的比重,强化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促进学生自我效能感不断提升。比如在跳绳练习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从基础练习开始,按基础不同分组,设置不同的要求。第一组练习行进间跳绳,也就是边跑边跳;第二组练习原地换脚跳、编花跳或两人编花跳或两人一组一带一跳。这样可以引导学生都参与到教学实践中,从而逐渐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二、营造良好的自我效能感培养环境

教学环境和教学氛围的营造是学生自我效能感提升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在体育课堂教学实践中,老师应该在教学环境的营造方面多下功夫,打造出适合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课堂教育氛围,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对此,老师可以积极丰富课堂教学手段,利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之前灌输式的知识接受模式,使学生通过课堂教学活动的参与,真正实现学知识,用知识的知识学习模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任务的学习和思考过程,并且从中体会到一定的参与感和成就感,从而为自我效能感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条件。

在此过程中,老师应该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空间,让学生敢于尝试,成为自己学习的掌控者,主动思考、总结和实践,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积极寻求和其他学生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和素质,进而实现提高自我效能感的教學目标,促进体育课堂教学不断向前发展。比如在体育课堂上,老师在进行篮球运球活动的时候,就可以积极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老师可以通过运球练习训练学生的身体协调性,例如单臂支撑旋转运球、原地胯下运球,前后运球,左右手变向运球等等,给学生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篮球学习环境,使学生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感受到自我效能感的提升。

三、丰富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培养形式

在全新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当前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积极转变教育理念,改变以往在课堂上的绝对主导地位,而将课堂交给学生,重新对教学计划和教学活动进行设计,逐渐弱化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影响,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开展学习活动,这才是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有效途径。但是从实际的体育课堂教学情况来看,老师似乎并未受到这些全新教育理念的影响,仍然按照之前的形式开展教学,并且教学方式缺乏差异性,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导致教学缺少针对性和实效性。

如果长期处于这种教学形式之下,学生就会养成过度依赖老师的学习习惯,逐渐失去自主学习能力,老师再想提高自我效能感,就会遇到较大阻碍。因此老师应该积极丰富自我效能感培养形式。比如在立定跳远的活动中,老师可以积极丰富跳远形式,将几个学生分成一组,然后通过比赛的形式,看哪组学生跳得远,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促进自我效能感的提升。

综上所述,在体育课堂教学实践中,老师应该积极创新和改进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和提升策略,树立明确的自我效能感培养目标,营造良好的自我效能感培养环境,促进体育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焦琳艳.基于耗散结构理论中学生体育课满意度影响路径研究——一般自我效能感和体育学习兴趣的中介作用[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8,34(2):80-87.

[2]闻世杰,吕心丰.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感构建高职学生高效体育课堂[J].运动,2015(16):57-58.

[3]段涛涛.高中体育课中学生自我效能感培养策略[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4(6):239-239.

猜你喜欢

自我效能感体育课堂提升
探究自我效能感理论下的高职英语自主学习策略
自我效能感对高校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影响
高校教师归因方式、自我效能感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
谈体育课堂创设“和谐互动”的认识
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关于高校体育课堂“手机”现象的思考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